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戰貧謀雙贏 凝心聚力奔小康

抗疫不鬆勁,戰貧不停步。兩個戰場,都是硬仗。從車站鎮食用菌種植基地到會亭鎮打火機生產基地,從火店鎮文化產業園到何營鄉電商產業園,從郭店鎮蛋鴨養殖基地到北嶺鎮西瓜種植基地,夏邑縣各地幹部群眾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返崗復工,讓打工者出得去;農資保供,讓田間地頭活起來;產銷對接,讓咱家的貨走起來;拿出實招,讓扶貧車間的機器“唱”起來……

返崗復工 千方百計促增收

據有關部門統計,勞務收入在夏邑不少鄉鎮農民收入中佔比超三分之二,是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加速企業復工復產,讓大家儘快返崗就業,是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的關鍵環節。

會亭鎮著力幫扶打火機、鑄造兩大主導產業復工復產,構建產業扶貧體系,有效吸納貧困戶就業。據該鎮黨委書記韓慶領介紹,全鎮72家打火機企業發揮自身用工優勢,落實鎮黨委提出的“三包一保”保姆式精準扶貧模式(入廠“包”務工、崗位“包”安置、技能“包”培訓、收入“保”底數),為全鎮貧困人口提供就業崗位2200個,佔全鎮貧困人口的50%以上,每人月工資都在2000元以上,達到“當年就業,當年脫貧,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

今年42歲的丁莊村貧困戶常峰是一位殘疾人,生活十分困難。近日,在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的聯繫對接下,常峰進入夏邑縣新達打火機有限公司務工,每月收入2200元,年底就可以摘掉“窮帽子”。

河南淮海精誠工業科技有限公司黨委針對疫情實施脫貧攻堅,充分發揮生產技能、產品研發、市場銷售等方面的優勢,與劉齊爐村小型鑄造企業對接,淘汰該村“小鑄造”的落後產能,為建設夏邑眾興科技產業園提供幫扶,發展劉齊爐村傳統產業,鞏固該村脫貧攻堅成果。該公司下轄的分公司為貧困人口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確保每人每月工資收入在2500元以上。

“俺以前在上海打工,疫情期間聽到村裡‘大喇叭’宣傳鎮裡扶貧車間招工就報了名。幹了有一段時間了,不僅離家近,一個月還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俺決定不到處奔波了,就在這幹了。”已在會亭鎮碩泰食品扶貧車間上崗的貧困戶李秀英高興地說。像李秀英這樣留在家鄉務工的人員,僅村級扶貧車間就有1萬多人。

夏邑每年有10萬多人外出務工,儘快把外出打工的村民送出去,是穩定脫貧的關鍵。縣委、縣政府組織各級黨員幹部,一家一戶走訪瞭解今年村民外出務工的打算,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企業對接,有6萬多名村民順利外出就業。

產銷對接 農業農時不能誤

北嶺鎮盧集村貧困戶盧會敏,看著10餘畝溫室大棚黃瓜正處在生長旺盛期卻無法澆水,如果不澆灌,將直接影響黃瓜產量、質量和收入,她心急如焚。該鎮鎮長邵明啟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與鎮農辦聯繫,組織人員用最短的時間整修好棚邊機井,化解了盧會敏的燃眉之急。

北嶺鎮劉集村貧困戶王富詳,眼看著成熟的3畝草莓因疫情賣不出去,欲哭無淚。該鎮黨委書記駱松楓聯繫鎮上符合疫情防控條件開業的5家超市,幫助其銷售,讓王富詳有了奔頭。

疫情期間,電商銷售挑大樑。全縣各鄉鎮近200家農副特產、非遺產品、手工藝品等生產和經銷商戶開足馬力,銷售業績達6億元。何營鄉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1000多家店鋪都在忙著備貨、發貨,平均每天發往全國各地的快遞就達7萬件。

“最多一天發出快遞25萬件,昔日的貧困縣如今處處洋溢著‘大眾創業’的濃郁氣息,迸發著春天般的朝氣與活力。”市委常委、夏邑縣委書記梁萬濤說。

2019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0億元,何營鄉、桑堌鄉、會亭鎮3個鄉鎮被阿里巴巴授予“中國淘寶鎮”稱號,夏邑縣成為豫東地區“淘寶鄉鎮”最多的縣。

