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證券:疫情對基本面衝擊應驗期 警惕“Sell In May”效應

今年以來,隨著二月下旬新冠疫情在全球開始加速蔓延,恐慌情緒驅動美股開啟了第一輪下跌。隨後,油價暴跌進一步引發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美股市場跌幅擴大。而資本市場持續暴跌引發全球美元流動性緊張,美元指數快速上行,包括黃金、美債在內的各大類金融資產被集體拋售。此後,各國疫情防控措施大幅加強,同時,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經濟體政府和央行開始大規模財政刺激和貨幣寬鬆,美元流動性危機相應緩解,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穩定。風險偏好的修復推動美股在3月23日見底後快速反彈近30%。同期,A股在國內疫情與海外疫情的兩階段衝擊之中劇烈震盪,隨著宏觀經濟政策不斷加碼和國內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A股於3月23日二次探底之後呈現出震盪上行走勢,滬指最高反彈了7.2%。

展望後市,反彈是否還會持續?綜合疫情發展、經濟數據和財報公佈等因素來看,我們認為需警惕基本面和業績下滑超預期造成美股二次探底,對A股後市的判斷也應重歸謹慎。

疫情方面,從目前累計確診超過10萬例的國家來看,美、英的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仍處高位,而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和土耳其均出現了較明顯的回落趨勢。但與此同時,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國家開始進入加速爆發期,未來全球疫情震中可能會向新興市場以及非洲等發展中地區切換。在各國之間此消彼長之下,近期全球疫情處於平臺期,每日新增數量持續在高位波動,4月24日海外新增確診病例數又創出了10.7萬例的新高,反應疫情總體上並未出現明顯的緩和。綜合判斷下,我們預計海外疫情快速增長的階段可能還將持續1-2個月。歐美國家疫情傳播雖然可能已經出現高點,但新增病例數量依然較多,政府如果急於恢復經濟活動,可能會出現疫情的復燃,這是資本市場接下來要面臨的潛在風險點。

同時,隨著各國經濟數據的陸續公佈,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進入了“爆發期”。美國3月總零售銷售環比報-8.70%,3月工業產出環比報-5.4%,均創下二戰以來最大降幅。4月23日,美國最新公佈的上週新增領取失業補助的人數約440萬人,這使得過去5周失業總人數達到2600萬,相當於美國前10大城市人口的總和。美國4月失業率有可能達到20%,遠超金融危機時期,創歷史新高。同時,美國4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為27,創下歷史新低, Markit製造業PMI初值為36.9,創11年多新低。歐元區4月綜合PMI初值為13.5,德國4月綜合PMI初值為17.1,均為創紀錄新低。法國4月綜合PMI為11.2,為1998年以來最低水平。經濟超預期的衰退將抑制資本市場的風險偏好。

由於美國經濟底部尚未探明,對應上市公司業績層面對股市的衝擊可能並未結束。美股目前已開啟一季度財報季,據FactSet最新預測,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標普500成分股EPS同比增速將下滑14.5%,二季度同比增速將下滑26.6%。未來隨著一季報密集披露期的逐漸到來,若大量公司實際業績弱於預期,或是出現推遲報告、撤回業績指引的現象,都將引發市場進一步下修對未來的盈利預期。目前美股走勢可能並未充分反映業績下滑的潛在風險,標普500指數PE仍在20倍的歷史較高水平,而盈利惡化將導致美股市盈率被動上行。因此,未來需要警惕盈利和估值雙雙下修造成美股二次探底,“Sell In May”效應或將再次應驗。

而美股一旦再度走弱,將對全球資本市場產生外溢效應,A股受其影響也將承受下行壓力。同時,A股目前同樣處於年報和一季報發佈階段,雖然國內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我國經濟前景的確定性強於美國,但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低於預期的風險依然不能忽視。因此,內外部因素結合下,對A股後市建議轉向謹慎。但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發展依然具備較強的韌性,本次的疫情應對也體現了我國的制度優勢,未來隨著結構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推進,資本市場制度環境將不斷完善,A股市場有望呈現長期向好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