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地推方法論之社區推廣

培訓機構地推方法論之社區推廣

培訓機構從選址上一般分三大類,社區底商店、商超shoppingmall店、學校周邊店。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機構,早期不得不去做的一種推廣方式就是社區活動,尤其是社區底商類型的機構,不可避免的每天都與社區打交道。

很多機構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做社區活動,一場社區活動只收集一張名單,回校區之後工作人員被罵的要死,但是就這一張名單,第二個星期就成功轉化報名了。隨著時間的推進,現在再也沒有這種運氣,一個社區一張名單,一個報名了。正常來講,一場中型社區活動20-30張名單,轉化2-3個報名比較合理。於是很多機構對社區活動的態度都顯得有些拘謹跟嚴肅。為什麼呢?一場活動下來,除去人力物力,光場地費至少也要500塊錢,基本上沒什麼產出。而且主要的人力放在社區上,其他的渠道也就沒怎麼去開展。當聽到這個回答的時候,我覺得我們市場人要去反思了,如果我們是老闆,我們會繼續堅持這種沒有產出的市場行為嗎?市場講究一個投入產出比,投入有了,產出在哪裡?

其實,回到社區活動這個問題,我覺得老闆沒必要憂心,市場要做,社區也更要做,不管是從業績的角度,還是從品牌曝光的宣傳,都必須要做。要調整的方向是如何去做,怎麼把產出做到最大化。我想有時候我們進入一個誤區,不是社區不好做了,而是客戶的眼界、消費習慣、生活習慣改變了,而我們還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從客戶的角度,我們試想下,一早出門,看到一家機構在做活動,挺有興趣,留了名單。第二天,在社區帶孩子散步,又遇到一家機構活動,又留名單,一個月,一年,三年,五年....這是什麼樣的體驗?我想,再有好奇心的人,都會感到疲倦了吧。有時候,不是社區活動不好做,有可能是我們沒有學會變通。

找問題,大家都會去做。那如何去分析、解決問題呢?

我們先看看,一般社區活動我們是怎麼做的?

機構早上10點上班(有些機構或許早些,週末9點上班),下午6-7點下班。機構打完卡,開始準備物資,收拾收拾,到社區已經10:30。這個點家長在幹嘛?孩子在幹嘛?十點半,加班的家長,已經坐在辦公室;休息的家長已經帶著孩子出去享受親子時光;再懶一些的家長,估計還在睡美容覺吧;那這個點兒,孩子在幹嘛呢?補習的補習去了,上興趣班的去興趣班了,偶爾有幾個漏網之魚,要麼衝著禮物,要麼不需要(成熟的社區有意向的客戶早就被挖掘過一遍了)。那這個時候拿名單,運氣好的,可能會有產出,運氣不好的,基本上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社區活動的境況了。

那如何做好社區活動?

1. 社區調研:去做一場社區活動前,做一下市場調研。調研什麼呢?社區的房價,租住戶佔比,停車場車位、車型,出入口位置,人流量集中時間段,遊樂區域,社區是否有幼兒園(如有幼兒園,周內放學時間段做活動是非常好的選擇),社區裡的孩子是否有報興趣班等。通過了解社區的這些基本信息,再確定在什麼時間段,以什麼樣的方式去開展社區活動。

2. 時間的選擇:上文也提到了,如果社區內或者社區附近是有幼兒園的,在周內放學時間段做活動,效果會比較明顯。周內建議把活動時間放在週五,這樣方便週末直接邀約。正常的話社區活動趕早晚兩個時間段,早上8-10點前後,晚上4-8點。

3. 季節性選擇:春季開學前後三個月,秋季開學前後三個月是可以重點去開拓社區資源,這個時候家長都在選擇給孩子報什麼樣的興趣班。因此社區活動需要高頻,有組織有策劃的去做,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配合社區廣告一起去開展;其他月份因為氣候以及需求度的問題,可以放緩社區活動的頻率,一個月一次,或者兩個月三次。

4. 活動形式的選擇:社區活動結合節假日,協同社區管理處的需求,一起做宣傳,開展活動。成本上基本上可以免去場地租金,宣傳上業主的增值服務,家長是比較願意參與的;轉化上,這種活動可以有銷售配合著一起,前期跟家長鋪墊關係,後期邀約會方便些;另一種情況是,社區活動匹配不上社區需求,社區只收場地費。這時候可以聯合3-4家不衝突的機構(建議有樂高、科學、美術等機構吸引人氣),選擇大的社區,圍繞一個主題,做闖關類活動,或者舞臺類活動。

培訓機構地推方法論之社區推廣

社區活動案例(夏季)

某機構談了一場社區活動,機構牽頭,社區管理主辦,機構和社區內的游泳館聯合舉辦,做了“第一屆”社區游泳比賽。游泳比賽,機構出方案,贊助橫幅、禮品等物資;游泳池出教練、場地還有比賽學員;管理處負責宣傳,以及現場協助秩序、頒獎。整場活動做下來,效果非常明顯,游泳池活躍了氣氛,家長的滿意度非常高;管理處完成了任務要求,家長滿意度高,管理處的服務好,後期的活動就比較好開展。機構既做社區活動,同時管理處還幫我們在業主群裡幫助我們宣傳了機構品牌,軟性廣告推廣了品牌的曝光度,跟管理處的關係也有進一步的提升,機構業績也成直線上升,很多都是通過那場活動知道了機構品牌,一舉多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