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戰爭一細節刺痛俄羅斯,被迫做出重要決定,我國將收穫一大利好


據俄羅斯《獨立報》近日消息稱,俄羅斯軍事運輸航空兵司令弗拉基米爾•別涅季克托夫表示,俄有可能將恢復安-124的生產線。

儘管俄羅斯此前曾多次表示將復產安124,並且面臨著D-18T發動機的瓶頸問題,但真正逼迫其下定決心的,還是此前敘利亞戰爭的一個關鍵細節,深深地刺痛了俄羅斯——缺乏遠程重型戰略運輸機。

眾所周知,俄羅斯軍隊很多裝備都無法一次運達,需要求助他國機場作為中轉,只不過俄羅斯如今想解決這一難題,有可能還得向我國求助。

安-124大型戰略運輸機,北約代號:“禿鷹”,由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運輸機,該機粗大的機身呈梨形截面,主翼為後掠下反式上單翼,翼下4個短艙內,裝有推力為23400千克的D-18T渦扇發動機。

該發動機由扎波羅什機器製造設計局研製,帶有反推力裝置,最大起飛重量達405噸,這一指標約為美軍主力運輸機C-17的2倍。

安124運輸機從首架生產型於1984年12月首飛至蘇聯解體,總共生產了58架。但截止2008年,俄空軍現役有12架安124,另有17架被封存,但在這12架現役安124中有2/3即將大修。

其中最致命的就是俄羅斯將庫存的D-18T發動機用於安124的低速生產,備件相當匱乏,而目前只有烏克蘭的馬達西奇公司才能生產和大修D-18T型發動機。

目前,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緊張,以至於俄羅斯無法獲得D-18T型發動機,使得俄羅斯的安-124大型運輸機依舊無法進行正常的更新換代和日常維修保養。

造成目前俄羅斯技術困境的主要是因為歷史原因,蘇聯在工業建設時期,各類工礦區企業、科研所,以及各類高校都散落在各個加盟共和國,航母、戰略轟炸機、戰略運輸機等一些核心項目技術全部都設在烏克蘭,1954年,時任蘇聯領導人的赫魯曉夫更是將克里米亞由俄羅斯劃給了烏克蘭。

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的對前蘇聯的遺產進行分家,這些支撐大國核心的項目技術部分留在了烏克蘭。今天俄羅斯和烏克蘭兄弟反目,也成為了今天俄羅斯復興道路上的最大問題,畢竟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就很難一躍成為超級大國。

長期以來,烏克蘭一直向中國出售前蘇聯的一大批軍事遺產,這些軍事遺產不僅包括先進的武器裝備,也包括一大批軍事工業生產設備和流水線,還包括一些核心技術。根據目前中國與烏克蘭馬達西奇共同成立的天驕航空公司業務來看,D-18T航空發動機是在技術轉移之列的。

如今中俄兩國在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合作越來越深入,中俄兩國尤其在軍事合作領域也非常頻繁,俄羅斯如果要想得到兄弟烏克蘭的D-18T航發,就必須加強同友鄰中國的合作,比如在航發、大飛機等技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