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幾年前,互聯網上出現了一份關於中國“百年大學”的統計表,主要是按照全國各大高校官方目前認定的本校建校年份以及由此計算出的“校齡”進行排序,參見下表——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2017年最早在互聯網上出現的中國“百年大學”名錄(部分)


時至今日,類似這種中國“百年大學”的名單表已經有了幾個不同版本,彼此間略有差異,到2020年為止,各種不同版本的中國“百年大學”差不多都已經超過了70所。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樣的統計方法實在是沒什麼“技術含量”——無非就是在網上簡單地檢索一下相關信息,或者把各大高校主頁上的官方說法照搬過來,僅此而已。但問題就在於——你怎麼能夠保證全國所有的高校對於本校校史起點的認定都是正確無誤、基本符合客觀史實的?萬一碰上一些有意浮誇、造假、虛報校齡的,或者是因為考證不夠嚴密而出現的一些技術性錯誤,難道我們也要照搬照抄嗎?那還不如自己下點功夫,做一番“去偽存真”的考證工作,親自動手製作一個相對比較“純淨”、更為接近歷史真相的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正好筆者現在正在從事一項名為“中國近代大學通史”的課題研究,索性就將自己做的這個表當作是學術研究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副產品”吧。筆者雖不敢妄言自己的這些個人意見就一定是板上釘釘、絕對正確的,但至少可以保證這些意見是“專業”的,而不是隨隨便便地就來跳個大神。正因如此,在我拿出這份沉甸甸的中國“百年大學”名單之前,也很有必要先就有關問題作一番比較詳盡的說明。

一、何為“百年大學”?

首先,我們來界定一下什麼叫作“百年大學”?單就後面的“大學”一詞而言,在不同語境下的具體含義可謂千差萬別,如果不在具體的語境中作出明確的限定,那就沒辦法討論下去了。在這個問題上,筆者傾向於採取比較廣義的“大學”概念,即將其基本等同於所有施行高等教育的“高等學校”,具體來說,它可以不具“大學”之名(比如“學院”

),甚至都不用非得達到大學本科教育的辦學層次(比如我們平時所說的“高職高專”之類學校),只要具有高等教育性質即可。

與對“大學”一詞進行嚴苛的限定相比,這樣做的好處主要在於——它更能從不同的層面上充分體現出中國近代新式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在初創階段的豐富性、多樣性與複雜性,與此同時,它也與我們現實中的生活經驗更為相符,畢竟,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大學生哪怕只是在一所看起來沒那麼高大上的“高職高專”讀書,人們也會說他是在“上大學”,而不會刻意強調他只是在“上大專”或者“上職院”。

其次,對於所謂的“百年大學”,筆者也更傾向於採取比較寬泛的界定,即不要求每一所上榜的大學從百餘年前剛剛建校的時候開始就是“大學”,只要它現在已經是大學了,哪怕在此前幾十上百年的時間裡都只是一所中專,我也依然將其作為“百年大學”列出來,這主要是為了

尊重每一所學校本身歷史的連續性與傳承性,不因其早年的辦學層次較低便將其校史人為截斷,另外,畢竟“水至清則無魚”,如果我們過於嚴苛,嚴格要求每一所“百年大學”在建校伊始就是“大學”,那中國的“百年大學”真的就剩不了幾所了……當然,另一方面,每一所由中專升格而來的高等學校,其最早開辦大學專科與本科教育的時間節點我們也都應該予以重點強調。

事實上,在經過認真、細緻和全面的研究之後,筆者發現,在清末民初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初創與早期發展階段,由於基礎非常薄弱,整體發展水平較低,除了北洋大學堂、福建協和大學、南開大學等極少數高校在建校伊始便直接開辦了大學本科教育之外,絕大多數高校在初創之時都沒能做到這一點,而只能先從大學預科、專科甚至是中等教育開始辦起,經過長短不一的若干年的發展,逐步打好基礎、作好準備之後,才能最終開創大學本科教育。也就是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任何一所大學的創建,本身並不能說明它已經達到大學的程度和標準了,而大都比較普遍地經歷了一個由最初的大學預科、專科或者中等教育向大學本科教育逐步邁進的過程。

有鑑於此,筆者在這份表格的備註中明確註明了每一所“百年大學”開辦中等教育、大學預科、高等專科、大學本科的具體年份(也許這才是整個表格中最重要的內容信息),對於這個問題,以前從來沒有任何人曾經全面、系統地梳理過,筆者是有史以來第一個。

