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之行,我眼中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一)

倫敦街景實拍

這次的英倫之行主要是中南部的英格蘭England和威爾士Wales地區。儘管來之前早已讀過或聽聞無數關於英國的文章和資訊,但當你身處其境,還是會產生不一樣全身心的感受。

順便多說一句,著名學府華威大學並不在華威鎮上

然而從第二天開始就啪啪打臉,早上出門時還是如上圖一樣的晴空萬里,心曠神怡,特別適合拍照。

早上的London Eye

到了下午突然毫無預兆地冒出大團大團的烏雲,別以為要下大雨,可能接下來只是毛毛細雨或者不下雨。

午後的London Eye

除了烏雲密佈,一到傍晚會靜悄悄地起風,而且越來越猛,直吹得你頭疼。

晚上的London Eye

難怪風衣和帽子在英國一直暢銷,尤其大街上的男士,同款黑色長風衣幾乎100%撞衫。

擋風保暖又帥氣

雖然一日的天氣那麼陰晴不定,但不像中國有些地方早晚溫差大,這裡當日氣溫波動不大。

每個國家都有它特色文物建築,在中國或者亞洲一些宗教國家,你會看見很多寺廟;在西方,你會看見很多風格迥異的教堂。

這是位於Warwick castle street附近的聖瑪麗教堂St.Mary's Church.

專門有一個祈禱室

到地下室有教徒留下的墓碑

華麗而莊嚴

還有一些不起眼的像普通現代建築的教堂,

有禮拜的時間表

除了church,英國還會看見不少歷史悠久的城堡castle,例如這次遊覽的Warwick Castle是一箇中世紀風格古堡,就有超過1000年曆史。

不少學校和家長都帶孩子來參觀和學習歷史。

古堡射箭手互動和表演

進入古堡內有多個蠟像室,栩栩如生地還原當時不同的生活場景

除了Warwick Castle,之後沿途經過其他城堡 -- Bishops Castle

Ludlow Castle

我們都知道西方國家有使用壁爐fireplace的傳統,在中國一些歐式室內設計也喜歡加入壁爐擺設。有地膽推薦,來到位於Ludlow小鎮著名的The Feathers酒店,超過400年曆史還保留得很好的古建築。

這裡倒沒找著一根羽毛,卻可以找到愈發少見地帶真火壁爐的會客廳,

還擺放著古董傢俬

看著熊熊躍動的火光,緩緩喝著英式伯爵茶,感覺剎那穿越回古代歐洲 ~

走出The Feathers,返回現代走到街頭,建築大多以黑白,純白,磚紅和土黃色為主,排列整齊的方形窗戶,對稱的幾何圖案,配搭小巧的三角或半圓屋頂,很有方正雅緻的美感。

邊走邊看街上的商店,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店名,你能看出下圖是什麼店?

答案是一家餐廳!那我是不是也可以開一家中國菜餐廳叫Ask Chinese, 燒粵菜的叫Ask Cantonese呢 > <

下面這個名字就起得挺大膽 -- Left for Dead

在中國絕對不會有人用“死”字去起任何名字,可能對於西方的音樂發燒友來講,死亡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創作題材而已。

此外,感覺英國人很喜歡吃甜食,因為商業街上都會看到專門賣甜食的商店,

名字也起得夠直白

而且無論切件蛋糕甜品還是零食,都比我們的要甜至少一個度以上,可謂每一口都是“甜蜜暴擊” ~

到了晚上,去當地的pub吃東西。pub雖然譯作“酒館”,但它不是我們理解的專門喝酒的請吧或者夜場,而是have meals吃正餐的地方,相當我們平時去的西餐廳。

在中國現在也有很多西餐廳,無論環境佈置還是食物出品已經做到完全復刻英式pub風格。

但和中國物美價廉,選擇眾多的西餐廳不同的是,這裡普通叫一份main dish主食基本都要11英鎊起,按現時1: 8.83匯率,摺合接近RMB100,還沒算小吃,飲料和甜品。

這半片烤雞加點薯條就花了近12英鎊

所以除非有高興場合,當地人不經常外出用餐,大多去超市買一大堆食材回家自己做飯。

最後奉上一個彩蛋 ---

這次時間比較匆忙錯過了機會,希望你們以後有機會去倫敦就不要錯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