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鮑之交”,“管仲相齊”,背後隱藏著知賢薦賢讓賢的美談

今天全國高考第一天,全國一卷的高考作文要求是,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近年來,高考作文多從古文中選一段,然後通過閱讀,要求寫文論事,立意深遠,這對很多考試來說,難度不小。如果平時缺乏大量閱讀,而且視野有所侷限,很難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如果對文言文掌握不夠,更是難上加難。


“管鮑之交”,“管仲相齊”,背後隱藏著知賢薦賢讓賢的美談

管仲相齊

那麼這個故事到底講了哪些事情。如果從這三人中挑選一人,該怎樣寫?

話說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襄公被殺。襄公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公子糾,當時在魯國(都城在今山東曲阜);一個叫公子小白,當時在莒國(都城在今山東莒縣)。兩個人身邊都有個師傅,公子糾的師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師傅叫鮑叔牙。兩個公子聽到齊襄公被殺的消息,都急著要回齊國爭奪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齊國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馬攔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對準小白射去。只見小白大叫一聲,倒在車裡。

管仲以為小白已經死了,就不慌不忙護送公子糾回到齊國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詐死,等到公子糾和管仲進入齊國國境,小白和鮑叔牙早已抄小道搶先回到了國都臨淄,小白當上了齊國國君,即齊桓公。


“管鮑之交”,“管仲相齊”,背後隱藏著知賢薦賢讓賢的美談

管仲


矛盾衝突來了。首先從齊桓公的角度講起。齊桓公即位以後,即發令要殺公子糾,並把管仲送回齊國辦罪。管仲被關在囚車裡送到齊國。鮑叔牙立即向齊桓公推薦管仲。

齊桓公氣憤地說:“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還能用他嗎?”

鮑叔牙說:“那回他是公子糾的師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對公子糾的忠心。論本領,他比我強得多。主公如果要幹一番大事業,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

齊桓公也是個豁達大度的人,聽了鮑叔牙的話,不但不辦管仲的罪,還立刻任命他為相,讓他管理國政。

管仲幫著齊桓公整頓內政,開發富源,大開鐵礦,多制農具,後來齊國就越來越富強了。

無論是君王還是企業領導,心胸就要豁達,才能成就偉業。用人的時候,不是看誰跟你有過節,誰跟你關係最好,而是看誰最有能力,誰才是你最需要的人才。古有齊桓公用管仲,李世民用魏徵(魏徵原來是太子李建成的謀臣),這些優秀的領導者大膽起用“仇人”,結果“仇人”幫他們締造了盛世江山。

人與人相處,都難免有衝撞、過節、恩怨,最重要的是忘記過去,不計前嫌。如果老闆與下屬鬧了點彆扭,就尋機報仇,給他小鞋穿,要好好收拾他。其實,你不是在給你下屬難堪,而是在自己給自己製造麻煩。你打擊了你的下屬,最終受傷害的還不是公司?

如果一個企業領導,能做到像齊桓公這般不計個人恩怨,是企業發展的又一個契機。


“管鮑之交”,“管仲相齊”,背後隱藏著知賢薦賢讓賢的美談

從鮑叔牙的角度來說,又是另外一個角度。

有個成語叫“管鮑之交”,出自《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意思是指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後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其近義詞就是生死之交。 這裡面還有幾個小故事,說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

起初,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

管仲曾經帶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願再跟他去打仗。鮑叔牙卻說:“管仲家裡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真是怕死。”鮑叔牙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管仲聽到這些話,非常感動,嘆口氣說;“生我的是父母,瞭解我的是鮑叔牙啊!”管仲和鮑叔牙就這樣結成了生死之交。儘管管仲為齊桓公稱霸立下汗馬功勞,但後人稱讚鮑叔牙的伯樂之舉多於稱讚管仲的治理之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