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穿越|單車無後援嚴冬穿越羅布泊大海道紀行(上)—敦煌篇

以下全文圖片均為實拍,禁止盜用,偽版必究。

楔子:若想成為一個有意思的人,就要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人生難得是體驗,話不多說,文來!

羅布泊穿越

2018年2月4日,我已身在阿勒泰,距離這次羅布泊穿越已過去好幾天,可心裡,卻仍然瀰漫著黃沙,我的眼中依舊滿目荒涼,我的耳蝸深處還不時傳來朔風的,陣陣嘶吼

羅布泊穿越

一望無際的疊層空間中,我們的車,顛簸而蜿蜒的行進,回想起來,那時的它,應該就像此刻我在賓館衛生間地板磚縫隙中,發現的那隻小到無法辨識的,蚍蜉!

羅布泊穿越

絕塵直前的我們,所見所感的天地之大,完全,不能以一望無際來形容,就像,我們的小,不能用塵埃來比喻!

羅布泊穿越

但,你看,風停了,胡楊從荒原上片刻生長茂盛,河流重新蜿蜒,葦風陣陣之間,一個身披豔色織毯的樓蘭姑娘正向你款款而來......

羅布泊穿越

歸於現實,這裡,是羅布泊,這裡什麼都沒有——沒有人,沒有水,沒有生命!但又好像什麼都有——有你要的前所未見,有你要的治癒,有你要的久違的,想哭的,衝動!

羅布泊穿越

她是一望無際乾涸的死亡荒原,幾乎,寸草不生。夏季地表溫度可達70攝氏度,冬季風雪裹沙無盡肆虐,但就是這樣一塊悽惶之地,落在探險者的眼裡,卻成為一篇壯麗詩章,一次生命的進階與再悟!

羅布泊穿越

塵與堅土,風與狂沙,雪與陌路,山與涸湖,車輪輾過的痕跡是羅布泊並不輕易展示的心懷,如果你非要問我羅布泊有什麼值得記述,我可以這麼說:平日你所見的各種湖光山色霧靄霽雲,可以比作孩稚、美人、老暮.....這裡,就是子宮,是孕育之前的靜寂與等待。

羅布泊穿越

無論是流連停歇,還是戴月趕路,在羅布泊裡,沒有任何時間是可惜的——冰凍的月夜、薄暮的雅丹、遼闊的曠野、和風雪茫茫的浮山

羅布泊穿越

總有那麼一些片刻,你一定會恍惚覺得自己所居住的大城,和曾經喧囂的生活,離你越來越遠,遠到近乎虛構,而人生茫茫,何嘗不是一片無人苦旅,何嘗不是一片曠野

羅布泊穿越

感謝羅布泊,感謝我們的座駕神駒,感謝領隊蔣哥,感謝肝膽相照的隊友,感謝那些頑強的生命,感謝一路所遇所感,一蓑草、一枯木、一目雪、一隴沙

羅布泊穿越

深究起來,一切都是數世之前的念,才能以償今生得見的願......若你走完這一程,決然會對生命有一次,更為完整的感知!

羅布泊穿越

亦因於此,我們驅車自敦煌起,先觀莫高窟、月牙泉,再由陽關往北經過玉門關、甘肅雅丹群、由東往西北經羅布泊、大海道、庫木塔格沙漠、至葡萄之鄉吐魯番結束。

羅布泊穿越

計劃行程700公里,實際發生1180公里!計劃5天,實際11天,因為之後還一路往北去了阿勒泰地區,體驗之飽滿,幾乎全程感動—— 這是一次與蠻荒作鬥爭的旅程,是一條靈魂滋養與盪滌之路!(本人制圖,請勿盜用)

羅布泊穿越

前半段5天4夜是真正的無人區,吃沙臥雪, 獨 | 孤 | 無 | 助 ! 歷經艱辛與夢境般的迷離恍惚!滿眼荒蕪、滄海桑田卻能夢迴3000年前吐火羅人定居在大湖之畔,那時人丁興旺,牛羊漫山、胡楊遍地、魚蝦成群

