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老舍——生活,就是“煩惱”相伴

《離婚》——老舍

老舍本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離婚》創作於1933年,是老舍對就中國社會制度和形成市民性格的文化系統進行批判一部長篇小說。

《離婚》老舍——生活,就是“煩惱”相伴

故事背景:清末民初

地點:國民政府北平財政所

主要人物:張大哥,老李,

特邀嘉賓:美貌少婦“小馬太太”

群眾演員:丁二爺、張大嫂、小趙、吳先生,張天真

前情提要

就好像現代工作辦公的我們一樣,免不了談論和聽說身邊同事的八卦,某某的老婆、孩子,房貸車貸,脫單外遇,工作變動等等。《離婚》就是身邊的你我他,這是關於普通小市民的煩惱記錄。

“他上了天橋,沒看見一個討厭的人,可是覺得人人心的深處藏著些苦楚”

老舍先生用嫻熟的敘述技巧,詼諧幽默的筆觸,講述了那個社會制度下的市民生活,在暴露官場腐敗、社會黑暗的同時,對於因循守舊、妥協敷衍的生存哲學給予了嘲諷與徹底的否定,故事中主要視角來自於“詩意幻想”的老李,典型小市民“張大哥”,穿插其他科員,如“苦悶的象徵”邱先生,“飯桶兼把式匠”吳太極等人的家庭生活故事。

《離婚》老舍——生活,就是“煩惱”相伴

故事梗概

老李因為對婚姻不滿想到離婚,去找張大哥解決,一頓涮火鍋就得了辦法,鄉下媳婦和孩子進了城,在同事起鬨的飯桌上鄉下的媳婦丟了臉,老李窩火的對妻子生氣鬧脾氣。他努力的做個合格的父親,租房子,買花生米,蜜餞,上東安市場,面對著不體貼的妻子也盡力做個好丈夫,睜大眼睛旁觀著其他同事的生活。

我們看到他不滿自己的婚姻又無力擺脫,喜歡美貌的少婦“小馬太太”鼓起全部的勇氣也只敢遠遠的望個背影,打個不鹹不淡的招呼。他不敢得罪任何人,堅持著“老好人”的做人原則,感慨“生活入了圈,和野鳥進了籠,一樣的沒意思”

《離婚》老舍——生活,就是“煩惱”相伴

既然“在臭的地方不會有什麼美滿生活,臭地方不會出完好的女子,即使能戀愛自由有能美到哪兒去?”

老李的結論是:“真正的幸福是出自健美的文化——要從新的整部建設起來,殺了小趙們的文化,人生才能開香的花,結真的果。”

張大哥呢,熱衷於媒婆事業,張羅著所有人的閒事,日子這樣鬧哄哄的過著也很自足。可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兒子被誤當做革命黨抓進監獄,女兒被小趙盯住,自己官也丟了,人也病倒了大半年,這個人人口中的大聖人管的了所有人就是管不了自己家的事,天真都關進監獄了也沒有讓張大哥頓悟,回了衙門還是毫無原則的跟避嫌的同事們和好,力求生活保險平穩。

《離婚》老舍——生活,就是“煩惱”相伴

鄉下媳婦因為張大嫂的關照逐漸有了自己的“國際聯盟”紮起小辮子,學著婦女哲學,像老母雞護食一樣看管老李。十三妹離開小趙跟了吳太極,騙子兼科員小趙,在誆騙了張大哥一處房子,老李250塊錢以及秀真感情後被丁二爺打死。小馬太太面對出軌的丈夫妥協的維持了破碎的婚姻。儘管家家都有婚姻問題,卻沒有一家離婚,日子就這樣在苦悶中喘息,無盡的妥協將就下去。

“生命似在薄霧裡,不十分黑,也不十分亮,叫人哭笑不得。應當來些日光;假如不能,來陣暴風也好吹走這層霧”

故事的結局,老李幫張大哥救出了天真,沒有離婚,而是帶著家人離開北平回到了鄉下,誰又知道鄉下不是另外一種哭笑不得。或許如張大哥所說:“老李不久就得跑回來,你們看著吧,他還能忘了北平?”

《離婚》老舍——生活,就是“煩惱”相伴

所有的結束都是另一個開始,又以另一種方式迴歸,循環往復。

“人與人的互助是人生的真實,不管是出於個人情願,還是社會組織世人能相助相成”

故事之後

一個大家眼中怯懦的人,賭上一切做了件仗義的事,那又怎樣呢,面對灰色的生活,老李總結:“混吧!大家都是混”

混吧,有的人混的興高采烈,有的人混的孤寂無聊。我們同情“張大哥”也嘆息老李,我們都是老李,只不過程度不同罷了。

可是因為這樣就不生活了麼,因為這樣就自暴自棄了麼,畢竟在死還沒有來之前,總得活下去。

人,就是苦惱相伴,這一點人人平等。即使生活就是各種苦惱交織的掙扎,勇敢堅強的接受這一宿命,在死亡沒有看見你之前,盡情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