說到長壽食品,主管電商工作的縣領導賀光勤介紹說,夏邑是中國十大長壽之鄉之一,長壽食品企業起步早、數量多、質量優,各企業根據自身特點不斷創新,形成多點開花、跨行業發展、線下線上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景盛昌食品被評為河南老字號品牌,金之榮食品出口歐美,要麻香油、雪玉小麥胚、慄硒泉礦泉水、海寶飲用水、藍天雙孢菇草菇等食用菌暢銷國內外;古慄燒牛肉、胡建立桶子雞等遠銷北京、上海、廣州、鄭州等大中城市;孔祖酒業立足孔祖文化、堅持只做純糧酒成為夏邑名片,豫疆情食品和豫特惠公司依靠電商團隊,線上銷售風生水起;火店燒雞、臥龍紅薯粉皮、冉氏御廚臘腸、夏邑芽苗菜、夏邑西瓜深加工產品等新品牌,在疫情期間都成了電商搶手貨。

精準施策 分類幫扶抓落實

走進夏邑縣郭店鎮,成方連片的養鴨大棚與麥田相間,一派產業興旺的亮麗景色。

“我發自內心地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照顧。”朱雙廟村貧困戶朱安良,手捧一箱鎮裡發放的50只免費鴨苗,激動得連聲感謝。受疫情影響,貧困戶收入有所下降。針對部分老年人平常喜歡在家養雞養鴨,靠雞蛋鴨蛋換點零花錢的情況,郭店鎮給朱雙廟村25戶貧困戶發放800只免費鴨苗。這是夏邑縣緊盯剩餘貧困人口拔“窮根”的一個縮影。

“桂柳鴨唱出致富曲,大西瓜圓了致富夢,小蘑菇撐開致富傘,中國結架起致富橋,打火機照亮致富路。”市委常委、夏邑縣委書記梁萬濤一首打油詩,勾畫出夏邑脫貧攻堅和鄉村產業振興的宏偉藍圖。

自脫貧攻堅以來,夏邑縣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嚴格責任、政策、工作“三個落實”,強力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9年年底,全縣共有貧困村143個,建檔立卡貧困戶53585戶、123837人,已完成脫貧50524戶、117485人,剩餘貧困人口3061戶、6352人,貧困發生率由11.3%降至0.56%,2019年5月省政府宣佈該縣脫貧摘帽。

緊盯剩餘貧困人口3061戶、6352人這一脫貧攻堅戰的最後堡壘,縣委、縣政府精準施策,要求全縣上下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在落實精準防控措施、堅持外防輸入的前提下,有序組織好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推動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扶貧基地復工復產,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針對未脫貧戶、返貧風險戶、邊緣戶等不同群體分類施策,千方百計增加收入,推進未脫貧戶脫貧,防止出現新的返貧和致貧。著力產業扶貧,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針對全縣現有未脫貧戶進行全面排查。因戶施策,分類幫扶。針對有勞動能力的1181戶貧困戶,發展產業1011戶、務工就業721戶;針對354戶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開發鄉村保潔、護路、護河、光伏電站管護等就業崗位,增加工資性收入,確保如期脫貧;針對1526戶弱勞動能力和無勞動能力貧困戶,按照“應兜盡兜、一兜到底”的原則,落實最高標準,由人保轉為戶保;對年齡不到60歲的困難人員、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放寬農村特困人員條件,納入特困人員保障範圍;對貧困殘疾人,落實困難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對家庭患有重大疾病或突發重大變故的,及時做好臨時救助工作。實施“朝夕脫貧工程”。對本人無勞動能力或年齡60歲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其子女有勞動能力和發展意願的,落實到戶增收項目和扶貧小額信貸政策,支持與其子女共同發展產業,確保產業收入人均達到3000元以上。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期待,在今年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中,夏邑縣這篇戰“貧”戰“疫”都要贏的大文章越寫越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