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上待了兩年多了,想考研,大家有什麼建議?

唯美短句精選


本人工作4年多,在考研中曾經“輝煌”地三戰過,無奈還是以失敗告終,當然這不是重點,但是個人認為本人的經驗教訓還是值得參考的。以下為個人建議,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一)明確工作後考研目的

很多人工作一段時間後會想考研,當然其中的想法各異,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提高學歷,重新獲得應屆生身份,方便找到更好的工作。這種目的有幾點弊處:(1)能力得不到提升。考研是提高學歷的一種有效方式,但不一定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而社會大部分是以能力為主要依據的(當然證券等設了研究生門檻的行業例外)。(2)年齡問題。工作後考研,考上了後面出來工作會比一起畢業的同學年齡大,這可能在兩方面有影響:一方面,使得你在應聘中處於劣勢而不得不付出更大努力使自己更優秀以掩蓋自己此項劣勢;另一方面,使得你在以後的工作上經驗年限同同齡人有差距。比如,本人本科學歷,工作兩三年後帶的徒弟就是研究生,其和我本人相比在工作經驗上就相差不少,以後競聘管理崗位也可能會受年齡因素影響,因為早先工作人員可以讀在職研究生,以彌補學歷上的差距。

2、僅僅是為了學習知識,拓寬視野。這一類人可以利用工作之餘進行學習,也可以學習知識,多走出去旅遊也可以拓寬視野。當然如果真要體驗一下大學的氛圍,那去考研也是可以的,只是這樣折騰,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人生職業規劃,會比較浪費時間。

3、為了在某領域繼續深造學習,甚至以後就是想搞學術。這樣的人肯定得考研,讀博。

4、僅僅因為現在工作太苦,想逃避現在的工作。這類人最好還是不要考研,因為最後還是得出來工作,那時候出來工作自己年齡比一起進企業的人大,可能領導都是比自己年齡小的人,到時候就更奔潰了。

(二)確定考研後的建議

1、目標院校以及目標專業的選擇

對於目標院校,要結合自身情況而定,如果自己是全職考,那可以把院校定高一點,如果是邊工作邊考,那得看是否還有很多業務時間,如果有較多業務時間,建議將目標院校定高點,畢竟對以後人生職業規劃有好處。但是,一定不能太好高騖遠,本人就犯了這個錯誤,在考試的前兩年將目標院校定在了上海某著名財經院校(自己腦補是啥院校)的某王牌熱門專業,有點過於自信了,畢竟邊工作邊讀書確實不能和在校生全職備考比。所以得適度選擇院校,成功率才能高,畢竟上岸才是王道。

2、全職還是兼職問題

如果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並且自己工作業餘時間較少,而且經濟實力允許的話,建議辭掉工作全職在讀,以提高考上的成功率;如果工作業務時間比較充分,不會經常加班,建議邊工作邊考,因為全職備考能讓人產生一種厭倦感,產生讀書疲勞的症狀,去上上班可以當做調節,下班後再讀書,也有珍惜時間的緊迫感,利於提高學習效率,當然前提是工作較不容易影響到學習時間,能夠保證一定的學習時間要求。

3、一次上岸的決心

如果確定要考了,就不要給自己留後路,不要覺得沒考上也可以有現在的工作可以保底,這樣容易導致“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的後果。本人就是有這個思想,因此考了三次,而且越考越差,第一次就差幾分就考上某上海著名財經院校熱門王牌專業(想想自己還是很有潛力的),第二年分數就離這個差了十幾分,第三年分數更降了。所以,一定要有一次過關的心態,很多同學也反應,他們考公務員也有越考越低的現象。

總之,能有機會就去考,畢竟是提升自己,但是記住如果渾渾噩噩地去考,還不如把這時間花在感興趣的某一領悟。我花了三四年的時間備考,最後兩手空空,有自身因素,但是現在想想,如果把這些時間用在其他某一領悟,四五年時間也可以在那個領悟做得相對比較專業了。


圓工達人


認真準備吧,好好備考。考了也許真的會改變你的命運。不考就很難有大的改變。


科研與統計


顯而易見,考研是件好事,可以提升自己。我給你的建議是別隻停留在想法上,落實到行動中。既要能籌劃,又要能成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