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吃喝嫖賭的韋小寶,竟然會有七個老婆,而且還能和平共處

我上大學的時候,看了鹿鼎記,感覺韋小寶很不錯的人呀。同學們說我,你不要誤入歧途。韋小寶那麼多老婆不是好人哦。七個老婆肯定一個也不愛哦。

當時我也沒多想啥。

後來再看鹿鼎記,心裡有了很多想法。

​男人總是不知道女人想什麼,到底想要怎麼樣,怎麼樣對女人,女人才安心。而且時常誤會女人都是醋罈子,很愛吃醋,獨佔欲和控制慾很強。

其實那不是根本。獨佔控制並不是女人要這麼做,或者愛這麼做。是因為不安心而變得不正常。

那要如何才能安心呢?

韋小寶七個老婆,到底哪個會患得患失,會忐忑不安,會無理糾纏,會嫉妒害人呢?都不會,她們和平共處。

在外人的眼裡,韋小寶就是貪財好色,吃喝嫖賭,沒有一樣是好的,為什麼他竟然會有女人愛呢?而且竟然七個老婆都能和平共處?

我不是說女人都會愛韋小寶,而只是想說明,到底什麼是女人想要的,到底給女人什麼,女人才會安心,才會感覺到幸福。才會不那麼折騰,才會不那麼搞得大家都痛苦。

首先我們說雙兒。

雙兒是韋小寶的青梅竹馬,是韋小寶的道德標杆。雙兒被抓入獄,韋小寶想盡辦法相救。

因為韋小寶一心一意想盡千方百計去救雙兒,才有了後面波瀾壯闊的故事。

我聽說金庸先生本來是想寫一個無賴,但是看到後來,仍然是淅淅瀝瀝的寫了一個無賴身份的大俠。是金庸先生武俠名著中唯一一個不會武功的大俠。

​陳小春版的韋小寶,把韋小寶的性格心理,各種好的壞的特徵詮釋的淋漓盡致。

韋小寶對雙兒是不用說了,一開始就是心頭肉,疼在骨子裡。很多人都說韋小寶最愛的是雙兒,我也這麼覺得。

他們從小一起長大,成長環境一模一樣,誰也不嫌棄誰,互為靠背,互相體諒。

這世上所有的人拋棄他,雙兒也不會拋棄他。世上所有的人都責難他,雙兒也不會責難他。世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他,雙兒也依然會不離不棄。雙兒就如同他自己。

夫妻的真正含義就是同位一體。他一個眼神過去,雙兒就知道什麼意思。無論他做什麼,雙兒都會以他為先,為他考慮,把他放在自己前面。他們可以用眼神對話,一看就知道對方在說什麼。

​韋小寶從小在妓院裡打混,都是給人端茶倒水,察言觀色伺候人。到了皇宮,又是給海大富,又是給皇帝,公主,太后等等人服務,伺候。天生就是個伺候人的命。伺候的很好。

後來的陳近南師父,九難師父,他也都全面打點伺候得很到位。

而只有雙兒會把他伺候的很到位。這麼多老婆也只有雙兒能夠把他伺候的到位。唯一一個可以讓韋小寶享受到他對別人的那種伺候。他們兩個伺候人的用心程度,差不多。

他做夢開很多妓院,在他的夢裡,方怡,小郡主,建寧都是妓院的妓女,而雙兒不是,雙兒只是貼身伺候他。他潛意識裡不捨得雙兒去做妓女,雙兒是他私有的。

​他確實是看見雙兒有危險,立馬就拿四十二章經去換,不假思索。那本四十二章經可是順治帝要他給康熙帝的經書哦,與其他經書意義不同。但是他仍然是不假思索,立馬拿去換人。他不能沒有雙兒。

