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新發現·宕昌(三)|尋找宕昌,品味“隴上江南”的詩與遠方!

自古以來,人們都向往古詩句裡的意境,

比如“煙花三月下揚州”,

與時下春暖花開之光景再貼合不過了。

江南柔美得好似一位從畫中走來的美人,

吸引著無數遊人前去一覽她的秀麗與含蓄。

可是,你聽說過在我們幅員遼闊的祖國大西北,

也有一方絕美之處可媲美江南嗎?

這裡被稱為“隴上江南”,

這裡青山秀水、鳥語花香,

這裡便是甘肅隴南

甘肅隴南的風景秀美溫婉,

她既有江南女子的清靈如水,

又像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一般端莊大氣,

她的美令沒去的人心生嚮往,

令去過的人流連忘返。

位於甘肅省南部、隴南市西北部的宕昌縣

那裡獨特的山水風光和鄉土人情

則更加令人神往!

也許你會懷疑自己的眼睛,

地處青藏高原邊緣岷山山系

與西秦嶺延伸交錯地帶,

海拔在1138-4154米之間的宕昌縣,

竟有能夠媲美江南的山水風光!

一起來看看在宕昌究竟能找到什麼吧!

尋找宕昌的煙雨朦朧

說起煙雨朦朧,

這是春天的景象,更是江南的象徵,

但,如此仙氣的美景,

卻在隴南的宕昌縣找到了。

你知道嗎?

宕昌的煙雨朦朧並非出現在春天,

而是出現在秋季。

每當秋意正濃之時,

一抹斜陽掛在天際,微風吹來,

雲霧淡淡地飄散,

空氣溼溼、涼涼的,沁人心脾。

縹緲的雲霧與秋天的色彩交融,

山中林間五彩斑斕,

此情此景之下,

只想感慨:原來是宕昌驚豔了時光。

尋找宕昌的萬種柔情

古語中都將女性比作水,

所謂柔情似水,姿態萬千,

水,是靈性和純潔的象徵,

它亦柔亦剛,

來到隴南宕昌,便真正尋到了水的定義,

也真正瞭解了宕昌的萬種柔情。

宕昌的水很柔,很清,

位於宕昌縣城郊的官鵝溝有“五美”,

其中“一美”就美在水。

官鵝溝內綿延十幾公里的各種湖泊,

大小不等、形態各異,

尤如一串綠色的珍珠鑲嵌在溝內。

湖水遠觀呈現出清透的碧綠色,

近看清澈見底。

最有意思的是,

假如你仔細觀察,

便常常會發現安靜地臥在湖底的古樹,

像一位歷經人世滄桑的老者,

默默講述著古老動人的故事……

尋找宕昌的神秘獨特

宕昌的歷史悠久,

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這裡更加經歷了歷朝歷代的更迭與洗禮。

宕昌主要有漢族、回族、藏族、羌族等8個民族,

多民族的特點造就了這裡豐富多彩的文化,

不同民族的習俗與傳說,

也使宕昌充滿了濃郁的神秘色彩。

這裡有古老的宗教文化,

《甘肅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獻》獲得

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國之最”權威認證:

年代最久的古藏文苯教典籍。

位於東部良恭河谷韓院境內南麓群峰中的牛頭寺,

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有五指崖、筆架山、關帝廟等眾多旅遊資源,

是極具獨特性的新興旅遊區。

早在新石器時代,

宕昌的先民們就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羌人的重要居住地,

公元307年(西晉永嘉元年),

羌族首領梁勤建立宕昌國,歷時259年。

三國時,魏國大將鄧艾父子伐蜀過境時,

鑿隧道、架渡橋,

至今古棧道遺蹟仍然存在。

三國古棧道

鄧鄧橋

羊馬古城遺址

化馬神石

哈達鋪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這裡是共和國曆史上的豐碑,

曾經,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到達哈達鋪,

從當地郵政代辦所國民黨報紙上

獲得陝北有紅軍和根據地的消息,

做出了把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放在陝北的重大決策。

紀念館展廳

《大公報》發現地 郵政代辦所

紅軍長征一條街

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澱,

形成了如今宕昌神秘而又獨特的氣質。

唯有細細品味其中蘊含之時,

才能暫時從她秀麗的風景中抽出身來,

才能漸漸意識到,

原來宕昌,切切實實站在過歷史的風沙中,

接受時光的沖刷與洗禮。

尋找宕昌的雄渾魄力

絕美的流水離不開青山的襯托,

來到宕昌尋找雄渾魄力,

你會發現它就藏在青山綠水中,

還融合在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裡。

鬱鬱蔥蔥的植被覆蓋著山體,

層巒疊翠中刻畫著青山蒼勁的線條。

偶有一銀色瀑布激流而下,

敲著拍子,打著石壁,

水花洶湧,勢不可擋。

馳騁在宕昌大草原,

一望無際,美不勝收!

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奔馳的駿馬……

總有一樣會令你沉醉。

草原廣闊無垠,

正如藏在心中那份氣壯山河的氣概,

牢牢不可動搖!

宕昌縣旅遊全景圖

大美宕昌,靜靜地守候,

等待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