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兩年後又考上了非名牌大學全日制研究生,要不要去讀?

小毛驢木木


如果讀研是你最初的夢想,那就去讀吧,理由如下:

1、雖然不是名牌院校的全日制研究生,但是出來後文憑都是一樣的,都是研究生,這樣對你今後的擇業面會有幫助,社會上雖然流傳讀書無用論,當你還不能展現你能力的時候,學歷就是通向成功的基石;

2、雖然不是名牌大學的研究生,這個也不會成為你考博的攔路石,只要用心,完全可以考名牌大學的博士生,而且如果讀研是你最初的想法,那就還是堅持吧;

3、不要太在意外界品論,問清自己想做做什麼,所有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看你堅持的結果,能得到你的預期效果的就是對的,不能就是錯的,所以別人的意見只是參考,一切問清自己。


凡夫俗子17


如果現在的工作單位前程似錦,那就不用去了。

首先,有一顆愛學習的心一點兒也不錯,畢竟活到老學到老嘛,但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們不可否認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它需要你堅持不懈地努力,腳踏實地地付出才可能有所收穫。如果你心浮氣躁靜不下心來,那麼終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地浪費時間罷了。而且,你已經出來工作一段時間了,很多書本上的知識也會隨之被你遺忘,你現在再回去讀研相當於零基礎,一切從頭學一遍,這其中的辛酸不言而喻。並且,非名校畢業的研究生也不一定會受到社會的歡迎,就算你考研成功,出來找工作時,你也不一定能競爭地贏985、211名校的本科生。

其次,工作實踐的經驗也彌足珍貴。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現在大學一個有趣的現象。以前在大學當教授的一般都是博士後之類的高學位人群,而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當教授了,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學校裡學的大多都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書本上的知識肯定是非常正確嚴謹的,但這些知識也缺少了新鮮的血液。而本科畢業出來,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十幾年,當代社會上是什麼樣的,人們最喜歡什麼?怎樣才能做的更好從而適應這個社會?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們早就熟識於心。所以學校又把他們召回學校,教書育人。由此可見,實踐經驗的珍貴。

所以,我覺得吧,如果你所在單位前途無量,一片光明的話,這個研究生就不讀也罷。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得之見,謝謝!



Wubug


我是90年小學畢業考上初中的。那一年,全鄉300多名小學生參考,只有100人被錄取進入初中。我的半數同學,有一部分在十三四歲的年齡直接失學。

失學後的這部分同學中,有個名叫小兵的男同學在我讀初二時就當上了爹(比我大4歲),另一個名叫文燕的女同學,在我讀初三時就當上了媽。這倆人還算正常的,起碼是遵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好歹有個大家公認的名分。

另外有兩個女同學,命運就多舛了。這兩個女同學都跟我同齡,家庭貧困。當我坐在重點中學的教室裡苦背單詞和公式定理時,她們被自己的父母逼迫,一次又一次地去“相親”騙錢,一次又一次地墮胎。這是我小學同學里長得最漂亮也最溫柔可愛的兩個女同學,一個叫×瓊,一個叫×容,就如兩朵含苞未開的小花,都還沒來得及展示自己的美麗和芬芳,就被父母提前從枝條上剪下供人把玩摧殘。

到了93年初中畢業升高中,我所在的班級百分百的考上高中,但與之相對的是,同校的另外幾個班的校友遠沒有我們幸運,約半數人從此告別學校,在十六七歲的年齡提前進入社會。糟糕的是,那個年月在內地就業很難,相當一部分人受港臺影視劇影響,要麼成了混混時常進出派出所,要麼成了坐檯女淪落風塵。

時間一轉就是96年,香港迴歸的前一年,也是大學擴招的前一年,我們很不情願地高中畢業,還好我勉強考了個專科,在老家也是羨煞很多人。這一次分流,比任何一次都慘,只有少數人能進入大學繼續尋夢,絕大多數人不得不想盡辦法就業。但那個時候改革開放力度明顯加大,恰逢下崗潮,也是創業潮,一部分同學憑著一定的文化素養抓住機遇成了弄潮兒,一部分顯然也是碌碌無為成了流水線工人。

幾年後我大學畢業,我自己本想“專升本”,卻感覺有心無力。我的同學中,其實也只有2人“專升本”成功,其他人也都選擇了就業。

回顧過去的20多年,我的同學和校友,除了極少數人確實不是讀書的料外,大多數人並不笨,只是受限於當時的條件和政策被迫放棄了學業,在知識結構上成了弱勢群體。假如他們能晚生二三十年,遇上了後來的九年義務教育和擴招,我想多數人都會進入大學學習,在不同的領域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

所以,題主該珍惜這個繼續讀書的機會,因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主要是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跟以往任何階段的學習都大不一樣。其實相對於失學的人來說,是不是名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獲得進入大學深造的機會。所以題主是幸運的,既然獲得一個機會,就該好好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