而方怡和沐劍平被抓,他看著她們遠去,也只是讓徐天川帶人去找她們。只是要到危急關頭再考慮,要不要把經書去救她們倆。

他對雙兒的親厚和貼心,眾目所見。就連風際中也知道他最在乎雙兒,而把雙兒帶離伯爵府,免受炮轟之苦。

​方怡怎麼看都覺得他最愛雙兒,就是在耍弄她玩。質問韋小寶的時候,韋小寶也只好承認。其實,他心底裡確實拿雙兒為最重。不拿經書救她們確實是對不起她們。

再說方怡和沐劍屏。

方怡也是伺候人的,沐劍屏所有的需求都是方怡給她弄好。

師姐,我渴了,師姐我餓了,師姐我想睡覺。不好的事情就是方怡擔當,方怡去做。她也是個好可憐的人。但是方怡性格堅強,對愛情忠貞不渝,追求完美。很有理想也很有追求。

什麼,你說我說錯了。移情別戀,屢次陷害,還欺騙韋小寶。其實看一個人真的要用點心思。不要看表面現象。

​方怡對韋小寶不可能像雙兒那樣毫無保留,完全付出,一點也猶豫和懷疑。不代表方怡是個不好的女孩。

她愛劉一舟的時候是不是全心全意,堅貞不渝。愛韋小寶時候是一樣的,把他當做自己的唯一來對待。

因為要救劉一舟被迫發誓,嫁給韋小寶。要知道那時候她們以為韋小寶是個太監的。但是方怡還是發誓嫁了。那時侯是韋小寶是多麼的討厭,憎恨,可是她還是發誓要嫁了。既然發了誓就認真遵守諾言。

​韋小寶因為看方怡為難,就跟她說說著玩的,不作數。救了你師兄,你兩個還是結婚,我退出,成全你們兩個。

還冒險回去幫方怡拿那支釵,那支釵是方怡和劉一舟的定情信物。也是一樣的把方怡置於自己的前面來考慮。尊重方怡的選擇,不強求。

就像他自己說的,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如她所願,叫她一輩子記著我的好處。這就是韋小寶的心理。喜歡她不一定要得到她,還要尊重她。

​他對方怡並沒有對阿珂那麼愛,所以也沒有太大的難過,只是很自然的認為我喜歡她就是要對她好。後來放走阿珂的時候,真正痛苦了。

方怡看到他對雙兒好的無以復加,親厚程度,遠遠超過對她和沐劍屏,她確實很吃醋。她為了韋小寶,割捨掉的感情是真摯的,是不好放手的,下那麼大的決心並不容易。

一心一意的準備跟韋小寶的時候,卻發現韋小寶對青梅竹馬的雙兒,更加愛慕。方怡心裡怎麼可能沒有恨意呢。所以後來韋小寶說,對不起,大老婆,讓你吃了那麼多苦。不計較方怡的欺騙和陷害。

方怡做了那麼多對不起韋小寶的事情,但是心裡其實還是念念不忘韋小寶。人就是這樣,會有意無意的傷害自己的愛人,也許是自己心裡多少藏了點恨,也許是被迫無奈,但是總歸希望自己愛的人能夠了解,無論自己做什麼,無非是很愛對方罷了。

她也還是很擔心韋小寶不肯再次接納她,也懷有不少愧疚。聽了韋小寶說的那些話,後來也就釋然,終於可以無掛礙的呆在他身邊。即便如此,方怡也常常因為欺騙過韋小寶,而自我懲罰,被建寧公主欺負的夠嗆。

接著咱們說阿珂。

阿珂是韋小寶生平見過的最漂亮的姑娘。其實我們總是覺得,漂亮的女孩應該是有很多人追求才對呀。

實際上,很多男人根本不知道哪些女人很美,美在哪裡。而另一些男人,則覺得哦,那個漂亮的姑娘啊,並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只會把她們當成普通人一樣看待。

韋小寶發現阿珂極美,是因為他從小生活在妓院,對女人的美麗十分敏感。

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能夠讓阿珂愛上他。阿珂一直都是隻愛鄭克爽一個人。阿珂成了韋小寶的情劫。

