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升太平集團新掌舵者,王思東能否扛起公司轉型重擔?

經歷了王濱主掌時“三年跨越式發展”、“三年精品戰略”高光時刻和羅熹掌舵時“保險+投資+產業經營”戰略下業績的可圈可點,如今的太平保險集團不乏高層流失、轉型增速疲軟等問題,此時具有豐富保險從業經歷和業內口碑頗佳的王思東上任,未來能否帶領太平再上巔峰或未可知。

晉升太平集團新掌舵者,王思東能否扛起公司轉型重擔?

10月12日,據相關媒體從中國太平相關人士處獲悉,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總經理王思東將擔任集團黨委書記,並出任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王思東具有豐富保險從業經驗,先後任職中國人壽集團副總經理、副總裁和太平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職位。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王濱辭任太平董事長轉戰國壽開始,太平集團和子公司不乏高層人才流失,財壽險業務也開始顯得後力不足,今年疫情之下增速更顯疲軟,作為新掌舵者,王思東面對的不可謂一塊難啃骨頭!

20年保險從業經歷,王思東晉升為太平董事長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前幾任外部“空降”而來的董事長,現年59歲的王思東於2018年初出任中國太平總經理,此次系內部晉升,不過伴隨著王思東的升遷,太平集團總經理一職又將處空缺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王思東為山東濟南人,畢業於山東大學,高級經濟師,加入保險業前,曾先後任職於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現商務部)、新華社香港分社(現香港中聯辦)、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等。

2000年,王思東開始踏入保險圈、加入中國人壽,並於2004年6月任國壽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委員;2006年3月起任集團副總裁,兼任國壽股份、國壽養老和國壽電商的董事、以及國壽投控董事長。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人壽股份公司上市過程中,王思東發揮了其在香港多年熟悉當地市場和人脈優勢,頗得當時中國人壽高層賞識。據多位熟悉王思東的保險業人士表示,王思東在中國人壽和保險業口碑頗佳,為人誠懇而低調,行事風格幹練,“頗具山東人的豪氣”。亦有多位人士表示,王思東專業能力很強,思維非常敏捷。

在金融科技的風潮之下,王思東亦曾是中國人壽“新一代核心業務處理系統”的總牽頭人。且在其領導下,國壽投控作為國壽集團進行產業佈局的重要投資平臺,資管規模快速增長。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2月15日,國壽投資公司另類投資簽約規模突破3000億元,劃款規模突破2000億元,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2018年1月,王思東調任至中國太平擔任副董事長、總經理,彼時的董事長為王濱;同年9月,羅熹接替王濱出任集團董事長。據太平管理層人士曾表示,前後兩任董事長雖然風格有所不同但都以強勢著稱,王思東主要以踏實務實地做好份內工作為主,內部風評比較好。

新掌舵人或面太平人事頻變、轉型增長後勁不足等問題

資料顯示,太平是我國唯一一家總部駐港的中央金融企業,是中國保險業歷史最為悠久的民族品牌之一,1929年創立於上海,業務範圍涵蓋壽險、財險、養老保險、再保險、再保險經紀及保險代理、互聯網保險、資產管理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至2018年王濱主掌太平的六年間,太平先是實現了看似不可能的“三年再造”跨越式發展,2014年總保費收入、總資產、淨利潤相比三年前均實現翻番,奠定了太平人壽“千億俱樂部”的地位;後在其“精品戰略”施行下下開始夯實價值,推動太平業務規模與價值跨越式發展。

不過近年來,太平集團高層開始不斷流失。2018年9月,王濱轉戰國壽;2019年11月,原太平財險總裁於澤調任人保集團副總裁;今年9月初,原太平首席戰略顧問、太平人壽副董事長張可近期因個人原因離開太平人壽並加盟雲鋒基金;隨後9月8日,原太平黨委書記、董事長羅熹履新中國人保董事長。

雖然原董事長羅熹在太平任職的這兩年,公司“精品戰略”未曾出現,但其也給出了新的治司方略,涉及“新時代發展戰略”“國際化”“服務國家戰略”“共享太平”“信息化”“提升投資收益”“保險+投資+產業經營”“對標先進同業”等八大關鍵詞。

而業績表現上,雖然2019年中國太平取得了公司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業績,總保費接近2000億元,總資產接近8000億元,淨利潤創新高,但從具體的業績指標來看,近兩年太平的表現與此前的王濱時期相比稍顯黯淡,子公司太平壽險、太平財險發展都顯得力不從心。

具體來看,集團核心板塊太平人壽的新業務價值表現不佳。與上市同業相比,太平人壽既未表現出新單尚具增長潛力(如新華保險重拾銀保後迎來新單跨越式增長)、又未有明確的價值率增長。據太平人壽各年年報數據,其最核心的指標之一新業務價值在2018、2019年都有下降。2018年為132.37億港元,下降2.9%(以人民幣計量增長1.7%);2019年為105.11億港元,同比降20.6%(人民幣口徑同比下降18.8%)。

投資方面,太平人壽也是頻頻失利。除了近期10月6日,太平人壽終止認購中聯重科的公告讓其今年最有可能浮盈的一次舉牌告吹外,今年以來舉牌的另外兩家上市公司大悅城、農業銀行背後均是浮虧,其中投資大悅城賬面損失高達約5.7億元。

而太平財險方面,近年來,太平財險在推進深化轉型,在強化車險主業的同時,發力非車險業務,但2019年車險陷入增收不增利,非車險承保虧損加劇的窘境。

數據顯示,2019年,太平財險車險業務保費為197.37億元,同比增長6.44%,佔總保費收入比重為72.72%,較2018年下滑3.3個百分點;承保利潤為3.32億元,同比縮減15.34%。同年,非車險保費收入為74.04億元,同比增長26.61%,業務佔比提升至27.28%。五大險種中,車險之外,另四大險種承保均虧損,且由2018年的2.46億元虧損擴大至2019年的3.07億元。

2020年上半年,疫情之下,太平財險轉型似再陷困局。上半年太平財險保費收入為139.39億元,同比增長2.04%,遠低於同期財險行業的7.6%的增速,更低於去年同期該公司9.5%的增速。

此外,9月份車險綜合改革已經落地,按照市場預測,行業整體車險保費收入會面臨較大的下滑壓力,行業性的承保虧損也將成為大概率事件。而太平財險2019年保費增速剛從2018年的7.74%的增速重新回到兩位數增長,從上半年保費來看,今年全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或也有不小難度。

此次新任掌舵人王思東,面對太平人壽、太平財險的轉型難題,又會有怎樣新戰略,令人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