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穎:從只愛陌生人到只愛魔聲人

張靚穎:從只愛陌生人到只愛魔聲人

文/盧世偉

12月初,去國外出了一趟長差,各種陰差陽錯,便接連錯過了好幾期一直在追的音樂綜藝節目《夢想的聲音2》。回來後藉著因倒時差而暫緩工作的藉口,趕緊惡補,幾期節目一口氣看完,也是快事一件。

12月1號的那期節目,可謂有了一件開先河的事情,即節目中首次出現一位導師需要在同一期節目中唱兩首歌的情況:

歌手何佳樂在選擇要挑戰的導師時,竟然選擇了在本期節目中第一輪比賽中就已經出戰的導師張靚穎,而這樣的做法竟然被告知,並未違反節目規則,張靚穎原本被節目指定的應戰曲目是孫燕姿的的《我要的幸福》,於是臨時又從觀眾的點歌中抽中了一首好妹妹樂隊的《青城山下白素貞》,並在一小時的緊急準備後便上臺應戰。

一小時後的張靚穎果然也不負重望,雖然是臨時準備,卻依然取得了兩戰皆勝的好成績,令人側目,張靚穎在這個節目中的光芒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映射。

而我也一直有這麼一個感覺,對於第一次出任綜藝節目常駐導師的張靚穎來講,前面的節目中雖然偶爾顯山露水,但真正的大放異彩,卻要算是從這期節目開始才兇猛發力的。繼12月1日兩戰兩勝後,12月15日這一期,張靚穎再度拋出一首《只愛陌生人》,對戰已經拿到一張金唱片的選手徐林,也毫不輸陣,驚豔全場。

音樂綜藝節目的導師,在習慣思維當中,往往都是那些有了一定的年紀和資歷的德高望重的前輩們才堪擔任的,只是,近幾年的音樂綜藝節目當中呈現出來的一個新趨勢就是,越來越多80後的中生代甚至已經有了90後的新生代加入到了這類節目的導師隊伍中來。

這一方面,固然是音樂市場審美越來越年輕化潮流化的剛需使然,而另一方面,實在也是這些曾以新人黑馬陌生人姿態殺入我們視野的年輕歌手們,如今已經成長到足以撐起樂壇中堅的程度,我們不得不承認,當年這些誕生於草根化狂潮中的年輕人,我們以為他們只是順應了大眾“只愛陌生人”、聽膩了字正腔圓教科書式演唱於是想換換粗糙原生的草根口味的的逆反式審美潮流而一夜爆紅的幸運兒,他們已經在後來的歌壇實戰中再次經歷了優勝劣汰去蕪存菁,真正殺出了重圍讓自己成長為了大浪淘沙後的新的江湖潮頭。而時代的趨勢永遠都是,老一輩固然打下了江山培養了傳統,而真正將江山穩固壯大並持續向前發展的,還得是這批年輕人。

而相對於當年同時期出道的各位著名戰友,無論是同期的李宇春還是後期的譚維維張傑,甚至更晚的華晨宇陳粒等,張靚穎登上音樂綜藝節目常駐導師席位的時間,可謂相當地矜持和謹慎了,只到今年第二季《夢想的聲音》才終於邁出了這一步。這其實也是比較符合張靚穎一貫的行事風格的,縱觀張靚穎出道以來的路程,顯然她算不得一個太有綜藝感的藝人,反而是一個更願意在演唱和作品這樣的歌手本份和專業層面裡投入較勁的人,十幾年裡她唯一投入比較多的兩檔綜藝節目只有兩年前的《我是歌手》和這一次的《夢想的聲音》,而兩檔節目都是更多聚焦於演唱和作品表達能力考較方面的表現,這應該正是她比較樂意花精力與心思去做的事情,也或許正是她最終決定坐上這個席位的主要原因吧。

與兩年前以選手身份參加的《我是歌手》不同,這次坐上導師席位的張靚穎,顯然更多了一個職能身份,就是在較量之外還要起到示範作用。而七期節目下來,我也明顯地感受到,張靚穎的確將她在演唱裡的最大優勢巧妙而充分地展示了出來。

張靚穎自當年在歌壇初一亮相,就已經被定位在了實力唱將的位置,而後的十幾年,她也的確在這個位置上勵精圖治癒戰愈強,說她是華語歌壇當下最會唱歌的女歌手之一,已經是不需要什麼置疑的事情。

可張靚穎唱歌最大的優勢,或者最抓人的特點是什麼?很多人或許會將答案圈定在她愛唱英文歌的習慣或者對國際範兒的執著,但我卻以為,張靚穎歌唱的必殺技,一是古風歌曲的表達,二是無詞部分的吟唱,而這兩點,恰恰也在她在這次節目中的演唱表現中,俯拾皆是。

先說第一點吧。如果要在中國最廣泛的聽眾群中問到:張靚穎作品中流傳最廣,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哪首?相信答案一定是,《畫心》。

說實在的,當年《畫心》能夠這麼火,著實有些令人意外。很多人都會記得,張靚穎最初給大家的最深刻印象,就是那個對英文歌有著超執著愛好的成都姑娘,而入行以來,奔放大器的國際化演唱風格,無論是之前的華誼再到後來她自己當家作主的少城,都是她的作品打造的一個重要路線。然而,這都只是張靚穎演唱風格的一個方面。

