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傢俱研究重大錯誤——“鐵力木”

鐵力木自然資源早已瀕臨枯竭,1999年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與海黃同級),現已基本沒有自然出產,市面所見少量舊料是拆古建築所得,十分珍貴。

翻開國內外出版的任何一本關於中國古典傢俱研究的著作,在界定鐵力木時,均引用我國著名林學家陳嶸(1888-1971年)於1937年出版的《中國樹木分類學》中關於鐵力木的論述:

大常綠喬木,樹幹直立,高可十餘丈,直徑達丈許。……原產東印度。據《廣西通志》載,該省容縣及藤縣亦有之。材質堅硬耐久,心材暗紅色,髓線細美,在熱帶多用於建築,廣東用於製造桌椅等傢俱,極經久耐用。

我們並不清楚陳嶸先生在描述鐵力木時資料來源的真實性,但其記述是存在明顯錯誤的,有張冠李戴之嫌。且容縣、藤縣也不產鐵力木。

▲明 鐵力木方凳

研究古典傢俱的專家也將陳嶸先生所有的文字抄過來,並將中國古典傢俱中所使用的所謂“鐵力木”之拉丁文學名定為:Mesua ferrea。格木在被藤黃科的Mesua ferrea所冒用後,一直翻不了案。

▲鐵力木 Mesua ferrea 藤黃科 鐵力木屬

格木是明清傢俱用材的七大“硬木”之一,古典傢俱研究界及收藏界一致呼籲將鐵力木收入《紅木》國家標準,但楊家駒先生在2006年8月12日由《收藏家》雜誌及北京閱甫齋聯合舉辦的“第一屆明清傢俱學術研討會”上明確指出:

上海博物館及故宮所存鐵力木傢俱與真正的鐵力木的特徵明顯不符,我們沒有得到古舊鐵力木傢俱的真實標本,故不能確定我們所看到的鐵力木傢俱就是鐵力木,也不能將其納入《紅木》標準。

▲明 鐵力木四出頭官帽椅(上海博物館實拍)

此言一出,會場為之一震,專家們提不出任何有份量的建議或反駁意見。那麼,我們所見到的鐵力木傢俱究竟是用什麼木材做成的呢?

1

— 什麼是格木(鐵力木)?—

格木(Erythrophloeum fordii)是蘇木科格木屬常綠喬木,樹高達30米,胸徑約1米。格木屬在全世界約有17種,分佈於亞洲東部、大洋洲北部和非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中國僅有格木1種。

▲格木樹

主要分佈於我國廣西、廣東、福建、貴州、浙江南部和臺灣。在廣西,格木多分佈於合浦、浦北、防城、陸川、博白、玉林、藤縣、岑溪、武鳴、龍州、靖西等縣(市);南寧、梧州和桂林等城市均有栽培。

格木為散孔材,心材與邊村區別明顯,心材大呈褐黑色,邊材褐色稍暗,紋理直結構細緻,材質堅硬如鐵,故有鐵木之稱。

▲清 鐵力木桌面

現在格木天然林極少,人工栽培不多,處於瀕危狀態,被國家列為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格木與蜆木、狹葉坡壘、金絲李和紫荊木一起,被稱為“廣西五大硬木”。

▲明 鐵力木案頭

鐵力木是紅木業界公認的明代傢俱“四大名木”之一,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傢俱珍賞》中專門對其作了介紹,書中收錄有多件明代鐵力木珍品,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中也藏有許多經典的明清鐵力木傢俱,故宮的《明清傢俱》中稱之為鐵力木。

2

— 歷史記載及特徵 —

中國古代尤其是唐宋時期,國產格木相當有名,甚與從印度進口的紫檀媲美。

明清時期,雖然有了從南洋進口的酸枝、花梨等優質硬木製作古典傢俱和工藝品,但質優價廉、久負盛名的格木依然看好。

▲明 鐵力木插肩榫酒桌 王世襄舊藏

宋代時格木叫做石鹽木。蘇東坡旅惠州時有詩句:

