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關於中秋節的來歷,普遍認為最早是從《周禮·春官》的“中秋夜迎寒”來的,其實當時的“中秋”,與我們如今的“中秋節”並不是同一概念,八月十五中秋節,即便到了節假日最多的唐代,這個日子也算不上法定節日。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我們如今的中秋節,具有闔家團圓的文化內涵,不僅僅是過去傳統的賞月和拜月這麼簡單。如今的中秋節,已經成為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可惜已經在逐漸失去其豐富的文化內涵!

關於“中秋節”的提法,最早出現於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梁錄》中:“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宋代給“中秋節”賦予了“團圓”的內涵,後來人們普遍把中秋節也視為“團圓節”,因此,我們今天所傳承的中秋節的源頭應該是北宋,而不是有些人認為的唐代。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中秋節全家團圓,一起賞明月,吃月餅,本是非常開心和高興的事情。我們常說八月十五月最圓,正是因為中秋節的月圓,就更加令人產生憂愁和傷感。

因為全家團圓雖然開心快樂,但是對有些家庭來說,短暫的團圓之後,可能又將迎來長久的分別,以致蘇軾發出了“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的感慨。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人生是美好的,但在生活中分別是現實的,團圓只是願望。團圓之夜每每想起分別,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柳永的《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淒涼和傷感。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周易55卦雷火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反映了物極必反的道理。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窪則盈,敝則新。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蘇軾也曾感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時節,雖然自然界瓜果飄香,一片豐收的氣象,但是同時也伴隨著草木凋零,萬物蕭瑟。此情此景難免令人觸境生情,環境秋悲, 應人心悲。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古代的文人墨客,描寫和抒發中秋節的詩詞數不勝數,您可能聽說過“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的幽怨,也可能見過”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的景色。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裡,文人墨客思念家鄉之情油然而生,有的寫成詩,有的寫成詞,有的寫成文章。“天涯共此時”、“無處話淒涼”構成了中國文人中秋節的悲歡離合。

我們常說月是故鄉明,四處漂泊的遊子,月圓之夜也是想家之夜,蘇軾寫道“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中秋月圓, 月為陰、圓為極, 中秋為陰極之節日。中秋闔家團圓,聚食月餅,也正是應和了陰中見陽,可謂陰極之“患”。賞明月,食月餅,正是為中秋陰"疾"之良藥。

文學作品中的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快樂,中秋節的團圓歡慶,每逢佳節,社會整體的狂歡熱鬧和個別家庭的生離死別容易出現錯位,從而成就了古代小說的“樂中悲”敘事模式。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四大名著,都經常利用“四時”觀念,來完成故事之間的過渡性轉換,為故事增添了很多波折,讓讀者在體驗中秋的歡樂之際,又增添了一絲遺憾。《紅樓夢》的“四時”佈局則已達到了哲理化高度。第一章以中秋節開始,最後一章以中秋節結束!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從周易的陰陽變化來看,陽極則陰,陰極則陽,否極泰來。因此,在四大名著等文學作品中,常利用中秋來烘托團圓,祥和氣氛的同時,月圓或月滿之時,也往往蘊含著危機或悲劇發生。

元宵節作為一元復始,往往在文學作品裡多反映出快樂的事情,雖然也有悲劇的發生,不過比較少。同樣從兵家的圍師必闕可以看出,追求完美只是理想的狀態,可能有時完美預示著消亡,也許人生也是如此,留些遺憾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繼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創造出一套“天人感應”的迷信學說。所以應當春夏行賞,秋冬行刑。如果違背天意,就會招致災異,受到上天的懲罰。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從此,“秋冬行刑”遂被載入律令而制度化。這就是古代為什麼犯人一般都是秋後問斬,或者我們所說的秋後算賬。同樣的道理,文學作品“樂中悲”的模式,更多的出現在中秋節而不是元宵節。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襲相思話團圓

在中秋節來臨之際,寫這些不是給大家掃興,主要一是想普及一下中秋團圓的知識,二是想祝福大家中秋節快樂的同時,千萬要注意安全和健康,物極必反,月滿則虧,樂極生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