當然,還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在清末民初,大學專科與大學本科之間的差距遠遠不像我們今天這樣懸殊,事實上,很多辦得比較好的高等專科學校,即使一時暫未被冠以“大學”之名,但其實際辦學水平與程度之高,甚至還在一些已經開辦了大學本科教育的“大學”之上。其中最突出的兩個典型事例,一是南京大學的前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按照民國初年的學制,其程度要低於“大學”,而與“專門學校”一致,然而,這所高等專科學校卻能與當時的全國最高學府——國立北京大學並駕齊驅,被世人並譽為“北大南高”!再如民國初年的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與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均為交通大學前身),其辦學水平也是全國頂級的。

最後,由於在這張表中,建校初期分屬大學本科、專科、預科甚至是中等教育等不同辦學層次的學校都被混合在一起,僅僅按照建校年份來進行排列,因此,表中的“序號”也就沒有多少“排序”的意義了,主要只是為了“計數”而已。不過,另一方面,考慮到有些朋友可能不會認同我對“大學”、“百年大學”作出如此寬泛的認定,我便又另外做了一個“1895-1925年中國大學開辦本科教育年份一覽表”(從北洋大學堂一直排到清華大學,部分早已消亡、而且後繼無人的教會大學與私立大學暫不列入,以後有空再來補充),而這基本上就是按照最嚴苛的“大學”定義對最為狹義的中國“百年大學”進行排序了。

二、中國最早的現代大學是哪幾所?

如果有人要問,中國最早的現代大學是哪一所?——那當然是外國教會辦的大學了!只不過,有意思的是,在

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所現代大學——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前身)之前誕生的幾所教會大學,在20世紀50年代的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均已全部消亡(其眾多學科則被分別調入不同的高校),因此,天津大學也就有幸成為了中國現存大學中歷史最悠久者,從而順理成章、當仁不讓地在本國目前的“百年大學”榜單中排到了首位。

另外,筆者還注意到,同為19世紀末由清政府開辦的近代新式學堂,四川中西學堂(四川大學前身)、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西南交通大學前身)的建校時間均略早於南洋公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與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其最初的辦學水平與程度也大致相當,然而,後兩者(而不是前兩者)卻與先前創辦的北洋大學堂一道,被學術界比較普遍地公認為中國近代最早創辦的三所官辦大學。在筆者看來,這主要是因為,此三校在全國的官辦學校中最早進行了相對比較完整的

現代大學制度設計,並且嚴格遵循“小學-中學-大學”的三級學制體系來進行辦學,而這正是前二者所不具備的。

總之,如果按照比較寬泛的標準,凡是在19世紀末建校的中國大學,固然都可以被稱為中國最早的“百年大學”,但不同的是,在這些大學中,僅有北洋大學堂、南洋公學與京師大學堂三校在建校之初就作出了明確的大學制度設計,其在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的先驅地位,不是其他任何一所大學所能撼動的——同時期的一些學校在當時均沒有做到這一點,它們只是辦學歷史始於19世紀末而已。

三、關於校史追溯標準問題

在逐一羅列中國“百年大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碰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校史追溯的原則和標準。在這個問題上,筆者依然採取最為寬泛的標準。在筆者看來,一所學校的校史追溯,最重要的因素理應是這兩點——法律關係與人脈關係,前者主要是看有關政府部門對於一所學校的存亡絕續、分合停轉等重大變動作出過怎樣的法令規定,後者則是看這所學校的師生員工在這些變動過程中的具體流向。

如果這兩條都沒有任何問題,那就足以成立了;如果只有一項成立,則還應綜合考慮一下校址、校舍、校產、圖籍檔案的繼承關係以及學校自身的校史追溯傳統、社會各界的認同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礎上予以審慎判定;但如果法律關係與人脈關係一項都不能成立,那就完全說不過去了。

值得強調指出的是——校史追溯的標準固然可以充分探討,但與之相關的一些基本的客觀史實卻不容任何的歪曲和篡改!在筆者看來,一所大學在創辦之初的辦學層次與程度比較低,這本身並不是一件多麼丟人的事情,畢竟,“始生之物,其形必醜”,再正常不過了,而換個角度來看,既然它能夠經過不懈努力,從一所大專甚或中專逐漸提升到大學本科水平,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充分肯定的事情嗎?相比之下,有不少大學為了沽名釣譽,便罔顧客觀史實,將歷史上的一些早已不復存在、跟其自身也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繼承關係的學校牽強附會、生拉硬扯地認作自己的“前身”,不惜以亂認“祖宗”的方式人為地“拉長”本校的歷史

