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10日 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

1988年3月10日8時56分,當張麗珠教授手託嬰兒頭、取出嬰兒時,“哇——哇——”,一陣清脆的嬰兒啼哭聲把醫護人員震得心花怒放。她們看著辛苦了近一年的張教授把這個得之不易的嬰兒抱在懷裡,不禁發出一陣陣驚歎。

張教授小心翼翼地把這個體重3900克、身長52釐米的漂亮的小天使遞給守候在一旁的兒科醫生,兒科醫生把這個嬰兒包裹起來,抱到了產婦身邊。

雖然是在麻醉狀態下,產婦鄭桂珍依然神志清醒。她看著自己的骨肉,頻頻點頭,要求抱近些,再抱近些。她說:“按照我們的風俗,孩子都有兩個名兒,我們給她起的大名叫鄭萌珠,萌是萌芽,開始的意思,因為她是我們第一個試管嬰兒,也是我們家的第一個。我們希望她能像珍珠那樣閃閃發光。乳名我們叫她‘雍龍’,因為我們到北京第一次去了雍和宮,也因為她生在龍年。”

一直等候在產房外的嬰兒的父親左更更也十分激動。當聽到嬰兒的啼哭聲時,他高興地隨著啼哭聲拍手,並含著淚說:“我們三輩單傳,一直盼望有個孩子,可結婚20年都不孕。我的女人命苦,兩三歲就失去父母,一直和爺爺過。爺爺今年已經88歲,他見不到孩子眼都閉不上。現在好了,我一會兒就去給爺爺拍個電報。”這位來自甘肅的農民對走出產房的醫生們不知說什麼好,只是反覆唸叨著:“謝謝大家,一定要謝謝大家!”

望著這個7斤8兩重的漂亮女嬰和她的父母,醫務人員更為激動。因為這個美麗女嬰不僅是她父母的結晶,也是醫生們精心工作的結果。嬰兒那粉團團的身體,孕涵著醫生們的心血。她的出生經歷了不平凡的260多天。

1987年5月,甘肅禮縣鹽關鎮的鄭桂珍老師抱著一線希望趕到京城,希望這千里奔波使她做母親的願望得以實現。病史表明,她不育已20年。

經北醫三院婦產科張麗珠教授檢查,她被確診為可能由結核引起的雙側輸卵管不通,這意味著她將不可能懷孕。鄭老師不禁淚水漣漣。

一生致力於探索人類生殖奧秘和婦女圍產期保健的張教授非常理解這位姐妹的心情,鄭老師已不是她接待的第一位病人了。一般地說,在世界範圍內,不孕夫婦佔10%左右,其中一部分是由於婦女雙側輸卵管不通。此刻呈現在張教授面前的已不僅是鄭老師的愁容,而是很多不孕婦女痛苦、渴望面容的疊印。她不禁萌生了把自己從1984年就開始的試管嬰兒的研究工作用於臨床的強烈願望。

幾年來,張教授和她的助手們不知多少次重複著試管嬰兒出生所必須經歷的試驗工作,並且得到組織胚胎實驗室劉斌副教授的支持和協作,但是,真正用於臨床又談何容易!首先,不孕婦女丈夫的精液必須基本正常,本人可以排卵、本人雙側輸卵管不通。其次,即使體外受精成功,胚胎移植後能夠懷孕的最多為10%至30%。人們知道,“試管嬰兒”並非自始至終都裝在玻璃試管中,一旦孕育成人便破壁而出。它只不過在試管中度過最初階段。就為了這即將出現的“最初階段”,張教授又做了大量準備,才最後下定決心。

1987年6月24日,大陸第一個試管嬰兒的培育工作開始進行。張教授首先通過手術吸取卵泡,獲得4個成熟卵子,然後取這位婦女丈夫的精液經過兩次清洗,加入培養液。待最活躍精子上游獲得穿透卵子能力時,也正值卵子培養5個小時進行受精。

6月25日,經過顯微鏡觀察,可以看到受精卵的雄原核與雌原核了,這表明體外受精成功。醫生們將已經受精的4個卵分別放入生長液中繼續培養。

6月26日,受精卵分裂為3至4個細胞,有的已分裂為4至5個細胞。張教授親自用一根特製的塑料管將受精卵通過宮頸重新植入鄭老師子宮內。

7月6日,鄭老師經過化驗,被確定為早孕。

7月10日,鄭老師已出現早孕反應。

8月3日,B超檢查能看到胎兒心臟搏動,生命過程已經開始,這說明臨床妊娠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