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自得其樂,才能做個真正快樂的人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過上快樂的生活。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走錯了方向。

我們以為,考高分,有好工作,拿高薪,有稱心的伴侶,再生個可愛的孩子,這就開啟了“真正快樂”的生活之旅。

不錯,它們是快樂生活的可能,但並不是絕對保證,否則,就不會有學霸自殺,精英跳樓的慘劇發生。

你要自得其樂,才能做個真正快樂的人

更不會有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裡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據說他的原型是畫家高更。他毅然放棄了上述種種優越的環境,去找尋自己所真正向往的生活,最後活出了自我,安然離世。

在很多人看來,那是遙不可及的月亮,不如地上的六便士來的實惠。

可世上就有這樣的人,他們將被奉為圭臬的物質享受棄如敝履。

王爾德說: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

這些人,都是懂得自得其樂的人。

你要自得其樂,才能做個真正快樂的人


01 從生活中自得其樂:人活著,就得有點興致

從生活中自得其樂的訣竅,我們得向汪曾祺老人學習。他說過,人活著, 就得有點興致。

生活中充滿了瑣碎的事情,做飯、打掃、洗衣、縫補等等。

如果你把它們看成是負擔,那每天都是折磨,如果你把它們看成是“好玩”的事情,並且願意花花心思,動動腦筋,變枯燥為有趣,你的生活就會其樂無窮。

比如做飯。你是每天按部就班的老三樣,吃到自己和家人看著就煩,還是願意上網搜搜新鮮的做法,將同樣的原材料做出不同的花樣,令人欣喜不已?

疫情期間,大家足不出戶,很多人就沉下心來,鑽研廚藝。

據說,因為使用的人太多,一些教烹飪的APP都崩了。朋友圈中也可以看到,大家爭相展示自己的烹飪成果,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這也算是給枯燥的閉關生活增加了亮點,讓做飯變得好玩起來。

你要自得其樂,才能做個真正快樂的人


好玩,是一種生活的體驗,是一種發現和欣喜,它源於對生活無比的愛。

汪曾祺老人,經歷了人世的跌跌蕩蕩,卻仍童心未泯,貪吃、貪唱、貪玩,貪學,對生活永遠樂此不疲。

無論何種境遇,他都永不消沉,像當代的蘇東坡,無心機,少俗慮,真正地將自己從俗世中解放出來,得大自由。

汪老告訴我們,生活是很好玩的。

試問,他不快樂,誰快樂?

你要自得其樂,才能做個真正快樂的人


02 從工作中自得其樂:發現心流

有些人會說,怎麼可能從工作中自得其樂?

對很多人而言,工作,就是枯燥,乏味,單調,無聊的代名詞。

有意思的是,疫情期間,很多人發出“讓我去工作吧!”的哀嚎。

我們開始懷念起工作的好。

工作的“好”在哪裡?

當然,毋庸置疑,它會給你一份收入。然而,這卻不是根本所在。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他的《發現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優體驗》中告訴我們:

“有一項發現一再得到學術界的確認--收入上升到一定程度後,再增長對快樂就沒什麼影響了,億萬富翁也只比普通百姓快樂一點兒”。

那麼,除了錢,工作還能給我們什麼?

它能讓我們體驗到“心流”。

這才是快樂之源!

你要自得其樂,才能做個真正快樂的人


心流體驗中,人會全身心投入某種活動,慾望、意圖與思緒協調一致,充滿了和諧順暢的精氣神。

在這種巔峰狀態下,人會忘記自己,忘記時間,忘記空間,真正進入自由之境。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內心找不到精神渠道的時候,就會感到無聊至極。

同樣,《發現心流》作者指出:

“光是因為生活過得好而感到快樂是不夠的,重要的是,人們還要能在從事有利自身技能鍛鍊、有利個人成長及發揮潛能的工作時感到快樂。”

你要自得其樂,才能做個真正快樂的人


03 自得其樂是了不起的智慧

尼采說過,“世界上的煩惱之事很深刻,而快樂卻要比煩惱還要深刻。煩惱總是來得匆忙,走得匆忙,而快樂則要求永恆,希望永遠的存在”

是的。

在吐槽、抱怨,謾罵鋪天蓋地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告訴自己,這絕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們要去沐浴陽光,感受星光,聽聽鳥鳴,聞聞花香,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再來一杯香醇的咖啡。

這才是生活,需要智慧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