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主生死一役,大男主強力崛起:古裝劇“性轉”之路來得順理成章

傳媒大眼導讀

隨著TVB新劇《宮心計2深宮計》的熱播,很快就創下港劇今年收視率最高成績。話題熱度是有了,但是要想成為當年《金枝欲孽》那樣的經典,或是2009年首部《宮心計》那樣的爆款劇集,目前來看還有著相當大的距離。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這種以女性作為劇情主要推動力的宮鬥劇,真的已經難掩頹勢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電視劇瞄準女性群體,無論是偶像劇中的霸道總裁灰姑娘,還是都市類的戀愛婚變鬥小三,多以女性視角展開。而在古裝劇中,此類劇集的發揮空間往往更大,想做皇后、寵妃、將軍還是俠女,各種瑪麗蘇成長套路任憑挑選。

至於此類題材何以成為主流,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女性觀眾往往具有更強的代入感,容易被激發起共情心理,進而拉昇收視率,帶動劇集的話題熱度。然而自2017年末至今,隨著《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等劇的接連上檔且反響熱烈,以男性為主角的一系列古裝劇的強勢崛起,剛好反襯出大女主戲的江河日下。

對國產劇觀眾來說,換換口味不是壞事。眼看著又要有一大波大男主戲將會在今年年末至明年與觀眾見面,古裝劇這條“性轉”之路究竟是為觀眾帶來不同類型和表現方式的觀劇新感受,還是僅僅是把原有的女性視角“性轉”一下,繼續走“換湯不換藥”的老一套,還真是個值得深究一下的問題。

同類題材過度透支,大女主戲面臨“生死一役”

事實上,宮鬥劇與瑪麗蘇這類大女主戲逐漸走下神壇,只是影視劇自身發展的一種正常趨勢,也是對某一具體的類型劇過度透支後的自然結果。

回首過去幾年的古裝戲,除了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還在一茬不如一茬的翻拍外,幾乎所有能夠引起話題性的作品都被大女主戲承包,從宮鬥到宅鬥,從穿越開掛到灰姑娘的艱難成長史,從改編歷史到玄幻架空,可以說是被拍了個遍。

2004年的《金枝欲孽》被稱為是宮鬥劇的鼻祖,2011年的《甄嬛傳》則成為宮鬥劇的巔峰。儘管此後宮鬥類型劇跟風之作不斷,可是除了《武媚娘傳奇》、《羋月傳》這樣的大製作或許還能在收視率上有所斬獲外,其他同類作品幾乎如過江之鯽,不僅難成經典,就連最起碼的質量問題都無從保證。

十幾年下來,宮鬥劇的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可招數卻沒多少新鮮的東西,總結起來無外乎單純善良的女主在一次次對愛情和人性的失望後,變得腹黑狠辣樣樣拿手,一步步登上至尊之位,但心中又總是免不了有個忘不了的白月光男二。至於這鬥爭伎倆嘛,也不過就是裝裝小白兔博得同情,再不就流產毒酒三尺白綾……看得多了,觀眾們已經從隨著劇情起伏揪心緊張,變成了可以成功預言出哪個角色活不過兩集。

眼瞅著宮鬥劇快要拍無可拍,經驗豐富的製作方也玩起了換湯不換藥的把戲,同樣的勾心鬥角放到深宅大院叫宅鬥,放在仙界魔界就叫奇幻虐心。不管劇集受歡迎的程度如何,幾年來楊冪、唐嫣、趙麗穎都已憑藉此類劇集紅成一線小花倒是鐵打的事實。

但對於同一類型劇的過度透支,難免會給觀眾造成視覺疲勞感。時下無論是宮鬥、宅鬥或是仙俠劇,都很難再有超越前作的經典出現。眼看未來還有《如懿傳》、《巴清傳》、《扶搖》、《大明皇妃》、《知否》等一系列作品集中於下半年待播,如果再無創新,大女主戲很可能就此被徹底推下神壇,不復當年之勇了。

權謀取代宮鬥

古裝劇

性轉之路似乎來得順理成章

受限於女性視角的劇集內容存在過於趨同的問題,此前不被市場看好的男人戲反倒趁機殺出了一條血路。以往這類古裝戲大多以歷史正劇為主,演員也多是年齡偏大的實力派,臺詞一本正經甚至晦澀難懂,一旦在朝堂之上展開辯論更是如同為觀眾上了一堂枯燥的臺詞課,對只求輕鬆娛樂的觀眾而言,這樣的戲顯然不好看,也不易被接受,大有曲高和寡的意思。

但近兩年來,製作團隊好像突然間集體開竅,誰說女性群體只會對著瑪麗蘇代入自己,她們完全可以在欣賞優秀的男性作品時無縫代入自己的老公和男友嘛。隨著製作理念的徹底轉變,男人戲的受眾群體也得以空前壯大,屬於大男主戲的時代就這麼堂而皇之的拉開了序幕。

以三國為素材改編的《軍師聯盟》系列,因為吳秀波、王洛勇等品質大叔的加盟,和彼此間頗有CP感的互動,一度吸引到很多年輕女觀眾去主動了解三國的歷史。到了《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更是直接啟用馬天宇、韓東君這樣的新生代年輕偶像,並適當豐富了愛情元素,照樣蘇倒一片少女心。

於是,劇情的矛盾衝突開始從後宮轉入朝堂。看夠了膩膩歪歪的美人心計,觀眾們突然發現帝王將相間也可以鬥得好看,鬥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目前這幾部口碑與人氣兼具的古裝劇,算是為男人戲開了個好頭,市場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波熱度。看看接下來即將播出的各部作品就不難知道,權謀劇正在擠佔原本屬於宮鬥劇的市場空間,至於這樣的大男主戲是否會拍著拍著變了味道,成為與瑪麗蘇遙相呼應的傑克蘇,就不是誰敢打保票的事情了。

來勢洶洶的大男主戲,

離“換湯不換藥”的傑克蘇究竟有多遠的距離?

儘管現如今古裝劇上星已經不那麼容易,但這一類型劇的熱度卻始終未減。只不過,從電影咖迴歸到流量偶像加盟再到超級IP改編,這個路數怎麼看都讓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比如楊洋主演的《武動乾坤》,還有吳磊主演的《鬥破蒼穹》,都來自天蠶土豆的大熱作品。不僅主演自帶追星女孩的流量,原著本身也有著龐大的男粉群體。這兩部作品也都是少年英雄歷經坎坷、打怪升級的成長型作品,難免有些耀眼的主角光環。

《慶餘年》、《將夜》分別由張若昀和陳飛宇主演,貓膩的作品相較於天蠶土豆來說更具煙火氣,但就《慶餘年》中範閒這個角色來看,那可是論文采可以媲美李白曹雪芹,論武功不輸四大宗師的水準,上朝堂鬥得過宰相,下戰場打得了勝仗,除了長得帥還能迷得四位美人頭暈目眩,這樣的人氣選手一旦在影視化過程中稍有不慎,功力可比瑪麗蘇還要厲害上幾個檔位,不得不防啊!

除此之外,還有剛剛宣佈開機的《鶴唳華亭》、馮小剛監製的《劍王朝》等等作品。不出意外的話,從下半年直到2019年期間,大男主和大女主都將展開一系列正面較量。從新鮮度來說已經佔據很大優勢的大男主戲,其影視化的結果還是不免令人擔憂,如果只是換湯不換藥的變相瑪麗蘇,大男主戲同樣撐不了多久,甚至很可能會比大女主戲更加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