千年誰在者,鐵柱羅浮西,獨有石鹽木,白蟻不敢躋。

陸游《入蜀記》說:

石端義者,性殘忍,每捕官吏入獄,輒以石鹽枷枷之。石鹽木,蓋木之至堅者。

到了明代,格木已轉稱鐵力木(鐵犁木,鐵黎木、鐵慄木、鐵稜木)。明《格古要論》提及:

鐵力木出廣東,色紫黑,性堅硬而沈重,東莞人多用作屋。

清代《格致鏡原》寫道:

蠻地多山,出美材,鐵慄木居多,有力者任意採之。故人家治屋以鐵慄木等良材為之,方堅耳久。

鐵力木大料易得,所以許多大件明及清以前傢俱是用它製成的。在上海博物館原王世襄老先生存的明代羅漢床床身就是鐵力木的,其紋理通暢,如行雲流水一般。

▲明 鐵力床身紫檀圍子三屏風羅漢床

鼓腿彭牙式床身,需要大料,而紫檀難求,這或許可以解釋何以此床使用了兩種不同的硬木,但仍不能排除床身和圍子乃由兩床配成的可能性。

由於其色澤紋理略似雞翅木,1949年前木器店往往把鐵力傢俱說成是雞翅木傢俱,以求善價。

法國人魏智,1949年前在北京飯店開設外文書店,有鐵力大翹頭案長期放在店中陳置圖書。

艾克《中國花梨傢俱圖考》收錄此案,並標明為雞翅木,可見魏智、艾克、楊耀三人都沒有辨認出大翹頭案的木質為鐵力,而誤認為是雞翅木。

▲明 鐵力大翹頭案(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大案板面背部陰楷書銘文十字:崇禎庚辰仲冬制於康署。康署今為廣東省德慶縣,崇禎庚辰為1640年。中國古代傢俱中帶有明確紀年的本身就不多。鐵力木傢俱目前僅發現這一件,而且又具有產地,彌足珍貴。

實際上,鐵力木質糙紋粗,鬃眼顯著,和雞翅木不難分辨。雞翅木體輕,鐵力木體重;雞翅木棕眼平滑無礙,鐵力木棕眼是絲絲入肉,用手觸摸非常明顯。

3

— “鐵力木”傢俱 —

鐵力木傢俱在明清傢俱中一直充當著默默無聞的角色,它的存世數量不能算少,但在有關專著中,其數量總是控制到最少,儘管專家學者們對它不乏讚美之詞,可實際上,鐵力木傢俱的地位一直很低,得不到應有重視。

▲明 鐵力翹頭長供桌 長3.68米,寬0.5米,高0.91米,獨板厚面

此桌乃王世襄先生《明式傢俱研究》一書收錄的壓軸傢俱,王世襄先生曾撰文《記明鐵力翹頭“大案”》,專門說明這件重器。

▲明 鐵力翹頭長供桌(局部)

桌面長度非凡,乃第一特色;四足之精心製作,堪稱又一特色;第三大特點則是兩塊長牙條的造型及雕刻均不相同:雕“壽”字一邊為正面,雕垂雲一邊為背面,這種兩面製作不同的實例,極難見到。

▲明 鐵力翹頭長供桌(局部)

由於該樹種為中國南方土生土長,最遲在明朝已被開發,官府民間都在大量使用,或蓋房,或製做與生活須臾不可分開的傢俱。

從我們已知的鐵力木傢俱來看,典型的明式風格的傢俱比比皆是,而且最為拙樸,意趣高古。

▲明 鐵力木行軍桌

鐵力木製做的香幾、火盆架等較多,五足香幾即為著名的一例。香幾面板為獨板,厚達5釐米,高束腰,矮柱分隔,腳部粗碩,曲線變化較小,因此透著古拙氣息。

▲明 鐵力高束腰五足香幾

鐵力木做成的櫃子多為圓角櫃(麵條櫃),方角櫃十分少見,這與鐵力木的古拙應該有關。

▲明 鐵力五抹門圓角櫃 北京市文物局藏

很多鐵力木傢俱至今很難分清孰明孰清,原因出自鐵為木傢俱本身的古拙之風。

鐵力木傢俱比其它木種的傢俱似乎變化得更慢,抱住古拙的原則,輕易不做改變,使得鐵力木傢俱在入清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保持舊制,有意無意地強調著自身風格。

