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砍價師:買方經紀人來了

親戚買房又雙叒叕被媒體關注了,繼央視《經濟信息聯播》、北京晚報、騰訊新聞之後,法制週末也對親戚買房推出的二手房砍價師進行了報道,以下是報道內容: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銷售普遍存在著恐慌式策略,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新房市場在銷售時讓客戶至少排三次隊,甚至會讓客戶排五次隊,對市場不瞭解的客戶排著排著就會有點慌了

二手房砍價師的經驗是,他們有時候會把客戶壓住,讓客戶不要著急簽約。他們希望不僅僅是幫客戶砍價,還希望利用經驗,幫助客戶在合適的時間點買到更划算的房子

2018春季房展親戚買房展臺

“你知道這個房子前面剛好有遮擋,會影響採光嗎?”

“不知道啊。”

“中介沒有告訴你嗎?”

“沒有。”

“你自己沒發現嗎?你們之前看房都是什麼時候看的?”

“我老公是晚上去看的,我是中午12點左右去看的。”

“這兩個時間點都很難發現室內採光受影響。基於這種情況,我們一會兒跟賣家談時,可以把房屋價格往低於市場價格的方向談。”

這樣的對話,發生在5月3日上午,於燕(化名)和購房者吳女士一家之間。對話地點,是北京某小區附近的一家咖啡廳。

於燕當前的身份,是一名二手房砍價師。她此前為北京某大型房產中介公司的商圈經理,深知中介為了促進成交而慣常使用的種種套路。十年的中介從業經歷也讓她對房地產市場有了比較透徹的瞭解,如今她在利用自己的經驗,幫助購房者反中介的套路,讓購房者能買到更加划算的房子。

吳女士看上的那套房子,賣家報價430萬元,同小區最近成交的一套房子售價在426萬元,由於最近北京房價有上漲的趨勢,吳女士最初的預期成交價格在428萬元。但在於燕的幫助下,該套房屋最終成交價為420.5萬元。

推出中國第一批砍價師

蔡照明希望,每個買房人都能有一個業內“親戚”,教他買房經驗,避免被套路,在談判時砍價師也不會向賣家表明身份,而是稱自己是客戶的親戚,免得對方有顧慮。

這樣一來,原來購房者進行價格談判時是中介和賣家對買家這樣的2:1的格局,因為有了砍價師的加入,談判格局就變成了2:2。

“親戚買房就是看到廣大的買房人在整個買房過程中,始終處於被動、‘再不買就上漲了’的恐慌情緒中,才推出中國第一批砍價師。”蔡照明補充道。

二手房砍價師畫像

什麼人在做二手房砍價師?

而蔡照明自己,是國內知名的地產專家,曾在地產企業擔任高管,他稱自己為地產業的“逃兵”,從甲方“叛逃”到了買房人一邊。

蔡照明把這種付費方式叫做效果分成。

“公司會把佣金的50%付給砍價師,而且砍價師還有底薪,所以他們的收入是很可觀的。”蔡照明透露,通常一個砍價師一個月的成交單數為十幾單。

客戶和砍價師之間會不會對於“多砍部分”的認定存在爭議?

“從事砍價師工作和從事中介工作的感覺也不太一樣,之前都是被客戶呼來喝去的。但是現在每一單隻要成交,客戶都特別感謝。”於燕說,職業轉換後,客戶對自己的稱呼也從“小於”變成了“於老師”。

通過“反中介套路”砍價

在中國的二手房市場上,賣家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強勢,尤其對於一些稀缺房源,在房價上漲期間,賣家甚至可能坐地起價,要讓他們自願降價,並非易事。

也有中介認為,現在的買賣數據都是公開的,購房者在談判之前都可以上網查看同類戶型的銷售數據,市場比較透明,二手房砍價師的存在感覺更像噱頭。

對此,蔡照明的答覆是,在二手房市場上,中介是有著一定的套路的,這些套路客戶不知道,但砍價師知道,破掉這些套路,一方面能讓客戶更理性和冷靜,另一方面也能把價格談下來一部分。

“比如有些套路會讓買家感到恐慌,讓買家以為房子很快就賣掉了,最終以一個較高的價格簽約。中介會故意先帶買家看一套已經被預定的房子,過幾天,告訴買家房子賣了;然後再帶買家看一套同樣被預定的房子,過幾天再告訴買家房子賣了。幾次三番之後,買家就會覺得恐慌,會覺得再不買就買不到了。”蔡照明說。

在蔡照明看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銷售普遍存在著恐慌式策略,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新房市場在銷售時讓客戶至少排三次隊,甚至會讓客戶排五次隊,對市場不瞭解的客戶排著排著就會有點慌了。

蔡照明說,他們有的時候會把客戶壓住,讓客戶不要著急簽約。我們希望不僅僅是幫客戶砍價,還希望利用我們的經驗,幫助他們在合適的時間點買到更划算的房子。

親戚買房有一個客戶從去年4月開始看房,該客戶每看一套房子都覺得非買不可,但砍價師一直建議客戶再等等,直到去年12月底,砍價師才建議該客戶簽約,而經過去年一年,二手房市場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該客戶也少付了不少錢。

“有的中介會製造各種麻煩阻礙買賣雙方見面。我們會要求直接見業主,不給中介留出‘鋪墊’的空間。”於燕說。

兩個故事折射談判經驗重要性

蔡照明認為,除了靠反中介套路砍價外,二手房砍價師自身的談判經驗也很重要。

有一個賣房者是做生意的,起初談判時賣方態度很堅決,堅持報價,一分錢都不少。

等他說完,砍價師先問,房子有沒有按揭,有沒有抵押。聽說這房子是按揭且還有抵押,砍價師就明白,這個賣方是缺錢的。接著聊下去,就問他是做什麼行業的,聽到他說自己是做傳統行業的,砍價師大概判斷了一下行業景氣度,知道這個行業當時發展存在問題。再看當時賣方的時間點,砍價師判斷這個賣方的公司臨近發放工資,對付款週期的要求很高。

而正好客戶可以全款,這個條件對於賣方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將這些都聊完以後,砍價師打出全款的牌,最終砍掉了30萬元。

蔡照明講的另一個故事是,一位高校教授賣房子,在談判時,該教授大談自己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認為自己房屋所在的區域有很好的前景,試圖通過自己的學識形成壓倒性優勢。

砍價師聽他說完,提出了一個疑問:“我看您這個房子已經掛牌很久了,而每一次調價都是往低調,為什麼您的行為和您的想法不一致?”這麼一來,直接戳破了對方試圖營造的氣場優勢,下一步的談判就順暢了。

砍價師會和中介串通嗎

“我們這邊的砍價師最高的砍價記錄為72萬元。”蔡照明透露。

對於這個質疑,蔡照明說,他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僅北京的房產中介就超過10萬人,砍價師要想做局,必須先認識中介,然後再認識房主,這樣的幾率非常非常低,與中六合彩差不多。“另外,從我們的作業流程來看,也沒有這樣的時間和空間,因為是買房人帶著砍價師到現場去的,之前並不知道是哪套房子、哪個中介和房主。”

“事實上,我在招聘的時候,對應聘者要求的第一條就是立場要好,是真的想要為買房人做些事情,而不是上來就談錢。因此,並非任何人都能做二手房砍價師。”蔡照明說。

在知乎上,也有人提出了類似疑問。其中,有砍價師在回覆中稱,買房人如果仍然不放心,完全可以不告訴砍價師房源的具體情況,讓砍價師到了談判桌上以後,才知道客戶對應的經紀人和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