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大塘社區:一個小山村的尊師重教風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千秋基業,人才為先,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根基是人才,尤其是在農村,人才的培養得從小抓起。在大塘社區黨總支部的引領下,社區形成了全民關注教育事業發展,重視人才培養的良好風氣。

大塘社區,騰衝市界頭鎮最北端的一個社區,國土總面積為134平方公里,是界頭鎮國土面積最大的社區,境內有聞名海內外的大樹杜鵑王,龍川江從這裡發源並穿境而過,有大型天然溫泉群5處,最高溫度達80度以上,植被覆蓋率達到了94%以上。社區轄11個村民小組,有1010戶4515人;社區有黨員87名,設黨總支部1個,下設小支部3個,黨小組11個。

表彰優秀小學生

2000年,大塘社區緬籍華僑劉紹信捐資100萬元,成立了忠誠教育基金。社區黨總支部、學校、捐款人商定了基金的使用方案和標準:明確規定50萬元用於修建教學樓,50萬元用於獎勵社區優秀高中生、大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考上一本的一次性獎勵2萬元,考上二本的一次性獎勵1萬元,專科的一次性獎勵5000元;中考考上騰衝一中的一次性獎勵3000元。至今,忠誠教育基金已經為大塘社區教育捐款達117萬元,其中對家鄉學生的獎勵已經超過67萬元。

在劉紹信同志的感染下,大塘社區先後湧現出了劉傑、穆立志、劉超等優秀黨員和群眾。

劉傑,中共黨員、大塘社區致富帶頭人、個體經營戶。2008年成立劉傑教育資金,用於獎勵社區的優秀教師和小學生。自劉傑教育基金成立以來,他個人對社區教育的投入已經超過7萬元,基金以獎勵優秀學生為主,2017年,劉傑教育基金支出9875元。

火塘邊的討論會

穆立志,大塘社區“三培養”對象。2016年,大塘社區22名小學生到上海參加“美麗中國”項目,穆立志提供活動經費補助。2016年至2017年,他對橋頭社區一個雙手殘疾的孩子,每年給予1000元的資助。2017年,穆立志對社區困難小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摸底調查,選擇了10名家庭困難、家風良好、學習中上、孝順長輩的小學生進行了資助,每人資助1000元。當問及做這些事的初衷時,他說:“我早年趕馬,身體出了問題,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對生活有了不同的感悟,就把幫助有困難的人當成了一種目標,比如現在掙錢時,就在心裡把這部分錢計劃進去了。”

2017年,群眾劉超向大塘完小捐資了5000元,支持孩子教育,用於學校購置音箱設備。

大塘完小

多年來,大塘社區黨總支部每年召開黨員大會,號召廣大黨員向他們學習、充分發揮模範作用,同時對支持社區教育事業發展的黨員、群眾進行表彰宣傳;積極與各部門協調,為社區困難學生爭取資助;組織召開高考生、大學生座談會,對社區青少年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感恩教育。在黨總支部的引領下,大塘社區黨員、群眾關注教育事業發展,重視社區人才培養蔚然成風,孩子的學習成績、道德水平不斷提升,為社區人才振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謐美山村,朗朗書聲,孕育希望,教育之風綿延。(樂有會 劉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