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成都的第一步——成都方言

成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而成都方言承載著這座古老城市的千年記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成都人的言談中,我們可以更直接、更鮮明、更真實地感受到這種豐厚的文化積澱。成都方言裡的名堂有很多,本期蘭臺紀事就來擺下有關成都方言的龍門陣。

01PART 有趣的成都方言
四川方言隸屬於北方方言區,是西南官話的分支。四川方言的詼諧幽默、妙趣橫生、罵中含情、俗中見雅等特點,一直被每個四川人津津樂道,併為許多外省人賞識。《抓壯丁》成為方言電影的經典;《山城棒棒軍》一度紅遍大江南北;《讓子彈飛》專門做了川話版。由此可見大家對四川方言的喜愛。

成都方言雖然只是四川方言中的一個地方語言,但因為西南方言內部的一致性較強,又由於成都是四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以成都方言在四川方言中極具代表性。


蘭臺紀事|愛上成都的第一步——成都方言

電影《抓壯丁》劇照

02PART 成都方言一覽表

抗戰時期,國內大批人員、物資以及政府機關、工業企業、文教單位都向西南遷移,退居到了西南大後方。一時間,大量的外來人口都聚集在了成都。成都方言很多人聽不懂。為了方便溝通,當時政府部門就公佈了《成都市方言一覽表》。檔案顯示“末末”是曾孫的意思;“灰灰”就是玄孫;“天冬雨”代表暴雨,但是這些方言可能老一輩的成都人才聽得懂。檔案上面也有諸如 “規一了”的成都方言,意思是“妥當”,這些方言到現在成都人還常常掛在嘴邊。


蘭臺紀事|愛上成都的第一步——成都方言

《1939年成都市方言一覽表》(成都市檔案館館藏)


03PART “洋盤兒”的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的由來是有說法的,比如我們經常聽到成都人說“洋盤”。這個“洋”字,在漢語裡最早是“海洋、大洋”的意思,後來漸漸被用於代指來自大洋另一邊的人和物事。19世紀末“西風東漸”吹到四川,“洋盤”就成了時髦、拉風、精緻美觀的代名詞。


蘭臺紀事|愛上成都的第一步——成都方言

上世紀50-70年代,在四川,盛裝飯菜多是用土巴碗。但當時已有少數餐廳開始興起用精緻的盤子裝菜,西式擺盤。能在這樣的飯館裡吃飯,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所以“洋盤”就象徵著生活有品質、有格調、有內涵。當然,改革開放後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洋盤”不再是那些來自或仿製西洋貨的特指。但這種方言,還是在成都方言裡保存了下來,成為時代的語言遺存。


04PART 成都“龍門陣"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您總能看到扎堆兒喝茶、看報、擺“龍門陣”的人。成都人把“聊天”叫做“擺龍門陣”。


蘭臺紀事|愛上成都的第一步——成都方言

成都人喝壩壩茶、擺龍門陣

“龍門陣”一詞來源於成都,得名於唐朝薛仁貴東征時所擺的陣勢。明清以來,民間說書人常講薛仁貴東征大擺龍門陣的故事,這些故事娓娓動聽,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人們以其陣勢之多變奇幻,借喻講故事之情節曲折複雜,並推而衍之。後來,人們把一切講故事、閒談、聊天,都統統稱之為“擺龍門陣”。成都人擺龍門陣無邊無際,自然風光、社會現象都可以隨便擺。人們聚散來自偶合,心無顧慮,暢所欲言,胸無預謀,侃侃而談,於心於身皆是愉悅。

蘭臺寄語

方言是一個城市的文化精髓,人們使用方言溝通往往能夠更貼切地表達思想感情和心裡變化。一方水土一片記憶,一聲鄉音一份聯結,成都方言也是成都人鄉愁的一種載體,它傳承著成都悠久厚重的歷史文脈,也塑造了成都樂觀包容的城市精神。所以,愛上成都的第一步,先學會聽成都方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