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茂名“洋人街”,往日遊客不斷,如今竟面臨搬遷!

位於重慶市南岸區的彈子石附近、瀕臨長江之濱,有這樣一個風光怡人、裝裱歐美風情的街道——“洋人街”。洋人街原名“護國路”,意為民國初雲南人民反對袁世凱稱帝,起兵護國而得名。如今為了適應開放旅遊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為開放旅遊的主要景點,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遊客日漸增多,外賓雲集,各行各業也在此隨之興起,鋪面林立兩側,滿目琳琅,目不暇接,護國路就成為了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大理洋人街的每一個建築都充滿了想象力,充分體現了建築者的想法。有的房子是倒著建造的,就好像脫離了地心引力;有的建築外塗上了鮮豔的塗鴉,體現了濃郁的後現代風格;即使是平庸的小樓,也會著力刻畫一些別具特色的細節。

洋人街的建築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完全的歐洲風格:歐式的小樓,歐式的教堂,歐式的餐廳;

第二部分是坐落於園心的中國古典建築群:江南小樓,親王府,清明上河圖,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院。

洋人街最有趣的是所謂的廁所,洋人街的廁所特別大,可以同時容納幾千人入廁。廁所裡面還有一個廁所是專門做文化展覽的,內容是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圖片。“比如有一張名字叫強人用美元上廁所,捲紙的位置是一卷連在一起的美元”。這裡還有一個出名的全國第一個露天廁所。這是一個用油漆漆成黃色的可同時讓四人同時小解的廁所,象徵著人們越來越開放的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