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南北朝時期做了最先進的《大明曆》的製成?

本文系作者小興音樂課堂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祖沖之(429-500)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科學家。公元五世紀二十年代,我國曆史上出現了南北朝對峙這種分裂的局面一直延續了一百七十年。南朝由於宋武帝劉裕壓制了跋扈的族,獎勵開荒,扶植農耕,社會日益安定,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進步,從而推動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湧現出一些頗有成績的科技人才。祖沖之就是那時出現的在科技史上閃爍著異彩的巨星。早在青年時期,祖沖之就有博學多才的聲名。《南史》稱他“稽古,有機思”。在科學研究方面,祖沖之不但興趣廣泛,而且能勤懇深思。宋孝武帝時,曾派他到華林學省——學術研究機關,研究科學技術。但為時不久,又調他做南徐州(今江蘇鎮江)刺史從事,脫離科研部門,幫助刺史辦些事務性的工作。不久,他又轉到婁縣(今江蘇崑山)做縣令。年輕的祖沖之,雖然展轉播遷,生活很不安定,但他卻能以驚人的毅力,潛心“專攻數術(數學)”。

是誰,在南北朝時期做了最先進的《大明曆》的製成?

祖沖之雕像

他在研究中不僅能“搜煉古今”,吸取古人的精華,而且“不虛推古人”,能夠獨立思考,大膽創新。因此,他在計算圓周率,製作新曆法等方面,都獲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劉宋末年,祖沖之從婁縣回到建康(今南京),任“謁者僕射”。這是掌管朝廷宴會、負責受封典禮的官員。這個工作雖然和他的科研興趣格格不入,但他卻能在公餘把精力用在機械製造方面。他重造了指南車,發明了千里船、水碓磨。公元479年,南朝的齊滅掉劉宋。不久,齊又發生內亂,從公元494年起,六、七年間,江南一帶頻遭塗炭。這期間祖沖之曾任齊的長水校尉,做了守衛京城的禁衛軍將官。雖然他已到晚年,但憂國憂民,壯心未已。他曾寫了一篇《安邊論》建議齊明帝“開屯田,廣農殖”。可惜這建議還未來得及實行,他竟於公元500年病逝,終年七十二歲。

是誰,在南北朝時期做了最先進的《大明曆》的製成?

祖沖之畫像

一人學文天吉最先進的《大明曆》的製成祖沖之對天文、曆法的研究是十分仔細深入的。正象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考察每件事物都“親量圭尺,躬察儀漏,自盡毫釐,心窮籌策”。經過他孜孜不倦的鑽研,大膽的實踐,終於公元462年,製成當時最科學、最先進的《大明曆》。《大明曆》較前人曆法先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閏法精密。古人為了解決陰曆比陽曆每年短少十一天的問題,曾使用了“閏月”法。古代曆法家在陰曆十九個年301頭中,插入了七個閏年。閏年比平年多一個月。十九年七閏,稱為“一章”。這種閏法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它很不精確。公元412年北涼趙創作《元始歷》,開始打破了舊歲章,改為六百年中插入二百二十一個閏年。這閏法只是被提出,並未實行。

是誰,在南北朝時期做了最先進的《大明曆》的製成?

祖沖之紀念館

人古古表祖沖之經過反覆研究實驗,發現十九年七閏的閏數過密,每二百年就要差一天。趙歐的閏法又太稀,也不精確。於是他提出三百九十一年內插入一百四十四個閏年的辦法。這樣,疏密得宜,誤差很小。典演,會宴著掌。(2)應用了“歲差”,這是破天荒的成就。興掉地球本是一個堅硬不易變形的“剛體”,它表面凹凸不平,形狀很不規則,在軌道上運行時,因受其他星球引力的影響,它的旋轉速度是不可能絕對均勻一致的。因此,地球每年繞太陽公轉一週後,太陽不可能完全回到上一年的冬至點上,總要相差一個微小的距離。現代天文學家計算,大約每年差50.2秒(一度為60分,一分為60秒),每七十一年又八個月向後移一度。這種現象被稱為“歲差”。

是誰,在南北朝時期做了最先進的《大明曆》的製成?

祖沖之石像

古代天文學家不少人發現了冬至點後移的“歲差”現象,但都沒有應用在曆法中。祖沖之不僅明確肯定有“歲差”現象在,而且把“歲差”應用在《大明曆》中。他計算出每四十五存年又十一個月,冬至點西移一度。雖然這個“歲差”數據還不夠精確,但祖沖之開了曆法中應用“歲差”的先河,為曆法革新創了一條新路。(3)求出曆法中“交點月”的日數。人在地球上見到的太陽運行的軌道稱為“黃道”,所見到的月球運行軌道稱為“白道”。日月兩軌道相交處為黃白交點。月球連續兩次通過黃白交點的時間,就叫做“交點月”。祖沖之測得交點月的時間為27.21223日。這和現代科學家測得的交點月數為27.21222日,極為接近。由於日蝕、月蝕都發生在黃白交點附近,推算出交點月,就能更精確地計算出日蝕、月蝕發生的時間。

是誰,在南北朝時期做了最先進的《大明曆》的製成?

祖沖之雕像

公元436至459年二十三年間,曾發生四次日蝕。根據《大明曆》推算,結果基本準確。這比過去的歷法,有了顯著的進步。此外,祖沖之還計算出木星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為11.858年,這和運用現代科學方法算出的11.862年相差極微。祖沖之算出金星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為583.93日,水星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為115.88日,這和現代天文學家算出的結果相差也不多公元462年,祖沖之寫了《上大明曆表》把《大明曆》呈送朝廷,請求公佈實行。孝武帝命令當時懂得曆法的大臣加以研究討論。這一嶄新的科學成就,竟遭到以戴法興為首的守舊大臣的反對。

是誰,在南北朝時期做了最先進的《大明曆》的製成?

祖沖之

戴法興誣衊《大明曆》為“誣天背經”,並一口咬定“古人章制萬世不易”,甚至強詞奪理地說:“古法雖疏,永當循用。”祖沖之為此寫了一篇閃爍著樸素唯物主義光輝的《駁議》,對戴法興的謬論一一進行批駁。祖沖之指出,新曆“非出神怪,有形可檢,有數可據”,說明新曆是有科學根據的;並且還指出既然明知“古法”有“疏深能將錯就錯地沿用下去;明知新曆有優點,就應立即頒行。戴法興被駁得啞口無言。公元465年,孝武帝決定採用《大明曆》,不料第二年武帝死去,改歷一事竟被擱置。直到公元510年,祖沖之死後十年,新曆才被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