羅布泊穿越

這個部分,你將看到沙漠、戈壁、雅丹等地貌,看到乾涸的鉀鹽湖、古戰場、烽隧、通關遺蹟、看到沒有參照物的日出日落、看到單調到極點又豐富到極點的黑色的紅色的白色的山、看到非常高級的搓板路、隨時會變形的滷水路、褐黑色刀鋒片石路、能讓越野車萬劫不復的坑爹坑、有比機場還大的一望無際的平整地、有可以練習衝坡技術的大橫脊、有盜採掘金者遺留的礦洞豎井,也許就是讓你消失的“契機”、有無盡無由的風吹雪、和比雪還美麗的結晶鹽殼、有漂浮的的山,不能喝的水,有廢棄的“夜壺”被我們用來煮雞蛋,有凍硬的香蕉被燎火烤熟,有沙子洗碗戲法,有沿路撿拾大貨車抖落煤塊時全車人的激動不已,有堅強也絕望的植被、有白鵝喉羚在草間取食(結隊蹦離的黃羊)、有隻是傳說的野駱駝、有撿玉者丟棄的廢料、有西域36國的舊塵埃吹過你的髮梢,有改道的枯焦河床對著你喃喃低語,有樓蘭姑娘在夢中向你款款而來.........

羅布泊穿越

後半段景色宜人 |民|風|醇|厚| 立於動人心魄的額爾齊斯河畔,巨樹參天、大河亙古西流,遙想“塞種人”在額河沿岸建立的金微山單于庭、成吉思汗穿越阿爾泰山揮師西進、以及後來的烏梁海人大遷徙.......實地感知建設兵團人的前世今生,哈薩族人的豪爽、率真與遊牧生活中難言的窘迫!

羅布泊穿越

北疆隨處可見的凍人美景、與人共屋的牛羊、粘著馬屁的狗,哈薩族人的熱情與樸實、看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的人們怎麼生活、看到兩顆糖與三個孩子,看到患有肌無力的哈薩族侏儒以及摔傷後像雕像般無法動彈的人,看到邊境狼嗥、看到我們被邊防騎兵的追緝、看到零下40度寒流之下凍死的飛鳥、叼著羊頭跟著騎馬主人的本地狗、五道黑和狗魚、看到一頭扎進冰凍激流裡求食的奇鳥、看到樹叢蘆葦中的捕獵陷阱,以及冰面生火的訣竅、零下30度的灑“脫”、看到屯兵在當今的作用、沙漠裡的一把無主彈頭、會呼吸的河流、冰層之下依然在汩汩流淌的額爾齊斯河......

羅布泊穿越

它是故事裡套著江湖的故事!所以它,一定會非常的長,長到令你生厭,但是,它也許是網絡上最詳細描述冬季羅布泊的文章了

北京到敦煌——先上一盤開胃菜

依照時間順序:1月25日,早間6點多的飛機,我需要4點到達機場,起床洗漱後出發時間是凌晨2點,三撥鬧鈴、匆匆吃些食物、寒風中打車等等不表,直殺機場。

羅布泊穿越

身份證、卡包、現金、相機、鏡頭、各種充電裝置單放小型雙肩包內,大件物資託運

羅布泊穿越

晃盪之後,居然還迷瞪了一小會兒,人品不錯,飛機沒怎麼晚點,9點30到達蘭州機場,眼中開始充塞西部風光的遼闊與蒼茫,溫度也略略下降了些

羅布泊穿越

我們很抱歉的通知您,你所乘坐的3U8739...........本來要比莉姐早到敦煌的我,因為晚點,成為遲到者

羅布泊穿越

敦煌機場等我的莉姐,是我見到的第一個團隊成員,非常友善的她,彷彿自來熟,我們打上車直奔,呃,賓館,哈哈!