​雙兒和沐劍屏並沒有費多少事,她們年齡小而且少年心性很容易就喜歡韋小寶。但是方怡是韋小寶花了些功夫的。但是雖然如此,韋小寶並不覺得很難啊。有心上人怕什麼,我救了她心上人,她就有可能嫁給我啊。

但是阿珂,最一開始就有誤會。一直誤會下去,越來越深。

而且當時的韋小寶已經不是宮廷裡的小太監,也不是妓院裡的小跟班,韋小寶是皇上身邊的紅人,既是高官又有很多財富。而且已經有了大小老婆和雙兒。

​他很有自信,而且有些驕傲。這也是他追求阿珂遇到更多劫難的原因之一。他覺得他喜歡的女人自然會喜歡他,而完全不考慮自己的情況。追求阿珂比其他人,多了些魯莽。

他指天發誓一定要娶到阿珂。而阿珂一心只想殺了他,剝他的皮,抽他的筋。只是因為不及韋小寶聰明而未能得逞罷了。他們兩個是一個一心付出,一心愛慕,另一個是一心厭惡,一心憎恨。兩個相反方向的感情。

但是隻有阿珂讓韋小寶感受到了愛情,因為追求的艱難,自阿珂之後,韋小寶收了手,沒有再拈花惹草,也沒有再愛過誰了。艱難,才會讓人不斷的自省和成長。

揚州一夜,韋小寶幸了三個,他心裡只想著要是有雙兒就好了。一直追問是不是雙兒。其實應該是蘇荃,阿珂,還有方怡。

因為早上時候,蘇荃打韋小寶,方怡直接跟蘇荃幹上了架。韋小寶讓方怡走的時候,方怡欲語又止。放她走去找劉一舟,方怡在大街上晃盪,十分傷心,茫然無措,希望韋小寶能夠追上來。

阿珂懷孕,並發現了鄭克爽的小人嘴臉。突然醒悟到,韋小寶外在不正經,心裡卻對她很尊重。鄭克爽表面是尊敬她,心思裡卻是很齷齪。回望從前,頗為後悔。

就像鄭克爽說的沒錯,阿珂發現自己心心念念韋小寶。有些人看著很好,其實一直傷害人,有些人雖然看著不好,確實一直對你好。雖然阿珂時時處處想置韋小寶於死地。可是韋小寶確實一直對阿珂很好,而且一直摯愛。

​阿珂一生身世飄零,十分可憐。鄭克爽有對她多關心嗎?看得起她嗎?心底裡其實很歧視她的。

韋小寶從小妓院長大,母親是妓女。只要別人不嫌棄他,他也不會嫌棄別人。雙兒跟他一樣妓院出身,兩個惺惺相惜。其餘諸人,韋小寶心裡總有幾分自卑感的。難得阿珂母親也是妓女,他高興壞了。阿珂身世可憐,連雙兒也感到同情。他們三個其實都是可憐人。

最後咱們說建寧和曾柔。

建寧公主一直以為自己是金枝玉葉,特別看不起雙兒和阿珂。還對方怡頤指氣使,讓她幹活。後來發現自己居然是個私生女,還不如雙兒和阿珂,才沒有那麼壞了。

​而之前,皇宮裡的人,太監和宮女被建寧整慘了。太后的溺愛,皇帝的溺愛。建寧公主無法無天,根本不知道尊重是何物。把別人的人命看成兒戲,肆意侮辱他人,戕害他人,但是她自己是毫不自覺的。

女人的一切缺點,都可以在建寧身上找到影子。七個老婆裡面建寧幾乎綜合了所有的缺點,以及女人的糟糕的一面。

曾柔是是韋小寶一見鍾情的。覺得韋小寶雖然是個大官卻沒有架子。因為對自己有好感就找機會放了自己的師父和師兄弟。覺得他很與眾不同。

而韋小寶在得知曾柔對他有意思之後,十分欣喜,他是個底層的人,即便是雙兒也是他追求來的。只有曾柔居然是對他一見鍾情。他沒有追求她,她卻對他有情。

他內心裡開了花,也並沒有因為曾柔追求他,對他好,就看不起曾柔,反而是把她放在心裡非常重要的位置。是的,這點就像喬峰。在發現自己居然有人喜歡之後,對喜歡自己的人反過來傾慕和愛戀。

