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日記之“木作”我的祖籍

~五方元音【實話實說】

我的祖籍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大山裡的“木作”村,我們已經有兩代人離開這裡了,但是總是令我魂牽夢繞的,,,

今天有人打電話稱有事,即可再次上演了“說走就走”的旅程。

這裡的天是高的,蔚藍蔚藍的,山是青的,蔥綠蔥綠的,這裡曾經是“馬武”屯兵,練武的地方,讓這裡的人都有了英朗的身體,並且,這裡有著美麗的“紅蓮山”的傳說,據說,誰家婚喪嫁娶需要大量的桌子,明天后就要你所需要的數量家當,當需要碾米磨面時,只要你把糧食放到那裡,第二天,在“紅蓮山”上的“碾盤”會從山頂上下來幫助你碾米磨面,誰知回來有人借用了“家當”後不還回去,結果再沒有這樣幫助人的事了···

我記得父親可能是在1976年時第一次領我們回到這塊土地的,而我們第一次上山就是由表哥“白玉祥”、表姐大燕、表妹小燕引領我們攀上這個“紅蓮山”,當我們看到那裡果真有“碾盤”時,自此,對於該傳說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中,當我給爺爺上墳返回時,看著你高高在上的“紅蓮山”,我已經沒有了相信與勇氣了,或許這也預示著自己的老去?

“木作村”從我父親開始已經離開這裡僅70多年了,我是生活在邢臺的,可是對祖籍的追憶是無窮的。

“木作村”——是邯鄲市武安管陶鄉下屬一個自然村落,據武安市63公里的太行山西北部大山區,木作村西與左權縣接壤,東由“馬武寨”與活水鄉接地,北至“列江”村的“跌水崖”為“木作村”的地界,是個千年古村落。因村東部有“馬武寨”存留,據傳“馬武為恢復漢室江山,在此山上‘屯兵’、‘練武’,演練陣法”,主要農作物:玉米、穀子、土豆、柿子、核桃、花椒、大漆,還有柴胡、蕨根、當歸、棗仁、蒲公英、蜂窩等較多的中草藥。由於深處深山區,人們依然是靠天吃飯的現實,····

在我進入村中時就看到了“楊秋玲”的弟弟,當然“楊秋玲”是中國第1號駕駛證,木作村的人主要運輸就是依靠“肩扛”,而“肩扛”是由於地勢的高低錯落造成了無法使用任何工具替代,形成了祖祖輩輩的“肩扛”,在我每次回老家時總是首先要給爺爺上墳的,我徑直途徑村,向著“老墳”趕去,

在趕往“老墳”的路上也是途徑了“攀爬”與“跨越”,因為2016年的“719”讓村裡修好的水泥路大部分沖毀,我只能是“攀爬”,而在這期間,看著那靜靜怒放的“蒲公英”似乎是在等待著鳥獸、山羊與微風的到來,以期待更好地傳播自己的種子,樹蔭下那些“紫色”的小花也在“怒放”著,伴隨著蔥綠蔥綠的葉脈與枝幹著實令人“委身”留念,那鮮豔的色彩是一般平原所難以見到的,還有那雪白綻放的“杜梨”花,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是多麼的美麗····

看著那已經被“七步溝”開發的“馬武寨”、還有那伸手可觸的“紅蓮山”,遙想當年“孩提時代”的攀爬,又是多麼想再次去“南腦”征服呢?或許“南腦”是我終生的夢想了····

我急速喘息著,望著那“俊秀”的“南腦”,那裡是怎樣的一片天地呢?那裡又回有什麼“稀奇”可以發現呢?或許這就是夢,對“祖籍”的夢····

“馬武寨”斜照的“七步溝國際射擊場”···

“南腦”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紅蓮山”的傳說是美麗的····

“杜梨”的花迎風招展·····

不知名的“紫色“很豔麗的···

綻放的”蒲公英“在期盼著種子的傳播····

被人們上山磨光的石頭···

”上墳“的道路是坎坷的·····

要經過多次的轉彎與提升·······

從這裡”攀爬“上去······

這個大山是”木作村“的,過去就是”左權縣“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