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電視劇那麼多,憑什麼讓“粉絲”為其據理力爭!

講真,這麼多年了,紅顏秀最關注的的影視劇大概僅可以分為兩大類:

國產劇和歐美劇,而在我的內心深處,國產劇一直代表著“流量”,歐美劇一直代表著“質量”

論質量、特效、細節設置,我們確實還有不小的差距。

但不論是哪個國家的商業劇,在出版方眼中,永遠只有一個字:“利!”

近些年,國產劇從穿越大潮轉向了古裝大潮,從魔幻神劇系列跨越到了熱門的青春題材,

質量參差不齊,但卻爆發出了一個持續的“流量”高潮。

當下為了“流量”,國產劇可謂用盡了三寶:“明星、IP、瑪麗蘇、”

“明星”的標準則是鮮肉、鮮花當道,演技暫且不談,

“瑪麗蘇”情節貫穿於各種類型劇中,武俠愛情,抗戰愛情,偶像愛情,小三愛情。

“IP”的追尋全靠流行趨勢,前年是穿越,去年是古裝,今年是青春,

還有貫穿最近幾年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盜墓“IP”,《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系列電視劇和電影,

比如,今年的“鬼吹燈”之《雲南蟲谷》已經定檔國慶期,

對於很多原著迷來說,“雲南蟲谷”一直是大家最愛的一本。

而目前,該片已經發布了胡八一雲南古墓尋寶的“摸金歸來”預告,

可能是吸取了“前作”花錢請明星來演而被很多人說靠明星效應圈錢的太多詬病,

在這次的《雲南蟲谷》預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特點:“沒有明星、特效痕跡太重!”

預告片中沒有一個演員露臉,

蔡珩飾演胡八一,顧璇飾演Shirley楊,於恆飾演王胖子,馬浴柯飾演大金牙,幾乎都是不算出名的演員陣容,

預告片的特效感官也是如同欣賞了一部“冒險遊戲”的開篇動畫,

難道這一次真的把錢都花在特效上嗎~~

關於國產影視劇的爭議一直是熱點不斷,

所謂的眾口難調也只是一方面,粉絲方和吐槽方的口筆伐誅不斷升溫,

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爭議卻來自於演員,而並非影視劇本身

也就是說,那些“力挺”的粉絲們真正愛的並不是劇,而是“愛豆明星!”

所以,我們很難看到,會有大量的粉絲因為國內的某部影視劇,而“寄刀片、拉橫幅、搞援助會”的,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環境的限制,但實際上,網絡上關於聲援某部劇的粉絲組織也並不多見吧,

更多的都是“IP”的鐵粉和鮮肉明星的鐵粉“互寄刀片、吵嘴架!”

沒錯,喜歡一個明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但也有像和紅顏秀這樣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我們覺得,能夠喜歡上一部劇才是一件更幸福的事情,

為了一部劇,我們可以熬夜追更,為了一部劇,我們想要了解它的全部,為了一部劇,我們通常據理力爭!

對於某一個明星,粉絲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經濟流量”,

粉絲的支持可以讓你有更多的展現機會,但對於演技、人品、素質,依舊要靠自己不斷的提升而提升,

而對於一部劇,粉絲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快樂、延續和發展。

就像《超感獵殺》

它告訴我們那些我們想堅信又時常讓我們陷入自我懷疑的東西並不虛無與孤獨,

它的被砍讓全世界的劇迷們傷心不已,它的復出也讓全世界看到了粉絲的力量。

粉絲們的“寄刀片”、“詛咒怨”、“求救信”,

讓Netflix不得不告出一部電影大結局來平息“民憤”,保證此劇的“有始有終”,

當然,歐美劇和國產劇也有著很大的不同,歐美劇往往在沒有結局的情況下,就戛然而止,讓人猝不及防。

而被砍的原因大部分都是收視率不高,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利不多”

像FOX的《衰女翻身》、《驅魔人》,ABC的《交叉世界》、·《指定倖存者》等等,

你很難說,這些劇的質量有多麼多麼的“爛”,而確是它們的成本和收益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要知道,《超感獵殺》的質量口碑可以算得上是“神劇”了,

但是因為拍攝的成本太高,這樣收視率和口碑“齊飛”的好劇依然逃不過被砍的命運,

即便粉絲們不買賬、不同意,但在“利不多”的前提下,依然無法得到真正的延續,最多是轉手,或是草草結尾。

今年,類似於《超感獵殺》一樣的質量頗佳,卻被無情砍掉的美劇並不在少數,

比較典型的兩部劇就是《美國諜夢》和《蒼穹浩瀚》

兩部劇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粉絲群,都有著強烈延續的意願,但結局似乎卻有著天壤之別。

