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聞溫心:“坐著專列去高考”

——中國唯一高考專列少數民族山區運行16年

6月5日,位於大興安嶺南麓的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下轄的大楊樹鎮車站,準備參加高考的學生聚在一塊火車造型的背景板前,留下了一張特殊的“畢業照”。他們即將登上k5117次高考專列,穿過莽莽林海,奔赴鄂倫春自治旗中心所在地阿里河鎮參加2018年高考。

大楊樹鎮是鄂倫春、達翰爾、鄂溫克等少數民族聚居區,由於當地沒有高考考點,這裡的學生每年都要到135公里山路外的阿里河鎮參加高考。“沒有高考專列以前,考生要先乘坐凌晨三四點鐘的一趟火車,到達加格達奇,再倒客車到阿里河鎮,至少需要六七個小時。路上的顛簸和疲憊,使家長和學生非常擔心影響考試。”大楊樹鎮高中教師孟莉說,“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擔心,但我很幸運,成為第一批乘坐高考專列的考生。大學畢業後,我選擇回鄉任教,現在我送我的學生們乘坐這趟列車去高考。”

2003年,為保證大楊樹鎮的考生安全、準時抵達考場,負責黑龍江和內蒙古東部鐵路運營的哈爾濱鐵路局決定開行首趟往返於大楊樹鎮和阿里河鎮之間的高考專列,一舉解決凌晨倒車、無直達車等問題。自此,這趟中國唯一的“高考專列”,開啟了承載邊陲少數民族學子“圓夢”的使命。列車至今已連續運行16年,累計運送3萬餘名考生,助6000餘名學子實現了大學夢。

“受往返接送的單程空載運行影響,加上專門抽調機車、線路、人員等相關支出,高考專列開行至今一直虧損運行。”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加格達奇車務段段長陳汝清說。這趟高考專列也成了一趟公益專列。

公益初心不改,但服務質量卻逐年提高。今年53歲的大楊樹站客運值班員程顯閩在車站工作21年,從開行首趟高考專列至今,他見證了高考專列的變化:“列車從最早的綠皮車換成了空調車;從最初列車上準備文具、藥品,到現在配備了心理諮詢師、隨車醫生等。”

去年,高考專列被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團委命名為“共青團號”,隨車列車員都是與考生年齡相仿的青年骨幹。今年高考專列上,鐵路部門特別設計了背景板,準備了攝影師,配備了照片打印設備,讓同學們在最後的相聚時光留下一段紀念。

大楊樹鎮二中高三十班的班主任劉穎在專列上為同學們召開了最後一次班會。“高考專列是通向你們夢想的列車,希望你們早日實現大學夢,回報家鄉。”她動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