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文化 浚縣大平調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9年8月25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平調——由於它的定弦、唱腔都比號稱高調的山東梆子、定名反調的橫笛梆子(即河北梆子)低,所以稱為平調。又因它使用的梆子長50釐米、5斤多重,當地觀眾也叫它“大油梆”。故又稱為大梆戲、大油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通稱為大平調。 大平調在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有著很大影響,逐漸形成三個支派,即東路平調、西路平調和河東平調。

  大平調的歷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間。據弘治十一年(大平調498年)《滑臺重修明福寺碑記》中記載:"除修葺佛塔外,敬獻大梆紅、大弦戲各一出"。現發現最早的演出合同,是清順治十六年(1659)菏澤大平調戲班“大興班”在河南滑縣的演出的契約。但據說已於文化大革命中毀壞。

  大平調俗稱“大棒戲”,其形成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表演粗獷豪放、直取率真,各個行當自有程序,音樂唱腔獨樹一幟,鑼鼓、曲牌、板式名目繁多,素有“鑼鼓曲牌四百支、自家伴奏自家吟、唱腔板式八十種、百轉回腸古到今”之說。隨著近年來的保護,浚縣大平調這一劇種目前已整理出傳統劇目400多部。

  大平調傳統劇目

  大平調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劇目,具統計約有600餘出,現保留下來的只有200餘出,經常演出的傳統劇目有180餘個,其內容大多取材於《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演義》、《楊家將》、《說岳全傳》、《包公案》、《大紅袍》等歷史古典小說,角色多以生(紅臉)、淨(黑臉)的“袍帶戲”為主,民間生活故事戲較少。

  以生角為主的戲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陽河》、《晉陽關》、《反徐州》、《收姜維》、《百花亭》等。以淨為主角的戲有《戰洛陽》、《秦香蓮》、《鍘趙王》、《趙公明下山》、《金鞭記》、《張飛滾鼓》等 大平調的唱腔與山東梆子大體相同,但是,它的唱腔發聲一般都用真嗓,唯慢板、拐頭釘等板式的起板時,尾聲使用極高的假嗓(也叫嘔腔)。表演粗獷、豪放、剛勁、有力,精中見細,剛中有柔,是深受群眾喜愛的地方劇種。國家一級演員郭盛高的表演瀟灑大方、生動逼真,他在《百花亭》、《收姜維》、《反徐州》等劇目中塑造的藝術形象,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菏澤地區家喻戶曉的著名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