羅布泊穿越

卸下行裝,又一起熟悉路況沿街瞎逛,步行前往立有反彈琵琶飛天仕女像的市中心,在路邊買了些很漂亮的零食,它們,在後來的行程中,起到了相當好的車內氛圍調劑作用

羅布泊穿越

回到賓館,靜等其他成員的陸續到來,下午4點多,蔣哥、老李和元元聯袂而來,近7點老柴(柴科夫斯基)到達,聚齊後,各自報了名姓並稍作寒暄,飯點兒就到了,大夥兒在附近刨了些當地吃食。

羅布泊穿越

之後,集結商議爾後數天的計劃與分工,事畢,各自回房休息,羅布泊之行的前沿序章—26日的敦煌遊歷,伴隨著沉沉的睡意與隱隱的驚喜悄無聲息的開啟了......

敦煌部分:前篇之莫高窟+月牙泉

《前篇》如你,靜默於三危山金壁聖境,定能聽見,歷史轉輪的激盪之音與漫天神佛的聲聲呢喃。

羅布泊穿越

史載,約在公元366年,前秦,法號樂尊的大和尚,西遊至此,待休息停當之後,正準備繼續跋涉,方一抬頭,只見前面山崖五光十色,狀如千佛現世,頓有所悟,於是就在佛光起處鑿下第一個石窟,至此,鋪就了敦煌璀璨的佛教文化起端……

羅布泊穿越

敦,大也,煌,盛也!漢唐時的敦煌是非常繁盛的所在,管轄地域之廣袤,大體相當於今日新疆與中亞五國、阿富汗的地域總和!

羅布泊穿越

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西夏等更迭朝代都先後開鑿洞窟,興建佛像或覆蓋舊痕作畫,總之,留下來諸多禮佛印跡,封存千年,再到驚豔現世,現已成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羅布泊穿越

她集中了整個中華民族十數個朝代,歷時1600多年的古文明結晶,絕對,值得,去頂禮膜拜。目前有編號的高價值窟已達735個,共有45000多平米壁畫,這裡曾發掘出過大量漢文、西夏文、蒙文、藏文、回鶻文、梵文、敘利亞文的各類文書及文物。這裡,幾乎是漫山遍野,幾乎每釐米都是能讓你觀看時,驚豔到需要屏住呼吸的瑰寶。誠然,我們只能參觀這個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但也不虛此行了

羅布泊穿越

實話講,現在國人能夠看到的莫高窟,只是英國人斯坦因、法籍伯希和、俄國人奧登堡率領的考察隊之流洗劫之後殘留的一些殘羹冷炙!好多的雕像、壁畫、絹畫以及絕世經文都在國外,國人即便仰人鼻息也很難有幸一睹真容,徒剩唏噓......下圖是俄藏敦煌文物,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出展時的情形,幾尊美輪美奐的雕塑均是奧登堡百年前從敦煌非法盜走的原件(非我拍攝)

羅布泊穿越

值得警醒的是,我們現存的,飽經蒼桑的洞窟佛國世界也正在逐漸消隱!風沙肆掠、鹽分增加、夯土層和地仗層中失去內聚粘性力......林林總總,那些神色或安詳、或莊嚴、或生動的面孔與身姿早已開始發黑變色;有的翹起鱗片;有的凸起圓泡!

羅布泊穿越

近半數“重症絕症”洞窟一直在搶救,最為悲哀的是,就算閉門謝客,科學測算出來的莫高窟總體壽命大概也只能維持200年,便會真正的,消失殆盡

羅布泊穿越

若說最好的參觀時期,應該是上世紀80-90年代,後來的限制人流和選擇性開放洞窟就不那麼能讓人人滿意了——導遊帶著一隊人,打開洞窟門鎖,觀賞,再離開、上鎖,想多看都不成!(因為嚴禁拍攝,看了不少,且本人一向遵紀守法,嘿嘿,所以壁畫就拍了這麼一個不起眼的部分)看到這些可憐巴巴的修補殘痕,你,作何感受