其中,《蒼穹浩瀚》的情況和《超感獵殺》有些相似,

《蒼穹浩瀚》號稱太空版的《權力的遊戲》

第三季豆瓣9.5分,IMDB9.0,爛番茄90%新鮮度,爆米花96%,這樣的口碑劇完全配得上“神劇”二字了吧。

被稱作太空版的《權力的遊戲》,也並非噱頭,

它是一部認真講科學的太空科幻劇,它被馬丁爺爺成為最好的太空劇

它是Syfy電視網建網以來投資最大的一部劇,每集6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

最終被砍,官方的答覆依舊是老生常談,收視率問題,

沒錯,到了第三季,《蒼穹浩瀚》的收視率下降到平均100萬人次觀看,

與其它的小成本,同收視率的美劇來說,《蒼穹浩瀚》的“利”確實難以滿意。

不過,這個時候,粉絲們站出來了,

和去年《超感獵殺》的粉絲們的大規模“抗議一樣,《蒼穹浩瀚》的粉絲們也開始了“行動”,

他們先是建立了聲援網站,然後眾籌了一架飛機,掛上條幅,在洛杉磯進行“意願的表達!”

但這一切的所作所為卻並不是粉絲們表面上的發洩和抗議,

他們的目地只有一個,復活《蒼穹浩瀚》,Syfy電視網太窮,抗議下嫁到富貴人家

所以,粉絲們眾籌的飛機來到了洛杉磯亞馬遜影業的總部。

睿智一舉,加上粉絲們的力挺,《蒼穹浩瀚》第四季就算有了期盼,

據說亞馬遜目前正在進入談判階段,拿下《蒼穹浩瀚》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畢竟,現在想要翻拍《三體》、《指環王》的亞馬遜可謂財大氣粗,口碑又好,擁有粉絲基礎的好劇自然可以接納。

而另一部美劇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美國諜夢》作為一部間諜劇,已經來到了第六季,最終季

這也算是難為可貴能夠有結局的美劇了。

這部劇的口碑其實也是不錯的,最終季豆瓣9.5分,IMDB9.1分,

只是受眾很小,粉絲也不多,但是對於鐵粉來說,確實難以割捨,

看看IMDB上的人數評分,只有不到600人,國內豆瓣上的人數更少,沒有流量,難以維持。

不過《美國諜夢》依然存活了六個季度,

作為一部非主流的美劇。製片人菲爾德斯接受採訪時談到:

“本劇的完結不是商業決定,而是由我們來做的創意決定!”只要口碑好,就一定會堅持做到底,流量什麼的都是浮雲!

一方面, 一部沒有“流量”的美劇可以堅持做這麼久,確實令人敬佩,

但另一方面,因為沒有“流量”和眾多粉絲的支持,它依然難逃落幕的結局,

所以,好看的電視劇那麼多,憑什麼讓“粉絲”為其據理力爭?憑的是質量和廣泛的粉絲基礎!

而像我們的國產劇,其實這兩點都做不到,

良好的口碑之劇少之又少,廣泛的粉絲基礎僅是“追星”的各種群體,

兩者相互影響,也就造成了如今國產影視劇的尷尬,流量大,質量卻上不去,趨“利”的影視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流量”上,而非質量本身。

我們不是專業的影視人,我們只是單純的劇迷、影迷、粉絲,

我們能做的並不應該僅僅是自己心愛的明星搖旗吶喊,或是吐槽、批評國產劇的差質量,

我們不是中國影視的旁觀者,而是“方向標”,我們的作用才是真正的“王道!”

有很多人在指責“粉絲經濟”,認為過大的明星效應會阻礙影視發展,

結果,國產影視一直停留在愛豆粉絲和其它影迷之間無休止的探討中,話題往往比影視劇好看,熱鬧、精彩,

這樣的爭論註定不會有什麼結果,而只有出版方不思進取的坐山添柴,財源廣進,竊喜叫好,

最後傷害的也只能是真心熱愛國產影視的我們自己呀~~

其實,紅顏秀還是很贊同“粉絲經濟”的,

只是我們的粉絲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經濟的影響力,或者可以說,我們把“粉絲經濟”的權力用錯了位置,

如果有一天,粉絲們的焦點從明星身上更多的轉移到影視作品上,像《超感獵殺》、《蒼穹浩瀚》那樣,

中國影視作品的重心也將會自然而然的轉向質量和口碑上,那時,國產劇一樣可以像歐美劇一樣,綻放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