芒種|又到青梅煮酒時

草生芒種後

葉落立秋前

今日1時29分

“芒種”

悄悄來到了我們身邊

逢此時節

梔子花開,麥黃梅熟

仲夏夜之夢開始了!

芒種

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季節

祖國大地,由南至北

麥收的帷幕漸次拉開

田間地頭

農民們一邊揮汗如雨

一邊分享著豐收的喜悅

陽光、笑容、汗水交織在一起

這就是勞動的快樂!

芒種有三候

一候螳螂生

去年深秋

螳螂生子於林間

如今

新生命伴隨著芒種的到來

破殼而出

二候鵑始鳴

鵑即伯勞

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

感陰而鳴

正是古人眼中

“伯勞以五月鳴,其聲鵑鵑然”

的熱鬧景象

三候反舌無聲

反舌鳥聰明可愛

能夠學習其他鳥叫

在芒種卻不再叫喚

“南嶺四鄰禾壯日

大江兩岸麥收忙”

芒種的熱鬧

一次又一次地

被記錄在文人墨客的詩作中

芒種“忙”種

名不虛傳

真正是一年最忙的時節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宋·陸游《時雨》

插秧種稻、風吹麥浪

夏收和夏種

在此刻完美地交織成

一幅美麗的鄉野農耕圖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溼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宋·楊萬里《插秧歌》

全家老小齊上陣!

田地、麥苗、山靜、鳥鳴

一派美麗的山村田野風光!

拋秧、接秧、拔秧、插秧

多麼生動的雨中搶插秧景!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唐·白居易《觀刈麥》

詩人澄澈的眼睛

看到了老百姓的疾苦

這是白居易悲天憫人的情懷

無驚天動的筆墨

尋常描寫間

飽含夏日耕種的不易和心酸

芒種這天

各地有著獨具特色的習俗

“煮青梅”

青梅被賦予了特別的文化內涵

“青梅煮酒論英雄”

已廣為人知

芒種過後

江南進入梅雨季節

梅雨紛紛,二人對坐

設樽飲酒,開懷暢飲

好不快活!

“送花神”

芒種已近五月間

百花開始凋殘、零落

民間多在芒種日

舉行祭祀花神儀式

餞送花神歸位

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

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安苗”

每到芒種時節

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

許多地方在種完水稻

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

用新麥面蒸發包

把面捏成五穀六畜

瓜果蔬菜等形狀

用蔬菜汁染上顏色

以此許下最虔誠的願望

願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芒種前後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拉開帷幕

專家提醒

廣大考生和考生家長

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

給身體及時補水的同時

提前做好防暑降溫的各項準備

可通過聽音樂、散步

等方式放鬆身心

勤換衣物

芒種過後,人易出汗

衣衫要勤洗勤換

要經常規律洗澡

但應當注意——

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

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溼”

若“汗出見溼,乃生痤瘡”

食:清淡低脂

芒種時節

人體消化功能相對較弱

飲食宜清淡、低脂、易消化

多吃雜糧、蔬菜,避免肥甘厚味

具有清熱、利溼功效的食材

如苦瓜、冬瓜、西瓜

雪梨、竹葉、荷葉等

可以多吃些

順應節氣

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

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

但應該注意避免

長時間的曝曬

以順應旺盛的陽氣

運行氣血、振奮精神

適當增加午休

芒種時節較高的氣溫

容易使人煩躁或倦怠

要注意精神的調養

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

應適當增加午休時間

午時睡覺,有利於人體養陽

以0.5~1小時為宜

芒種時節

作物忙於勃勃生長

農人忙於辛勤稼穡

忙碌、熱烈、收穫、汗水

成為了這個仲夏時節的主旋律

芒種應“忙”

正是揮汗如雨的時候

要相信

人生從不會辜負

你的每一滴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