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可以隨時吃上這種飯!幾十年魂牽夢繞的兒時飯!

小時候家裡用柴火、用鐵鍋煮飯,每次一鍋鏟下去,那金黃的鍋巴就翻出一整張,散發著誘人的色彩與香氣,美美地盛入碗裡,啥菜不要都能吃上一大碗。

現在農村也不用那種柴火鐵鍋了,每每回到農村,我總是在尋覓一種似乎久遠又特別熟悉的味道,總是有種想吃卻又沒得到滿足的感覺,其實魂牽夢繞的就是那兒時的鍋巴飯,尤其是放了臘肉和香腸的鍋巴飯!

所以這琺琅鍋開鍋後第一件事我就是用來煮了米飯,琺琅鍋做的米飯比電飯鍋煮的可好吃多了,我家電飯鍋本身也是很厚的鐵釜,那做出來的味道完全沒有這個煮的香。

這兩天有不少朋友問我用這鍋煮米飯的心得,比如水加多少,煮多長時間等,我根據自己的心得來分享一下。

用琺琅鍋煮米飯最好將米泡一下,泡一個小時即可,泡時間長了煮出來的米飯不好吃,泡一泡後更容易熟,當然也可以不泡。

至於煮飯的時間我特地測試了一下,三人份的米飯,開始開的的火比最小火稍微大一點點煮開,然後就開最小火煮,一共用了半小時,底部以及是滿滿的鍋巴了。煮好後要稍微燜一下,鍋巴就很容易剷起來,但不要燜久了,燜久了鍋巴不脆也就沒有那麼香了,當然這硬邦邦的鍋巴雖然有人和我一樣巨喜歡,但也不能吃太多哈。

今天分享的臘味雙拼煲仔飯非常簡單,但別具一番美味,原先從老家帶來的臘腸沒有了,從超市買的臘腸,可惜質量不是很好,蒸好後全碎了,但這鍋臘味雙拼飯卻能重拾兒時記憶裡的那份美好.....

我做的時候還加了點紅糯米,我家的米飯很少做白米飯,總喜歡添加點別的,儘量食物多樣化,粗細結合。

【食材】

大米400克、紅糯米100克、臘肉200克、臘腸一段、小油菜適量、油一點點、鹽一點點

【製作步驟】

1、準備好原材料。

2、臘肉和臘腸切片。

對於自己用的臘肉的鹹度要有所瞭解,有的臘肉很鹹,很鹹的臘肉要提前泡,使其退鹽。

3、米清洗乾淨後加入約700克水泡一個小時,加一點點油,這樣煮出來的米飯更潤澤。

4、將水和米一起倒入鍋裡,蓋上鍋蓋,開比最小火稍微大一點點的火,煮開。

5、煮開後揭開鍋蓋看一下,基本也就水分幹了,這時候鋪上臘肉片和臘腸片。

6、蓋上鍋蓋,開最小火,燜煮約半小時,時間要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哈,每家的爐灶火力有差別,食材的易熟度以及食材的多少也會有差別,時間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掌握。

7、煮好後再燜十來分鐘,然後加入焯水後的小油菜,美美享受美味吧!底部的鍋巴也能剷起來一整張呢。

【小貼士】

如果不為美觀性,可以將臘肉和臘腸與米一起下入,一起燜煮,那樣相互滲透更入味,煲仔飯的種類很多,也可以選用別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