4

— 主要用途 —

在現代木材學的分類中,明代的鐵力木學名被定為格木,而鐵力木這個學名給了藤黃科樹種Mesua ferrea,造成紅木業界的重大混淆,許多人以為現在學名叫“鐵力木”的Mesua ferrea,就是明清鐵力木傢俱的用材。

▲明 鐵力木四出頭官帽椅(附實測圖)

1984年,廣西木材學家歐文就曾撰寫《廣西容縣真武閣建築用材樹種鑑定及其物理力學性質的研究》,證明真武閣的用材、明代叫鐵力木的是蘇木科的格木(拉丁學名:Erythrophloeum fordii),而不是現在學名叫“鐵力木”的藤黃科的Mesua ferrea。

據《新增格古要論》裡記載:

鐵力木,出廣東。色紫黑,性堅硬而沉重。東莞人多以作屋。

格木最傑出的代表物是廣西容縣的真武閣,建於1573年(明代萬曆元年,比現在絕大多數的明清傢俱還古老),通高13.2米,面寬13.8米,進深11.2米,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全格木結構建築。

▲廣西容縣 真武閣

全閣用近3000條格木,採用椎卯結構,沒有一顆釘,最神奇的是二樓上的四根柱子懸空距樓面2.4CM,巧妙地利用槓桿原理,令人歎為觀止,至今已經歷了433年仍完好無損。

現今的專業書刊,都把鐵力木的拉丁名定Mesua ferrea ,屬於藤黃科。但古籍上的鐵力木仍指當今的格木,即蘇木科的Erythrophleum fordii。

由此可見,“鐵力木”的中文名稱張冠李戴了,古書上的鐵力木就是今天的格木,屬於蘇木科(Caeslpiniacene)而非藤黃科(Guttiferae)。

同時也由於這種錯誤,國家文物局規定不許出口的古舊硬木傢俱中並沒有“格木”,而只有“鐵力木”。

▲明 鐵力板足開光條几 陳夢家夫人舊藏

如果從事文物走私的人將格木傢俱出口到國外,海關是沒有法律依據進行扣留的。因為國家文物局規定,鐵梨木傢俱不能出口,而格木傢俱則不在禁止出口名單之列。

故我們完全安全有理由籲請國家文物局重視格木及格木傢俱的危險境況,及早採取相應措施,修改相關法律以保護珍貴的格木古舊傢俱。

5

— 後記 —

古人對鐵力木傢俱的理解以及認識比我們深刻。今人對鐵力木傢俱長期處在讚歎不已但又不肯近身地位,認為鐵力木傢俱遠沒有紫檀黃花梨等名貴,收藏者對鐵力木傢俱敬而遠之,少有購藏慾望。

研究者對大眾關心課題蜂擁而至,而對鐵力木傢俱則捎帶而過,不做深究,這些至少表明了我們的不成熟與欠缺。

我們知道,構成傢俱審美的因素很多,歷史上的很多因素我們現在可能還不知曉。注重古代傢俱的每一個方面,觀察傢俱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對我們瞭解過去中國人的生存狀態有所幫助。

鐵力木傢俱所反映出的生活哲學,大致是一種樸素的生存觀,在較低的物質基礎取得較高的精神收穫,利用有缺陷的條件創造出近乎完美的享受。

參閱:

王世襄 《明式傢俱研究》

周默《中國明清傢俱的材質研究之四·格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