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增收忙

人民政協網4月26日電  4月21日,湖北省房縣青峰鎮清河村“扶貧產業基地”40個食用菌大棚格外引人注目,17名村民忙著採新鮮香菇。村民張萬儒感慨地說:受全球疫情影響,他務工的廠子訂單減少,員工減員,所以乾脆就在家門口縣政協幫建的“扶貧產業基地”上班,不僅每天收入150元,又能照顧家人。

清河村是全省重點貧困村,政協“幫扶產業基地”是半年前縣政協駐村工作隊籌資幫建,依託清河村種養殖合作社三方入股投資建成三大扶貧產業基地,為了保證137戶扶貧戶有穩定收入,去年流轉20餘畝土地建成40個大棚,每天可吸納20人就業。產品由縣政協負責聯繫企業訂單收購,保證貧困戶入股在“扶分產業基地”只盈不虧。

清河村地處山區,大部分土地種植品種單一、效益低,通過“扶貧產業基地”土地流轉、金融帶貧、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等形式示範帶動,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扶貧產業基地”優先用貧困戶勞動力和不能外出務工青年勞力。縣政協駐清河村第一書記吳桂軍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很多村民無法返工。3月初開始,村裡組織大家到食用菌大棚務工,現在每天有40多人在基地忙碌。

“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還能和家人在一起。”60歲的貧困村民劉志明兩口子都在“扶貧產業基地”務工,他負責烘乾新鮮香菇,老伴在種植銀杏的地裡鋤草,還能照顧3歲的孫子。

“為了幫扶村如期脫貧,縣政協聯繫企業提供食用菌種植技術支撐和培訓指導、菌種供應、產品回收等全程服務,每產生1袋食用菌,落實縣鄉產業補貼2元,實現成本減半……”清河村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周壘說,如今食用菌產業發展起來,村裡的富餘力和返鄉村民都參與進來,達到家家有產業,人人有事做。

據瞭解,在脫貧攻堅戰中,房縣政協在2個協扶村建8個產業扶貧基地,解決450個勞力就業,聯繫47個政協委員企業對口產品銷售,如期實現750戶貧困戶1473人脫貧,還為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30萬元,政協“幫扶產業基地”成為村民脫貧增收主導“黃金產業”。(代新成  吳桂軍  鄧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