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對哲學感興趣請問從哪開始?

高麗允


哲學主要分為中西方兩大分支,國人的哲學講究天人合一,由內而外,初學會覺得務虛,成了體系後,會感受到其中極強的思維體系和精神。西方哲學比較務實,內容會比較細碎,但細微之處讓人醍醐灌頂。都很精彩!中國哲學,可以通過百家爭鳴瞭解其精彩,西方哲學可以從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開始,沿著師徒關係逐步展開。

哲學的學習如果說要體系的話,我建議就是沿著歷史線溯源,以上。


大塊朵頤


對哲學感興趣,應該是對世界和世界本質很好奇。非常棒的好奇心和興趣點!

我不是哲學領域的專業人士,但每年也會讀一兩本哲學類的書,算是一個對哲學有興趣的普通人吧。回想了一下自己和身邊朋友的讀書歷程,就和年輕朋友分享一下讀書、尤其是讀哲學書的經驗吧。

初中生大約11-15歲,年齡跨度其實挺大的。這個年紀的人,年齡相差一兩歲,認知能力差距就很驚人。不太清楚你的具體年紀,那就分年齡一一分說吧。

11-13歲時

如果你11-13歲還是聽從大家的建議,暫時不要接觸哲學。因為年齡小意味著對世界的認識深度、廣度會更受限。雖然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可能是“井底之蛙”,而從宇宙的角度來說,每個個體更不過是“螻蟻”或“塵埃”。

但哲學正是基於對世界廣度或深度的思考。比如“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和“白馬非馬”的思辨。 如果年齡太小,認知、思辨能力不足,不僅不能理解這些問題的論證過程,也認識不到這樣論證或思考的意義何在。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思而不學則殆”。

實際上,14歲以下的年輕人根本不是哲學類書籍的目標讀者。



那麼,怎麼拓寬、加深對世界的認識呢?前人也已經說明白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和旅行的確是“見多識廣”的唯二路徑。

對十幾歲的年輕人來說,第一是要立足課業,在每日學校的學習中培養、鍛鍊自己的思辨能力。正是在一次次數理化學習、解題中,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得以培養;一次次閱讀、背誦中,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不斷拓寬。

第二是要加大通識、文學、歷史書籍的閱讀量。有人把閱讀稱為“在房間裡旅行”,非常有道理。通過閱讀多瞭解這個世界和人的方方面面,這不僅是以後閱讀、理解哲學的基礎,也是認識、理解社會和世界的開始。讀庫出的“讀小庫”系列書籍(12歲以上)可以參考。



14歲以上

如果你14歲以上,繼續好好生活、學習,加大通識、文史閱讀之外,可以試試讀一下哲學入門書。西方哲學,從《蘇菲的世界》和《織夢人》開始是個不錯的選擇。兩者都是小說體,前者介紹了西方哲學史,後者則側重於對一個個具體問題的思考。中國哲學,可以從蔡志忠的國學系列漫畫開始。比如《莊子說》、《老子說》等等。



結語

開卷有益,但更重要的是好好生活。出遊、運動、甚至打遊戲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千萬不要終日閱讀而放棄好好生活。因為讀書再好,書裡的經驗也是二手的,沒有經過自己的實踐。網上流傳的一句話說,“你知道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就是這個原因。如果我們知道的道理都離自己的生活很遠、沒有實踐的機會,那終究沒有什麼意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就是這件事。

另一方面,如果脫離生活,只沉浸於讀書、沉思,會在人群中更加沉默,形成自我封閉。對任何人來說,自我封閉是完全不利於身心成長的狀態。即是是極度內向之人,也需要有一兩個與世界交流的渠道。所以,古人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用心生活、關注時事,真誠與同學、朋友交往,與老師、長輩相處,生活能教給我們的“哲學”不比書上少。



寫了這麼多,忽然驚醒,發現自己又犯了“好為人師”的毛病。希望這番“囉嗦”能對年輕的你有一點幫助。


青山遠


抱歉,回答得晚了些,一直想回答來著,就是有些個忙,時間不允許,現在得空,給您講講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吧。初中生的話,對哲學感興趣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個人不建議初中生去接觸哲學。

哲學體系很大,有西哲和中哲,這只是籠統地區分為兩類。而中哲裡面,也有很多細分,比如先秦哲學,再比如道家哲學、宋明理學等等。而且,無論是中哲還是西哲,思辨性都很強,尤其是中哲,中哲裡面的一些學問,簡單一句話,可能背後每轉一道彎,就有一種解讀,而這些“彎”不止一道,至於可以看透到哪裡,就看個人的研究和沉澱了。

而西哲,我們不得不承認,因為現代文明的發展,全世界都可以進行很好的交流,但是地域與民族特色,讓人們更具天賦去理解本土文化,也就是說。且拋開西哲的思辨性,就我們生長環境的一些文化特色而言,我們理解西哲會比西方本土的人要難一些。

所以,初中生若是一定要接觸哲學,也不要選擇西哲,選擇中哲會比較好些,相對容易理解一些。

同時,哲學容易“走火入魔”,思維如果不是太成熟的話,容易望文生義,望文生義也沒什麼,就怕走入偏執的死衚衕而出不來,這是很不好的。欣賞中國哲學,如果沒有一雙客觀的眼睛,便會浪費了自己的熱情。

而初中生因為人生閱歷和學識有限,心智上不是很適合去接觸中哲,而且中哲有許多內容在講心性修養。這種心性修養,孩子若過早接觸,一來容易出現理解偏頗,即便理解了,不僅不透徹,還容易沒了積極向上的朝氣。

哲學是個好東西,是巨大的財富與智慧,但是若沒有一個客觀、理性的思維去盲目研究,“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並不是危言聳聽。

所以,顏小二還是建議初中孩子以學業為重,要是實在喜歡哲學,可以找來《論語》、《孟子》讀讀,等到大學的時候,再細細品讀類似《中國哲學史》這些書也不遲。


我是顏小二,帶您用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