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投資者“倒賠錢” 專家稱中國銀行風險控制考慮不到位

史無前例的“負油價”,讓中國銀行“原油寶”的多頭投資者損失慘重。隨著中國銀行宣佈-37.63美元/桶的結算價為有效價格,部分“原油寶”投資者不僅虧光保證金,還將倒欠銀行鉅款。

如此鉅額損失,究竟該由誰負責?中國銀行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對於涉及金額和事件處理情況等,中國銀行方面暫未向央廣網記者進行具體答覆,表示只能等公告。目前,各界關注的焦點在於,中國銀行的操作是否存在問題、風控措施是否得當、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是否合理等。

按負價結算,損失誰來擔?

由於不同時間交易價格不同,合約交割時間點牽動投資者神經。

根據協議,中國銀行與客戶協商的“原油寶”美國原油5月合約移倉交易日為交割前一天——4月20日,交易截止時間為北京時間22點。結算價格則參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以下簡稱“芝商所”)在北京時間21日凌晨2點28分至2點30分的均價計算。

然而,20日22點後的數小時內,油價劇烈波動。4月21日凌晨,WTI 5月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多跌至-40美元一桶。當日芝商所公佈的結算價出現了首個負值結算價,為-37.63美元。

投資者質疑“為什麼原油寶是在投資者結束交易後的凌晨結算?”,並表示不願承擔22點之後價格變動造成的損失。

“原油寶”投資者“倒賠錢”  專家稱中國銀行風險控制考慮不到位

中國銀行4月22日發佈《關於原油寶業務情況的說明》

“按照協議的內容來看的話,中國銀行這麼操作沒有什麼問題。”天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陳成向央廣網記者表示。按照“原油寶”規則,在合約結算日若客戶仍有未平倉合約,中國銀行將按照中國銀行公佈的原油寶產品合約結算價辦理結算。

移倉換月日期遭質疑,風險控制意識不足?

不過,移倉操作的及時性仍然受到投資者質疑。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的紙原油業務早在4月14日、15日左右已完成換月工作,中國銀行為何選擇在合約到期交割前一日才進行軋差與移倉?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銀行選擇“堅守”到交割前一日,可能是基於降低移倉成本損失的考量,因為期貨合約報價越臨近交割日,則越貼近現貨價格。

陳成認為,中國銀行早期產品設計的時候,可能沒有想到負油價這樣極端的情況。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向記者表示:“歷史上從來沒有負數的,這跟芝商所修改交易規則和當天取消了熔斷機制有關係。”

事實上,芝商所交易規則的改變早已有所徵兆。4月8日,芝商所表示,正在對軟件重新編程,以便處理能源相關金融工具的負價格。4月15日,芝商所發佈測試公告稱,如果出現零或者負價格,所有交易和清算系統將繼續正常運行。

“如果銀行沒有提前把這個風險規避掉,就會給別人機會。”賀強說。陳成也告訴記者,如果已經有了這樣的“風聲”,中國銀行仍然拖到到期交割前一日才進行移倉操作,這將面臨非常大的壓力,是風控考慮不到位,而作為做市商,中國銀行有必要對規則變動告知客戶或者進行協商。

對於風險提示的問題,北京的“原油寶”投資者朱女士告訴央廣網記者,“上週中國銀行給我打來了電話,主要是告訴我下一個合約會有7美元的“升水”(指新舊合約之間的價差,新合約漲價即“升水”),我可以自己選擇平倉還是移倉,但是並沒有提醒我交易規則會有變化,或者可能有負油價出現。”

“投資小白”也可參與,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到位?

在“原油寶”事件中,中國銀行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也備受質疑。

中國銀行官網顯示,“原油寶”是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在中國銀行微銀行2018年6月1日發佈的微信文章中,曾如此推薦“原油寶”:“對於沒有專業金融知識的‘投資小白’,是否也有好玩有趣又可以賺錢的產品推薦呢?當然有啦!那就是原油寶!”


“原油寶”投資者“倒賠錢”  專家稱中國銀行風險控制考慮不到位

中國銀行微銀行發佈的“原油寶”宣傳文章

“這樣一款高風險的產品,掛鉤的還是國際期貨貿易,中國銀行把它作為理財產品賣給‘投資小白’,需要注意中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是否到位了。”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說。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陳欣發文表示,期貨交易作為適合於專業投資者參與的市場,其交易規則、風控要求、交割規則等,與普通投資市場有所不同,對投資者的要求更高。國內SC原油期貨作為R4的風險產品,其開戶有50萬元驗資、基礎知識測試和期貨市場經驗等要求。銀行通過其特殊創新業務,將境外專業投資簡化成由理財儲戶為客群的產品,規避了期貨投資的適當性原則本意,即使投資者完成了風險測評,其實仍然無法確保風險匹配。

不過,律師及業內專家也指出,投資者在這一事件也並非毫無責任。隨著石油價格走低,3月中旬,大量投資者湧入紙原油市場抄底,由於買盤太多,有銀行一度暫停了原油買入操作。

陳成表示,投資者一開始就要看清楚投資的標的,這不是一個固定收益類或者股權類投資的產品,而是一個波動率非常高、跟外盤期貨市場高度掛鉤的產品,一定要想清楚。

“國際期貨市場風險巨大,永遠要把防範風險放在第一位,盈利是第二位的,投資者千萬不能盲目的一看跌了就買點,我們對投資者的教育也要跟上。”賀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