羅布泊穿越

不過,值得一訴的是,伴隨著中國的強大以及逐漸擺脫愚昧的國民素質的提升,人禍之外我們僅剩下天災需要對抗,建國之後,一代又一代的有識之士在這裡貢獻他們的青春和熱血,依靠人力一毫米一毫米的和莫高窟的“消失頑疾”做最艱險的搏殺。下圖是100年前的殘破洞窟與現在的對比(非我拍攝)

羅布泊穿越

當年,在老一輩的敦煌護道者常書鴻先生倡議之下,周總理曾於1951年和1962年兩次特批專款100萬元(相當於現在的20-50億元)進行搶救性保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1963年施工,1966年竣工。在4040米的長廊中,加固了195個石窟,製作了以混凝土和花崗石砌體的7000多平米檔牆及樑柱,對363米的巖壁做了徹底修繕,創造性的解決了400多個洞窟上下4層之間的交通引流。

羅布泊穿越

如今,大漠依舊無言,然而千年以降,這塊禮佛事佛的聖地,迎來送往了難以計數的駐足者、僧侶、信眾、供養人、以及無數技藝高超的畫家、雕塑家,修復師!他們朝拜、守望、侍奉、雕琢、描繪,至死不悔!就因為這些交織的因果,這片山崖方顯得承載良多。

羅布泊穿越

而“新一代守護神”——敦煌研究院前院長梵錦詩,和她的老公彭金章(已故)因為劃時代的大手筆,尤值敬佩。是她帶領團隊勇擔課題,把“永久的敦煌”當作畢生的信念,為每一個洞窟、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創立數字檔案,讓莫高窟“容顏永駐”。傾其一生所成就的《數字敦煌》絕對是值得稱頌的人間奇蹟,它與真實的敦煌相偕而行,或至永恆

羅布泊穿越

聽完女導遊的生動講解,我們回返現已改為紀念館的王道士舊居,殿前殿後大量圖片文字,“證據”確鑿,越發襯顯得那個照片中的矮小精瘦男人,更加猥瑣,不由得發出一聲長嘆!把自己代入當時的環境中去不斷假設,發現時代跟前,個人的力量終究渺小得可怕。他曾生活過的這片領地,現在長滿了銀白楊,而王道士和斯坦因穿梭過的航跡,正被交錯時空中的我們踩踏著

羅布泊穿越

歷史絕非公正中允,沒有誰把敦煌的發現、藏經洞的發現,以及十年間數次不辭辛勞甚至捨生忘死穿越無人區、躲避狼群拎著實物經文,報與當時的清政府知曉的功勞給他。在各級官員白眼和蔑視中,提報的文物只能被無視甚至是私扣貪墨.....

羅布泊穿越

不瞭解或者沒去翻過相關文獻的我們,或許很難認識到這個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人是何其無辜!行文至此,再為國家民族命運中淪為笑談和賣國者的,敦煌王道士伸個冤——不過一介小民,他做得,已經夠好了!(非我拍攝)

羅布泊穿越

斯坦因在《西域考古圖記》中說:“他(王圓籙)將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這個已經傾頹的廟宇修復工程中,力圖使它恢復到心目中那個大殿的輝煌……他將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繕廟宇之上,個人從未花費過這裡面的一分一釐” 。公道自在人心,莫要再罵他了!(據說)下圖佛塔中有他的一座,再怎麼講,遺落在外的這些東西,的的確確是真的,保存下來了,王道長走好......

羅布泊穿越

末了,我們不妨暢想一下,一千四百年前風停沙止的那個夏夜......西行於此的玄奘,內心平湖,正被手中火把的光焰幻滅躍動而激盪,隨著經變畫裡跌宕起伏的情節和躍然而出的萬千人物,已然將他的神魄接引到淨土佛國,菩薩座前......

羅布泊穿越

附註:另外一個事情大致可以猜度一下——有親歷者指出,約在40年之前,三危山頂部的黃沙中,還能隨手撿拾很多手指甲蓋大小的雲母片。這些片狀物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這也許就是當年那位高僧看到三危山上的燦爛佛光,才使他許下了在此開洞造佛的心願,無論怎樣,阿彌陀佛吧!!!

