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2013年,日本山下英子的一本《断舍离》席卷中国,刮起了一阵极简风。

当年的我们热切的讨论,计划,行动,开始了扔扔扔的极简生活。

6年过去了,鸡血满满的踌躇满志,已经随着年岁渐长变得沧海桑田。

再度打开这本《断舍离》,已经不再只当是居家收纳的攻略

在这几年对物品的选择,留存,舍弃之中,我深深了解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越来越清楚自己的需求,我们会清醒的取舍和主宰自己的人生

这本书从断,舍,离三个关键词揭开我们如何正确的看待物品。

从而也揭开我们如何通过我们和物品的关系来了解我们和自己的关系。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断------断绝不需之物

书中提到蒙古人是断舍离的职业选手,因为蒙古人大多是游牧民族,住在移动的蒙古包里

所以,只带一些必要的物品,不仅不会出现囤积物品情况,反而因为这样的极简的物质需求

大部分蒙古人都消弱了物欲,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他们对物质的欲望淡薄了,反过来,精神世界异常丰富。

与之相反的是,我们目前的物质丰富,就导致我们物质欲望越来越大,反而精神世界变得异常匮乏。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断,就是要断绝不需之物,像蒙古人一样,只选必需品

从购买开始,不是必需品不买,不因捡便宜和折扣陷阱去购买。

不从物品出发,从我们自身出发。这需要我们活在当下,从当下需求着手。

康德曾说过:“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所以,我们的原则是:

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

此时我们会三思而后买,只关注那些生活的必需品,拒绝那些非必需品。如此就能实现“断”。

断绝一切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

目前物质泛滥成灾,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了“物品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味”。

当我们做到这一点,购买欲就极大的降低了,不论双十一还是618,不管岁末打折还是黑色星期五,对我来说都没感觉。

如果我需要购买必需品,就直接买,无关优惠。这样以来,我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精。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舍------舍弃已有的不需之物

舍弃物品的过程,是自我察觉的过程

觉察的不只是我们和物品的关系,还反应了我们和过去,我们和未来,我们和当下的关系。

无法舍弃不需要不喜欢不舒服的物品的人,分三种类别: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

我们扔不掉带着过去回忆的物品,纠缠在过去走不出来

我们扔不掉未来未必可能会用到的物品,我们担心未来心生不安

我们扔不掉让我们逃避当下不肯面对问题的物品,我们回避现实。

我刚好就是第一种:执着过去的人


第一种:执着过去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父亲去世的那年,我把所有和父亲有关的证书,笔迹,书本塞满了一个大木箱

当时房子要卖给一个堂兄,我千叮万嘱让他保存好我的箱子,我办过户手续的时候去取

结果,这个箱子被他们迫不及待的扔掉了。

那一刻,说实话我陷入了疯狂的痛苦,钻心的难受

就好像把我和父亲过去的点滴从身体里剜出来了一样

我大吵大闹,恸哭不已,至今对此事耿耿于怀。

我是对过去很执着的人,何况这些过去有我父亲的参与。

每次清理,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那些带着回忆的东西,哪怕只是一张纸片,我都无法舍弃。

至今家里还保存着读书时期的日记,书信,贺年卡等等各种纪念物

我知道这带着我对过去深深的眷念,也带着我对过去伤痛的沉溺。

当老房子卖了,木箱子也被他们扔了,我内心还是有很大一个空洞。

不过,因为连父亲的箱子都丢失了,后来我对待那些带着过去的东西反而能够放手舍弃了

毕竟,最珍贵的都没了,其他的比起来已经不重要了。

但是,我至今依然没有原谅丢我箱子的堂兄,我没法原谅。


今年春节,我把之前好几次创业的账本扔了,还有那些管理笔记

一旦开了头,我就开始把所有过去关于创业的物品都扔了,那一刻,我内心是平静的

我一直都在成长,过去的成败永远只代表过去,我需要往前走

我需要当下匹配的我创业和管理心得,过去了就都过去了。我也能放下了。


第二种,逃避现实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书中提到一个不爱回家的女人朋子,只为了逃避面对和丈夫的关系

我们身边也有那种不爱回家的人,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自己真的有那么忙碌,只是因为对自己的家庭有不满,有不愿意去面对。

于是,把自己搞的很忙碌,再加上家里不收拾,变得乱七八糟,让人更加不想回去。

这是一个死循环。除非正真面对自己所逃避的问题。否则就会一直陷入逃避中。


第三种,担忧未来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比如我的婆婆,我们常常惊诧她的过分惜物和爱囤积。

