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橋,就是當年在麗江你遇見他的那座橋

來麗江,一定會去大研古城

彷彿成了每個人不謀而合的想法

因為這裡有太多的景、太多的物、太多的故事

把麗江的古老、歷史、文化精髓

在歲月的沖刷下,不斷融合的同時

小心翼翼的被保存下來

來到一座城

如果只是走馬觀花的看看風景而已

那對這座城的瞭解

也只是停留在那些一晃而過的景物上

既然來了,何不在記憶裡

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記呢

畢竟,在充滿古韻的小城裡

與歷史相遇,的確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你在古城的小道兒上漫步著

在小巷裡穿行著

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構造相異的橋

你發現時不時地就會路過它、走進它

它與橋下的水、邊上的房屋

構成一幅“小橋流水人家”式的美景

你禁不住拿起相機,把這靜謐的美記錄下來

瞭解的人都知道

古城裡的橋有三百多座

有石拱橋、條石板橋、慄木板橋等

不同的材質,不同的形態

還因其水系的不同而各有特色

大研鎮有三條較大的河流:中河、西河和東河

中河為遠古就有的自然河

西河為木氏土司的先祖於元代開挖的人工河

東河為清代麗郡改土歸流後挖鑿的河

三條河流的源頭都來自黑龍潭

西河的水位高於大研鎮的地面

通過鎮上大大小小的溝渠

河水可以流貫古城的每一個角落

才有了家家門前流活水

戶戶垂柳拂屋簷的景觀

有水的地方,便有橋

在流水的光影中,在四季的變換裡

古城裡的橋,默默地展現著它的魅力

小到一塊長石板擱兩端,就能連接起兩戶人家

有的叫它過戶橋,有的叫它門前橋

大到長至10餘米,橫跨河面

無一不寧靜祥和、古意盎然

它們承載著時光與歷史

連接著麗江的昨天、今天和未來

是麗江古城獨特的一道風景

大 石 橋

大石橋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位於四方街東向,因從橋下河水中可看到玉龍雪山的倒影,又名映雪橋。由於極佳的地理位置和知名度,眾多遊客和攝影師、畫家都曾存在於此留下過他們的印記。其橋身長滿野草,石條砌築的橋墩褶皺層疊,彷彿向遊人訴說著無盡的滄桑。

雨季時,大研鎮的雨水彙集中河,易發洪水,為防範洪水衝擊,在拱橋中橋墩兩面分設分水金剛牆,以減緩洪水對橋墩的衝擊力。橋面鋪著一層伏石,使拱橋顯得更加美觀。

萬 子 橋

萬子橋相傳由一求子嗣的富戶捐建,石料特選砂粒膠結而成的砂岩,以寓”子孫萬千”,故石橋取名”萬子橋”,以求人丁興旺。隨著時間的流逝,萬萬千千的人走過此橋,橋面已有些光滑,呈現出厚重的年代感。

百 歲 橋

百歲橋又稱仁壽橋,清代時期,村裡有個老人,名年世光,生於1738年,卒於1845年,享年108歲,其兒子活了104歲。歷經乾、嘉、道三朝,當時的地方官便奉旨為老人豎立百歲牌坊,並命其村為“仁壽村”,還在玉河橋上建了一座石橋,取名為“仁壽橋”。古老的百歲橋見證了歷史,今石橋仍在,牌坊已蕩然無存。

玉 帶 橋

玉帶橋位於木府前的護城河上,為單孔石拱橋,因護城河從北、東、南三面玉帶般環繞木府,此橋如玉帶上的扣飾,故取名為玉帶橋,又因橋型酷似馬鞍,又名馬鞍橋。

據傳木氏土司摹仿當時京城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其拱圈支砌採用整圓拱的建造方法,橋寬9米,長3米,打破一般橋樑縱向大於橫向的尺度比例,突出其氣派。

賣鴨蛋橋、賣豌豆橋

賣鴨蛋橋和賣雞豌豆橋位於四方街西河上,一南一北,都是單孔石拱橋。因為緊鄰四方街,具有濃濃的集市風味。

納西人喜吃醃鴨蛋,四方街西河南端,曾是鴨蛋互市之處,賣鴨蛋橋因此得名。麗江特產雞豌豆,磨成涼豆粉,是古城人喜愛的食品,在四方街也隨處可嘗,賣雞豌豆橋也因此得名。

流水給大研鎮帶來了靈氣

給古城帶來了勃勃的生機

溝河之上各種橋又給古城增添了許多意趣

曬著太陽,在橋頭邊坐一坐

看人來人往,聽不遠處傳來的民謠聲

在現代與歷史之間穿梭

感受這座古韻小鎮散發的獨特魅力

讓人流連忘返

橋可以說是納西族文化的一個縮影

走過一座橋,便聆聽了一段歷史

它代表了納西先民的智慧與勤勞

更承載著納西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