敦煌後篇之月牙泉邊覓叮咚

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鳴沙山北麓。號稱“塞外風光一絕”!地理位置上看她就在沙漠邊緣,神奇之處在於泉眼歷經2000餘年從未被狂沙淹沒,非常難於理解

就在天的那邊 很遠很遠 有美麗的月牙泉

它是天的鏡子 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的樂園

從那年我月牙泉邊走過 從此以後魂繞夢牽

也許你們不懂得這種愛戀 除非也去那裡看看.........

於是,我們去了,因為清楚月牙泉的方位,決定迂迴路徑去觀賞

羅布泊穿越

這樣,會顯得更富“層次”!

羅布泊穿越

先以爬上了沙鳴山東南邊的沙丘為目標點

羅布泊穿越

上得半腰,仔細觀瞧,每一粒沙子都在泛光

羅布泊穿越

由於積雪未曾消融,遊客也甚少從這個角度上去,景色非常不錯,且頗為獨特

羅布泊穿越

遠看,殘雪勾勒了沙丘的腰線和結構

羅布泊穿越

疾風吹了千年,吹不動這許多愁

羅布泊穿越

近了,卻是這樣,浮雪之上,留下只屬於我們自己的印記

羅布泊穿越

再給個特寫先,自然的傑作,冰沙

羅布泊穿越

陷沙中,蹣跚而行,氣喘吁吁

羅布泊穿越

行得越來越高,景緻也,越來越美

羅布泊穿越

陽光照射下的融雪,下滲凝成冰渣兒,托起浮沙,踩在脊上,能明顯聽到清脆的斷裂聲。

羅布泊穿越

這種攀爬,幾乎使盡全身的氣力,但是腿部和雙腳,僅僅給你反饋回來約莫三分之一的力量,僅僅夠讓身體蝸行移動!

羅布泊穿越

人,和魚生活在水中一樣,魚發現不了水,這如浪的沙痕,才能讓我們,感知空氣的存在

羅布泊穿越

大自然造物的神通,可謂讓人驚歎,記得曾經有位研究潛艇靜音螺旋槳的頂級專家,就是因為一次觀察沙堆風蝕現象而悟道,發現用於實踐之後,生生將我國這項技術達至世界級,提前了幾十年

羅布泊穿越

繞了個遠兒,使得我們登臨在了高處,得以一窺全貌,遠方那個虛影,就是已然存在了2000年的,傳說中 “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 的月牙泉了

羅布泊穿越

看,一路撒歡兒,下了鳴沙山,直撲月牙泉

羅布泊穿越

鳴沙山下,月牙泉暗流餘滲,滋養了這片夾雜在沙嵐之間的蘆葦蕩

羅布泊穿越

若在秋冬,一般就能看見這樣的景色,大漠敞懷,泉眼無聲,猶抱琵琶半遮面,真真景色宜人

羅布泊穿越

為了全方位的展現給,沒有去過此處的看官兒,我們再換一個角度駐足

羅布泊穿越

抵近“鳴不虛傳”樓閣,滿耳聽到的是那首應景的《月牙泉》,田震成名曲之一,旋律動人!庭前門框銘刻有題為《朝暉》的對聯: 除卻靈池何處覓茫茫千里盡平沙


羅布泊穿越

現實裡的她,終因冬日裡的溫差,而改變了形態,“月牙兒”揹負小羊腰兒!據說,這裡已然非天然,國家為了保護住這片秀色,投資了大約47億元,每年引水超過4000萬立方米呢!在變成第二個羅布泊前,大家都趕緊去看看吧

羅布泊穿越

望著這處景緻,忽然間覺得,管理人員很聰明,在泉水邊圍合出彎月形態的柵欄,並種上蘆葦,以確保月牙的形體完整。

不管怎麼說,這就是真身了,少見的冬季月牙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