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院士為什麼說NBA“勇士雙雄”不務正業?

北京時間2017年6月13日,金州勇士隊奪得了2016—2017賽季的美國NBA總決賽冠軍。勇士隊的兩位當家球星,安德烈·伊戈達拉以及斯蒂芬·庫裡表現依舊搶眼。比賽結束後,本該在休賽期好好放鬆一下的他倆卻根本顧不上休息。

8 月 14 到 16 日期間,伊戈達拉和庫裡在美國舊金山舉辦了一場“運動員科技峰會”。

運動員忙著參加科技峰會?為什麼這兩位球星如此“不務正業”呢?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李培根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中也特意提到了這個事例,因為他是庫裡的“粉絲”。

在《中國經濟大講堂》的錄製現場,李培根提到:“在網絡上面很多人叫庫裡‘小學生’,因為他很酷,伊戈達拉也是勇士隊的球員,他和庫裡被熱愛籃球的觀眾們稱為‘勇士雙雄’。”

那麼,為什麼“勇士雙雄”要參加科技峰會呢?他們去做什麼?

(圖中左為庫裡,右為伊戈達拉)

很多人或許會好奇,為什麼他們沒有選擇其它回報率更豐厚的投資項目,卻選擇了投資風險不低的科技公司呢?

李培根在《中國經濟大講堂》說出了他的看法:“如果在中國,我估計我們有的球員會投資房地產、高檔餐館等等。我們不得不佩服,國外球星的投資行為實際上也是一種創新的氛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個氛圍是深入到民眾之間去了”。

李培根在《中國經濟大講堂》的演講過程中闡述了一個問題:“我們想一想中國同樣有很多球星、影星有錢,可是我們有多少人能想到支持那些真正的、科技的東西呢?答案是很少。我們中國更多的人,大多想到的是多買幾套房子,期待馬上可以增值,這個氛圍、這個境界是不一樣的。”

反觀中國的教育問題,李培根說到:“創新教育的一個關鍵點就是培養學生的‘超越’意識。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超越意識,就是怎麼超越現實的需求。”

李培根認為,我們中國的大學生中間,真正有這種超越現實需求的意識太少了。

在《中國經濟大講堂》的講臺上,李培根談到,在工程教育過程中,我們是有一份責任要讓年輕人在學生時代培養一些意識,不能夠陷入實用主義、工具主義。“只是著眼於業績、功利的考慮,對教育的意義是有限的,我們真的需要一種靜的力量,我們需要一種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