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抖M玩家的受難日?這些讓你“受死”的抖S遊戲有中文版哦

踏入此門者無需回頭,自有死亡為汝代勞。

交出首級

皮一下,接下來說正事。

“受死”類遊戲是什麼意思呢?字面上來說就是讓玩家“前來領死”的遊戲。

今天主要就是為大家介紹一下那些不那麼“著名”,但非常有趣的“受死”遊戲。(都有中文版)

典型的著名案例

說到“受死”,很多時候會讓人聯想到“受苦”。沒錯,受死類是受苦類的一種。

那麼具體區別到底在哪呢?

所謂“受苦”遊戲,大部分都是難度高到變態的單機遊戲,讓大部分玩家玩到手麻,一般來說不死上那麼幾千次是過不了的。

比如“貓里奧”或者“I wanna”,雖說是死啊死的遊戲,可通常稱其為“受苦”。

I wanna

只有抖M,或者相當硬核的玩家可以接受這類遊戲。

而“受死”的玩家會感慨“臥槽,還有這種死法”,一定程度上反而是苦中作樂的“趣味”。

和“受苦”那種純粹的用操作難度來為難玩家的遊戲,有一些區別。

早期最知名的“受死”那就是《黑暗之魂》。

而讓“受死”這個詞開始慢慢流行的,是優化過幷包含了“阿爾特留斯DLC”在內的《黑暗之魂:受死版》。

這不是最近的“復刻版”,而是很久之前對“魂1”的優化整合版。

阿爾特留斯

慢慢的“受死類”所代表的含義逐漸變成了“高難度的硬派動作”遊戲。

準確的說,是那些包含如下元素的遊戲:

黑暗奇幻風格與精神、探索迷宮的緊張感、遭遇敵人的恐怖感、新發現的喜悅感、存活到最後的達成感。

血源詛咒:瑪利亞小姐姐

那麼進入今天的正題,那些讓抖M玩家對領死樂在其中的遊戲。

當然,黑暗之魂和血源詛咒這樣大名鼎鼎的就不贅述了。

鹽與避難所

1、鹽與避難所

這是一款2D橫版動作遊戲。

靈感來自於《惡魔城》和《黑暗之魂》,遊戲看上去非常陰暗,並且充滿血腥和暴力。

基本可以理解為“2D黑魂”。

空洞騎士

2、空洞騎士

吸收了魂系列許多非常出彩的要素。

高難度,精巧的地圖設計,隱晦的敘述手法,激動人心的boss戰,以及臭名昭著的死亡懲罰。

樂曲聽起來很簡單,只是鋼琴和提琴憂傷的合奏。但透過這音樂,似乎就已經能隱約猜出整個故事的過程和結局。

基本上每一個你遇到的npc都有不少值得深挖的隱藏劇情。

真實還是謊言?像魂系列的世界一樣,玩家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中,才慢慢了解到這個世界的真相和自己的使命。

劇情非常,非常,非常贊。

奧日與黑暗森林

3、奧日與黑暗森林

從迪士尼和宮崎駿的動畫電影裡獲得了些許靈感。

遊戲的開場就像《獅子王》或者《人猿泰山》再加上點兒《幽靈公主》或《龍貓》的感覺。

主角

既有美式動畫的野性神秘,也有日式動畫的細膩感人。

藝術設計同樣相當精美,顏色大膽華麗又不失細節,音樂優雅而哀傷。完全達到了電影級水準。

故事情節屬於悽美童話,詳情不做劇透。主觀感覺就像是童話版的黑暗之魂。

死亡細胞

4、死亡細胞

一款將Roguelite與銀河戰士惡魔城類特點融為一爐的2D平臺動作遊戲。

遊戲中並無檢查點,玩家將體驗魂味戰鬥,一路挑戰諸多守衛,在殺戮與死亡的反覆輪迴中探索一座房間不斷變化的巨大城堡。

黑魂風的戰鬥。無論是面對Boss還是雜兵,戰鬥系統均基於模式識別設計,武器和法術各有妙用,需要充分利用手頭的一切,另外切記時刻走位翻滾。

在反覆死亡中不斷解鎖新關卡,探索城堡未知的邊邊角角,隱藏房間、秘密通道。以及迎戰強橫兇殘的Boss。

巨人約頓

5、巨人約頓

一部基於北歐神話的手繪風格動作冒險遊戲。

在巨人約頓中,你將扮演托拉,一位死的毫無榮耀的維京戰士,她必須再次向諸神證明自己以便能進入英靈殿。

與5位史詩巨人,巨大的元素生物作戰,探索九個充滿維京神話的浩瀚而神秘的層面。

在主線故事中瞭解托拉的一生和死亡,召喚維京神祗賜予你力量。

聽到純正冰島語音的旁白,享受震撼的原聲音樂。

Boss戰,紅圈裡是主角

遊戲風格充滿英雄主義情懷,而巨大的 Boss 給人非常震撼的視覺衝擊和差異感。

Boss戰的難度相當高,面對百倍巨大的敵人,你只有雙手斧可用,一旦遭到攻擊就會損失大量生命。

研發人員則以“難得令人髮指”來形容遊戲戰役。

以上,就是盤點的五款已有正式中文版的“受死”遊戲。

如果你玩過其他受死遊戲,不妨科普一下。

暫時我想不出比這些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