他雖然是對蘇荃非常愛戀,但是不敢。只能把她當成路人。蘇荃在說明自己的孩子是他的時候,他還有幾分不相信呢。但是確定了之後就非常高興了。

女孩子對他好,他就特別高興。好像是這世上沒人對他好過一樣。十分珍惜。雖然那麼多人對他好,他仍然是在心裡有缺愛的感覺。只要是誰對他好,他就想對別人更好。

他伺候九難師太和阿珂,鞍前馬後,思慮周祥,雖然不知道她們的來歷,卻對她們如同對公主一樣。處處為她們考慮周全。

對建寧公主的親身爹孃,也一樣盡力周旋。念及建寧公主的好處,見到瘦頭陀和屢次置他於死地的毛東珠,居然感覺他們是自己的岳丈和丈母孃,既往不咎不說,還很尊重。

像沐劍屏被人伺候慣了,遇到韋小寶,真是覺得非常好。她並沒有生活自理的能力。沒有韋小寶,她也只會樣樣事情找師姐。

蘇荃,方怡,雙兒,阿珂,曾柔都是伺候人的。但是也只有韋小寶是最會伺候人的。

宮心計裡有一句話說得好,一輩子伺候他人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伺候好自己愛的人,能夠讓他幸福,就是自己最幸福的事情。

而韋小寶最大的好處就是會伺候別人,尤其樂意伺候女子。就像他自己說的,自己一輩子就是操心的命。

在雲南,被劉一舟出賣給吳三桂。驚魂未定,連口茶都沒喝好,一聽說阿珂有難,箭一般的衝出去。

​其實女人未必在乎男人有多少老婆。這也是很多男人有多個老婆的原因。

她們希望,她們的愛人像韋小寶那麼善良寬厚,像韋小寶那樣對自己的過錯包容體諒,既往不咎,愛戀一直如初。像韋小寶那樣,對自己不堪的父母,尊重愛護,不生嫌棄之心。

自己付出的愛,可以被彈回,並且加厚。自己有難的時候,愛人能像韋小寶那樣,心心念念不管早晚一定會救出來,一定會為自己承擔。

就像沐劍屏說的,我就知道只要有你在,我們肯定會沒事的。

​對大部分女人來說,因為要生育小孩養育小孩,而對外界的危險罔顧不暇。希望丈夫能夠把危險都擋在門外。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安穩的窩。這就是所謂的安全感。

在這個基礎之上,才有其他的需求。包括愛自己,不管自己犯了多少過錯都能被包容體諒不追究,丈夫愛自己還能一如既往。對自己的孃家父母也能夠愛護尊重。然後女人付出的就是,生兒育女,效犬馬之勞,任勞任怨。

實際上男人對女人孃家的態度,是女人幸福的底色。如果沒有這個尊重和愛護為前提。夫妻和順,家庭幸福簡直就是扯淡。就像媳婦兒會跟婆婆和平共處一樣重要。都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我們不可能像韋小寶那樣有好幾個老婆。但是無論我們的老婆是什麼樣的。如果是一片真心相待,不去斤斤計較那些小過錯。接納她的缺點和不足,尊重她的家人。愛護她,包容她,有事的時候,能挺身而出,把危險擋在門外,也就夠了。

怎麼可能不幸福呢?

只是現在很多人都廢了,既不懂的愛別人,更不懂得愛自己。口口聲聲愛別人,實際上確實傷人害己。無緣無故就要求別人對自己要多好多好,完全不看自身情況。伺候人啊,別提了。如此動腦子花心思,行動力還要強的事情,會伺候人的,現在都是稀缺品。絕對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