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蘊含巨大風險的深圳房價”

一、關於深圳房地產的解釋

退一步來講,你和你女朋友的感情還沒到“自殺”的地步。如果你以5萬/平米買進房地產,最後房價如果跌到了3萬/平米的概率為50%,你的期望虧損率為20%。你覺得這20%的虧損率給你帶來的痛苦要小於和你女友結婚的帶來的快樂,這也滿足“弱剛需”。那還是一樣的結果,就是要買。

但是聰明的投資者不是這樣思考問題的,投資者思考問題的邏輯是這樣的,如果有個人剛花了億元買了一杯水。投資者要做的決定是不是要以這個價格大肆囤積水,將來出手以謀求更高的價格。我們需要進一步分析這個過程,假設0時刻是有兩個人剛剛完成的交易,一杯水的價格為1億美元;所有的信息都是公開的(即所有投資者的信息都是一致的,不存在內幕消息);交易價格也是公開的(即不可能有人低於市場成交價買到水)。

那麼聰明的投資者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析水的需求。1、究竟有多少人在沙漠裡被困住了?就是這一個人?還是有一堆人?(對應到地產上就是“無房且剛需”群體究竟多大)2、這堆人是不是真的這麼有錢,如果他們真的沒錢,他們的選擇只能是渴死而不是花1.5億美元向你買水(對應到地產上就是“無房且剛需且有效需求”群體究竟多大)?3、我按照1億美元一杯買到的水能否平安的運輸到沙漠以1.5億美元完成交易(對應到地產上就是“持有成本”究竟多大?包括按揭利率和機會成本等)?4、其他投資者是不是也在幹這事?(對應到地產上就是“套戶比”究竟多大?)

以深圳為例,聰明的投資者分析的結果如下:1、深圳有700萬人沒有房子,這裡面的“剛需”搞不清楚多大。2、由於深圳沒有公佈權威的收入分佈數據,故我們無法確切的知道700萬人中有多少可以買得起房子,但是根據深圳公佈的人均收入數據,至少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這700萬人中的絕大不多數人買不起深圳的房子。3、持有成本=機會成本7%+貸款利息4.5%-房屋租金收入1.5%=10%。4、其他投資者也在幹這事,深圳34%的的投資者掌握了深圳100%的房子。深圳的商品住宅套戶比大概在0.94左右,如果算上農民房,深圳的套戶比有1.8。

聰明的投資者需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尋找房價為何這樣高的原因。結果顯示的是,由於貨幣發行和深圳的有房人自己買賣自己玩導致的房價上漲。因為有房人可以把現有的房子抵押或者賣掉之後繼續買房子。而無房人靠工資買房子,所以他買不起。至此,聰明的投資者認定了這是一個故事,決定不參與這個故事。因為如果參與這個故事,你的投資就會變的不確定,風險調整收益會降低。

二、聰明而孤獨的投資者所需的素質

筆者從開始踏入股市至今已經將近8年光景,不算長也不算短。這眾多的流派中,筆者是查理·芒格的忠實追隨者。

“成功投資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擁有良好的性格——大多數人總是按耐不住,或者總是擔心過度。成功意味著你要非常有耐心,然而又能夠在你知道該採取行動時主動出擊。你吸取教訓的來源越廣泛,而不是僅僅從你自己的糟糕經驗中吸取教訓,你就能變得越好。”

“你必需有濃厚的興趣去弄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情背後的原因。如果你能夠長期保持這種心態,你關注現實的能力將會逐漸得到提高。如果你沒有這種心態,那麼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註定會失敗。”

——查理•芒格

(【美】彼得•考夫曼 《窮查理寶典》124頁)

查理·芒格這兩段話道出了一個聰明的投資者所需具備的最為關鍵的兩點,第一是耐心;第二是客觀知識。美國電影《大空頭》是一部講述了一小撮聰明的投資者在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前買入了大量的信用違約互換做空自己國家的故事。但是,問題發生了,即便是這些聰明的投資者看清楚了房地產市場泡沫即將破滅時,次級貸款的市場價格卻一直在走高,即便是在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違約之後,次級貸款資產的價格還是一路走高。這對空頭來講,必需要繳納保證金,否則互換合約會被強制平倉。這個過程是煎熬的,聰明的投資者永遠是孤獨的。

圖:《大空頭》中被上司罵傻叉的聰明的投資者

筆者這幾年的經驗下來,如果你的投資是受到大多數人讚美的,那麼這筆投資至少是平庸的,甚至是可能折本的。而好的投資總是被大多數人不信任,鄙夷和唾棄的,聰明的投資者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筆者接觸的投資者最喜歡問筆者的兩個問題:

1、向筆者隨機提供一串六位數字,要求筆者兩分鐘內判斷下這隻股票該買?該賣?還是持有?還是不理它?

2、問筆者,創業板什麼時候見頂?房價什麼時候崩盤?

可惜的是,筆者完全回答不了這兩個問題,因為這不是聰明的投資者的邏輯。聰明的投資者追求的是風險調整收益最大化,而不是收益最大化。

三、風險調整收益

話說在一個遙遠的國度,總計有2億人口。這個國家的人有個特點,就是他們喜歡玩一種猜硬幣的遊戲,每個週一的早晨,人們會去類似彩票網點的地方,買硬幣的正反面。每週五,政府都會開獎,今天的硬幣是正面還是反面,贏了的人贏得100快錢,輸了的人輸了100快錢。從開始玩這個遊戲,半年後,這個國家的電視臺發現有個傢伙每次都猜對。便去採訪了這個“神人”,這個人也因此聲名大噪,開始著書立說,全國巡迴演講,講述著自己為什麼會連續半年都猜對了硬幣的正反面。

後來,大家都覺得這個遊戲太單調了,大家換了一個遊戲玩。總計有2000個硬幣,只要有人猜對任何一個,就會賺錢。這時,原本著書立說的神人再也沒有能夠賺錢了,灰溜溜的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可是,半年後,又出現了一位神人,連續半年每次都猜對。電視臺又開始採訪他,你是如何在這些雜亂無章的硬幣中找到規律的呢?後來又是著書立說,全國巡迴演講。。。

稍微知曉數學原理的人,都應該會清楚,其實這兩個“神人”其實一點本事都沒有,硬幣無論是1個,還是2000個,還是2億個,猜一個的正確與否的概率都是50%。2億人口無論如何,半年後總會有人連續猜對的。

風險調整收益這個概念是夏普提出的,夏普認為風險調整收益=(投資收益率-長期國債利率)/投資收益率標準差。但筆者對該公式的分母這部分持懷疑態度的。我們拿股票來講,A投資者從2000點買入到3000點賣出,A投資者的收益為50%。B投資者從3000點買入到4501點賣出,B投資者的收益率為50.03%。那麼,誰的水平更高一點點呢?顯然是A投資者,因為A投資者承擔的風險遠低於B。這就是風險調整收益。

股票的價格是一個隨機過程,意味著雖然你看到股票最終在2015年漲到了5178.19點,但是股票價格落在5178.19點的概率其實等於0,有無數種可能性不是落在該點上。這點我在之前的文章投資哲學部分有詳細的闡述,因為股票價格本身是隨機過程,加之這個隨機過程的概率空間本身不斷的變化。所以,我們看到B投資者表面上風光,其實其只是一個幸運的傻瓜,和猜硬幣且巡迴演講的人是一樣的。

追隨芒格,發現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