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箏彈奏發力問題,你怎麼看?

昨天,有位箏友問我,什麼是科學的發力點?

關於古箏彈奏發力問題,你怎麼看?

太極拳拳經中有句話叫“不用力而有力,不注血而有力”。記得著名古箏演奏家袁莎老師曾說過,“彈琴恰似氣功與太極。排除雜念,意守丹田,如氣功“入靜”階段。而後運氣於指腕臂腰,以調節全身之力於指端,“下指點弦深淺曲直,皆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妙指生輝。彈琴之凝神貫息,氣血通融,剛柔相濟,虛實相間,著力之輕重,運指之緩急,無異於太極之一招一式…”小編覺得說得非常有道理,因此,科學的發力點就是自己身體重進行極度合理的運用,達到最佳的發力狀態。

傳說有一日,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在練字的時候,父親突然從背後快速的搶他手中的毛筆,居然沒能將筆從他手中抽出,王羲之滿意地對兒子說,你已經練成了。可見,王獻之在寫字的時候,絕不是用手指或手腕這樣的小關節在發力,而是將整個身體的重量集中起來,傾注在筆端。作為書聖的王羲之,對兒子的檢驗也絕不是停留在字體的美觀這樣膚淺的層面,而是檢驗兒子在寫字時的發力方法。

關於古箏彈奏發力問題,你怎麼看?

中國的書法可以做到“力透紙背”;中國的古琴藝術可以做到“彈欲斷絃、按欲入木”;中國的國術大師們往往還能夠在耄耋之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大鋼琴家魯賓斯坦身材矮小,可是演奏鋼琴時卻有著非常強大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一次,一位學生問他其中的原因,魯賓斯坦把一個手指放在學生身上,學生立刻感到了強大的力量,魯賓斯坦說,“我可不是用我的手指啊,我是在用我的整個身體在彈琴。”

當然,這是指功力已經到達一定境界了。那麼初學古箏,應該如何正確的發力,避免手指受傷呢?

在初學古箏過程中,手指易犯的錯誤

(1)手指大關節(接近手腕的部分)用力過大,相反指尖第一關節不 主動或軟弱無力,從而造成手指大關節疼痛.音偏低或者沙啞.

(2)彈奏八度音的時候,喜歡用整個手腕或者手臂去往上“拽”琴絃。造成雙音不整齊,聲音不集中。

(3)完成一個動作之後,手指仍然處於緊張狀態,進而惡性循環,彈完樂曲後手臂痠軟

  • 那麼如何避免這些問題呢?

(1)在彈弦的 時候,指尖關節要積極主動地勾撥琴絃,發力要準且快,正面觸弦,就像玻璃球正面對碰瞬間爆發的手指感覺。彈弦完成後.義甲得馬上放鬆,回到正常手形.併為下一次彈弦提前做好準備。

(2)練琴前,做一會熱手指運動,就像運動員運動前做熱身運動一樣,防止韌帶拉傷。具體看下面

張開、握緊就是這麼簡單

首先手心張開,張到最大尺度,感覺你的手指不能彎曲為止。用力堅持3-5分鐘。

接著握緊拳頭,張開,握緊,張開握緊,反覆數次,(速度越快越好)一直做到感覺手指發酸。

然後拿出自己的樂器,練習曲子,彈奏在半個到一個小時之間。

這時候不要著急休息,去接盆熱水,將手放在熱水裡面泡3-5分鐘,這樣可以很有效的促進手指間的血液循環。消除一些手指疲勞感。

勤加練習,堅持一個月的話能非常的有效提升手指的速度與力量從而提升自身音樂水平。

關於古箏彈奏發力問題,你怎麼看?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練琴久了,手指痛很正常,練一個小時後,放鬆,休息10分鐘,這樣可以減輕手指受傷!

私聊小編免費領取學習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