她会把我们买的9.9元包邮的垃圾袋送人,却在厨房花4平方空间堆放废旧塑料袋做垃圾袋。

装修时天上地上做满柜子,满坑满谷都是各种还能用,有可能会用,觉得可惜不舍得丢,但一辈子都用不上的各种零碎杂物

大到一个纸箱一个损坏的床架,小到一片过了期的创可贴一只上绣的图钉。

落地玻璃上靠着一排旧纸箱,花架上满是矿泉水空瓶,房间角落堆着各色杂物,五颜六色,毫无心旷神怡可言。

当下,没有物质匮乏,只有物品过剩。各种买买买营销不绝于耳,价格空前便宜。

可她对待物品过分爱惜和对没坏却无用的物品的囤积丝毫未变。

她经历了物质严重匮乏的时代,内心是恐慌的,对未来深深忧虑

一有风吹草动,婆婆总是第一个屯粮,囤盐,囤双黄连的。

今年春节,我扔了一些东西:手提袋上的提手,半根鞋带,一包上了绣的铁钉,一个洗不干净的老干妈瓶子,后来又被她全都捡回来了。

她高兴就好。之前生活的动荡留下的对未来的不安感,是很难舍弃的。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方法: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

这个方法真的让我无比拜服。

我们通常看得见看不见的柜子架子都是塞得满满当当的,着实跟美没啥关系。

而七,五,一的原则,减少了空间的压抑感,留白之中,可生万千韵律。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放满七成,留出三成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放五成满,留出五成留白,让收纳美观。

给别人看或者说用于展示的收纳空间,放一成,空出九成,大片留白造成极致之美。

作者主张新添加了物品,也需要去掉之前的,保持空间维持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

永远都留下最好的前几名物品。严格筛选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品味也愈加提升。

比如我自己,以前喜欢的都是布灵布灵闪,各种热烈花俏的东西。后面就越来越喜欢简洁,尊崇少就是多。

这份节制,自省,精致,便是我们空间的留白之美。

自然的,整个空间都因为七五一变得愈加恬静,整洁,敞亮,淡雅,疏而不空,满而不溢,独具禅风。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我们在筛选和舍弃物品的过程中,将发现真实的自己。我是谁?我到底喜欢什么?

当我们把不需要,不合适,不喜欢的东西一点点舍弃,我们也开始了解到底我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喜欢什么,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会越来越清晰的。

相反的,很多在物品上不清楚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喜不喜欢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认知也是非常混沌模糊的,不清楚自己到底在追求的是什么,被物欲横流的社会牵着茫然沉浮。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我们舍弃了那些不合适,不喜欢,不需要,不舒服的物品之后。存留下的物品是自观的途径。

不断进行断舍离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分两种:

一种是一开始就很珍惜的物品。

以及回过神才发现留下来的东西。

我们要试着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有利于提高我们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

房屋也好,土地也好,世间所有的物品也好,都不是我们的。

它们是我们在某个时间暂时借用的,我们不要执着于拥有,它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如果我们能够想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对物品有那么深的执着

金钱也好,物品也好,都只是我们生存的工具,只有使用的时候它们才有价值。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我记得几年前,我生活在上海,尤其喜欢高跟鞋,囤积了近百双各种样式的高跟鞋,每天出门都要花很多时间思考衣服鞋子饰品的选择和搭配。

后来有一次搬家途中,这一大包鞋丢失了,沮丧了一阵子后,忽然恋鞋癖就消失了。

目前鞋不超过5双鞋,都是黑色或咖啡色基本款,一双穿完一两季旧了就扔掉,真正物尽其用,再也没有买过华丽难搭配的鞋,全部以极度舒适为主。

反而因此一并把那些花里胡哨的奇装异服也戒了,不是森系就是黑白灰,节省了大量的购买选择和搭配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对物品再也没有执着心。当对物品的态度起了变化,整个人的欲念就变得清明。没有了执着于拥有,害怕失去的得失心。

王阳明曾说:

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这便是《断舍离》带来的观念升级。

断,不买不需之物,活在当下,专注自我。

舍,舍弃不需之物,克制留白,了解自己真正需求,找寻真我;

离,脱离物欲,一切有形皆为虚幻。


人生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修行,物品,亲人,关系,终将离我们而去。

尽情享受当下我们与物品短暂的相遇,当缘尽了,就潇洒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都能如此,就是断舍离的真谛 。

当年《断舍离》的我们,如今把生活过成了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