張靚穎的聲音裡另有一個很抓人的東西,就是那種悽苦中滲透幾份倔強的音色,配在一些古典婉轉的旋律當中,就會特別有一種命運跌宕的戲劇感。

這或許也正是她剛剛走出比賽不久,就先後被選中為兩部古裝題材的影視作品《夜宴》和《神鵰俠侶》演唱主題歌的原因,直到後來又為《畫皮》演唱了主題歌《畫心》,最終成為各大古裝題材影視歌曲演唱的首要人選,名氣和影響力之外,相信也是導演和製片也是看中了她聲音特質與作品題材及人物命運的貼合感。

《夢想的聲音2》中,張靚穎正式演唱的第一首作品,恰恰就是這樣一首帶有古風屬性的作品,由古風歌手音頻怪物為紀念《仙劍奇俠傳4》中的人物而演唱的《浮生未歇》。而12月1日這場臨時被指派的這首《青城山下白素貞》,雖然只有一小時的準備時間,張靚穎唱起仍像是手到擒來,當張靚穎一身素衣,手執油傘,在舞臺上俏然獨立,鋼琴聲中,張靚穎那清麗麗的聲音一出,便像細細的一枝柳絲劃開一池春水,畫面感躍然而出,作品的說服力不言而喻。而張靚穎又素來都不是那種純粹的民族民間式古風歌手,她所演唱的古典風格作品,又往往都是以古風作底,卻又會著以現代的視角筆墨,更有一種穿越千年透視過往的新派調性。所以,在這首原本只有兩分多鐘的《青城山下白素貞》中,張靚穎又巧妙地融入了林俊杰的《一千年之後》,更是她的這種習慣調性的最突出之表達。

剛剛播出的這一期,張靚穎又被指定演唱了一首王菲的代表作《只愛陌生人》。

《只愛陌生人》原本是屬於一首表達小情緒的作品,這首歌原本給到聲音本身的表現空間並不是太大,無論是它的真正首唱者張亞東本從還是將它唱紅的王菲,都是更多將表達的重點放在那種孤注一擲的頹靡氛圍刻畫當中。而張靚穎多年前也曾和它這首歌的作者及首唱者張亞東有過一版合作,張靚穎那時的加入就已經給了這首頹到心灰意冷的多少一些鮮活躍動的顏色。

而這一次在《夢想的聲音》導師應戰演唱中,張靚穎反倒把這首歌的表現重點放在了聲音的表現力上,甚至把它升級成了一首聲音表達空間示範性的作品。

歌曲的起始部分,張靚穎還是先努力還原了當年王菲演唱這首歌的飄緲空靈特色,但是很快,張靚穎就走出了王菲的影子,讓這首歌走進了爵士的表現領域,彈性而浮躍的律動感立即點亮幾抹緋紅的顏色。而在此情緒牽動下的張靚穎,聲音越來越具活力,彷彿整個身體和聲帶都隨著一杯紅酒波動了起來,繼而又轉入靈歌的演唱方式。

接下來,最大的亮點就來了。從“就給我一個吻”、“我只愛陌生人”這幾句的尾字的處理開始,張靚穎的聲音就越來越奔放起來,繼而更是直接轉入了無詞的聲音即興feel篇章——

而恰恰是這一段即興的無詞吟唱,將張靚穎演唱的功底與魅力推到了一個高峰,這段吟唱中的張靚穎,充滿了魔性,像一個被自由靈魂附體的精靈,極盡性感灑脫和挑動之能勢,真正讓人慾罷不能。

這才是張靚穎聲音的最大魔性啊——還記得當年的《LOVING YOU》麼,正是裡面那段無詞的假聲吟唱,才讓全國人民一下子記住了“海豚音”這個詞兒,從而真正廣泛接受了張靚穎是一個真正了不得的唱將,而張靚穎也從此獲得一個“海豚公主”的美名。

無詞吟唱,往往也是歌手們用來炫技時的最常用手法,既有像《第五元素》主題歌那樣的整首作品的表演,也屢屢被唱功型歌手點綴式地引入到作品中最極致情緒的表達段落,形成石破天驚畫龍點睛的演唱效果,既能將歌手的演唱水平作挑亮式的渲染,又能將極大程度地拓展作品情感情緒的延展空間,可謂聲音的魔法,也是歌唱的絕活,真正能夠熟稔表現這種技巧的歌手,並不在多數,也基本都是歌壇真正唱匠級的所在。

而這次的《夢想的聲音2》中,《只愛陌生人》已經是張靚穎第三次展示這種無詞吟唱的功力了。還記得第三期中,林俊杰演唱《匆匆那年》時,就臨時請到張靚穎在演唱當中為他加入一段無詞的吟唱,

而細心的聽眾也可以聽到,在第五期演唱《我要的幸福》時,張靚穎其實也是小秀了一把這個演唱技能的。

曾經有朋友開玩笑地說過,張靚穎唱的最好的時候,就是她不唱歌詞的時候。這應當也是對張靚穎聲音表現能力的另外一種褒獎,儘管多少也有些偏頗的成分。

但應該可以說,如今的張靚穎,已經完全從當年意外闖入歌壇的陌生人,變成了現在歌壇少數能令眾人歎服的真正魔聲人。

而透過張靚穎這些年的歌壇表現,也完全不難感受到她對這種聲音表達功力的孜孜不倦,這或許也正是無論外界對張靚穎有各種各樣的表述和說法,但當她一開口唱歌,當也亮出這樣的魔聲來,你還是不得不服這是一個真正的歌手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