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羲之《筆陣圖》後,歷代書法名家書論原文及譯白,第6集

【解題】

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據宋陳思《書苑菁華》第一卷選入。《筆陣圖》舊題衛夫人撰,唐孫過庭《書譜》中,疑為右軍所制,唐時原附"執筆圖";後張彥遠《法書要錄》始題衛夫人撰;宋朱長文輯《墨池編》,又以此為右軍所作,題為書論;及陳思輯《書苑菁華》,復以為衛夫人作,自後各家著錄,都無異論。近人餘紹宋《書畫書錄解題》以為:"其為六朝人所偽託,殆無可疑,作偽者或題為衛夫人,或為右軍,各本編後,俱附載右軍題後一篇,其文亦甚凡近,就此書後詞氣觀之,當亦六朝時人所依託。竊意右軍在當時,或作有《筆陣圖》,然必非此篇及書後之文,此兩篇或即因知右軍有此作,而依託為之者。"

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原文

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稍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揚筆者吉凶也,出人者號令也,屈折者殺戮也。夫欲書者,先於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平直,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昔宋翼常作此書,翼是鍾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見繇 ,即潛心改跡。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每作一點,常隱鋒而為之;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弩發;每作一點,如高峰墜石;屈析如鋼鉤;每作一牽,如萬歲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趣驟。翼先來書惡,晉太康中有人於許下破鍾繇墓,遂得《筆勢論》,翼讀之,依此法學書,名遂大振。

欲真書及行書,皆依此法。若欲學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後,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須稜側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須有點處 ,且作餘字總竟,然後安點,其點須空中遙擲筆作之。其草書,亦復須篆勢、八分、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人紙。若急作,意思淺薄,而筆即直過。惟有章草及章程、行押等,不用此勢,但用擊石波而已。其擊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謂之隼尾波,即鍾公《太山銘》及《魏文帝受禪碑》中已有此體。

失書先須引八分、章草人隸字中,發人意氣,若直取俗字,則不能先發。予少學衛夫人書,將謂17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鵲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於眾碑學習焉。時年五十有三,恐風燭奄及,聊遺於子孫耳。可藏之石室,勿傳非其人也。

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譯白

這紙是陣地,筆是刀和長矛,墨是盔甲,水硯是城池,心意是將軍,本領是副將,字的結體和形勢佈置安排是謀略,揚筆是吉凶,筆的出人是號令,屈折是殺戮。凡要作書,先幹研墨,集中精神靜靜思考,預想字形的大小、俯仰、平直、振動,使筆勢相連,這樣意在筆前,然後作書。如果平直筆畫相似,形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平直,便不是書法,只得到字的點畫而已。往昔宋翼常作這種書,翼是鍾繇弟子,鍾繇就呵責他。翼三年不敢去見鍾繇,就專心改變書跡。每作一波,常常三過折筆;每寫(一點一畫的)起筆,常常(要)藏鋒而寫,每寫一橫畫,像排雲一樣佈列的兵。每作一戈,像百鈞之弩張箭發;每作一點,如高峰墜石;寫折,鉤等彎曲、轉折的筆畫,像彎折的鋼鉤一樣有力;每作一縱畫,如萬歲枯藤一樣瘦勁;每作一趨筆,如足行一樣趨驟勢猛。翼原來書醜,晉太康年間有人在許昌掘開鍾繇墓,於是獲得《筆勢論》,翼讀了它,依照此法學習書法,名氣於是大振。:要作真書及行書,都要依照此法。

如果要學草書,又有別的筆法。須要緩前急後,字體形勢,形狀如龍蛇,筆畫相鉤連不斷,仍須要稜側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樣.每作一字若須要有下點處,且把其餘的字都作完,然後安點,這一點須要空中搖擲筆作它。作這草書,也仍須要篆勢、八分、古隸相混雜,行筆也不得急,使墨不人紙。如果性急行筆,意思就淺薄,而筆即浮滑直過。惟有章草及章程、行押等書體,不用此筆勢,只用擊石波而已。這種擊石波,就是缺波。又八分另外有一波稱之年尾波,即鍾公《太山銘》及《魏文帝受禪碑》中己有此種書體。

作書先須引八分、章草的筆勢人隸字中,激發人的意氣,如果直接採用俗字,則不能首先發起學習的興趣。我少時學衛夫人書,就以為大能了;及到渡江北遊名山,見了李斯、曹喜等人的書法,又到許昌,見了鍾繇、梁鵲的書法,又在從兄王洽那裡,見了張昶《華嶽碑》,開始知道學衛夫人書,空費年月了,於是改變本師,乃向眾碑刻學習。時年五十有三,擔心風燭殘年忽然倒下,姑且遺教於子孫而已。可將它藏在密室裡,不要傳給不該傳的人。

王羲之簡注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