,這種明顯有違最基本的大學之道的荒謬行為,才是最丟人的!才是一所理應以追求真理為根本歸宿的高等學府的奇恥大辱!筆者本人所在的某著名“網紅大學”,在這個問題上就是一個極壞的典型。

正因如此,與互聯網上流傳的幾個不同版本的“百年大學”一覽表相比,筆者一手擬定的這個版本,首先是擠掉了很多“水分”——換句話說,就是去掉了一些哪怕是採取最為寬泛的校史追溯標準,其官方認定的建校年份也依然無法成立的“百年大學”,同時也進行了不少增補(主要是一些歷史確實比較悠久的高職高專類學校,也許會有少量遺漏,歡迎大家繼續補充)。假如有些讀者朋友失望地發現自己一向認為屬於“百年大學”之列的母校不在筆者製作的這張表上(或者是在表中的具體位置比自己預想中要靠後很多),那麼,筆者的建議是——暫時不要來找我算賬(因為我暫時沒有時間來進行認真的回應,等到明年也許可以),倒不如回過頭去自己認真研究一下自己母校的歷史沿革。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

努力摒棄掉諸如“先入為主”之見、“愛校”與“護校”之情,以及“屁股決定腦袋”的原則立場等非理性因素,儘量“理中客”(在這裡當然是作為褒義詞來使用)地真正用自己的腦子去獨立思考這個問題,甚至還可以假想一下自己跟母校有點“過節”,抱著一種“挑刺”的心態拿著放大鏡去找毛病,我相信,一定可以發現問題所在。

當然了,凡事有黑就有白,有邪就有正,雖然很多大學在校史起源問題上的浮誇、造假行為令人深感遺憾,但同樣也有少數大學高風亮節,堅守原則底線,絲毫不為某些兄弟院校挖空心思人為“拉長”校史的歪風邪氣所動,比如說南開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這兩所著名高校,假如它們繼續往前“追根溯源”的話,完全有充分的理由將本校的歷史上延二三十年之久,但它們始終以最為嚴苛的校史追溯標準來要求自己,老老實實地以實際開辦高等教育或者大學本科教育的時間作為建校年份,不求跟風攀比、愛慕虛榮和毫無意義的“歷史悠久”,而只求尊重歷史、實事求是、嚴於律己、問心無愧

,實在是全國高等教育界的一股極為難得的清流!假如全國所有的大學在本校校史的追溯問題上都能虛心地向這兩所大學看齊,那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惹出那麼多的爭議和鬧劇了。

四、關於部分高校建校年份的確定

事實上,任何一所學校,在其創辦的過程中,都會存在好幾個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提出籌備方案或成立籌備機構,政府批准立案,任命主要校務負責人,成立正式的校務管理機構,發佈開校或招生公告,正式開學上課或舉辦開校儀式……等等,將其中的任何一個時間節點作為學校創辦的具體日期,都沒有任何問題。只不過,由於每所學校的創辦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很多學校的創辦過程往往會“跨年”,有些還不止一兩年,雖然多數學校都會將正式宣告成立的那一年作為建校年份,但也有少數學校最終選擇了將本校最早開始籌辦

的那一年作為建校年份,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校史追溯傳統。當然,這樣的校際差別,也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問題,大可忽略不計,只不過,凡是以籌備年作為建校年的大學,筆者都會專門在後面的備註中註明其正式開學的具體年份,以求更為完整地反映該校的建校過程與時間節點。

有意思的是,與很多大學想盡一切辦法拼命拉長本校校史的做法正好相反,有少數大學卻“反其道而行之”——主動縮減一部分校史。最典型的例子,主要就是東北大學中山大學了,這兩所大學的校史其實都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但又都將建校年份定在了20世紀20年代中期,推其原因,想必主要是為了凸顯本校系由某位著名人物所創辦這一點,不過,與此同時,這兩所大學也從未否認過本校在此之前還有幾所“前身”高校。對於這種做法,學術界普遍還是比較理解和寬容的,一般來說,將校史適當“推後”通常都沒什麼大礙,但若是隨意“提前”的話,那就很容易違背基本史實了。

考慮到在同一個場域中,校史追溯的標準應該統一,因此,筆者在逐一確定“百年大學”的過程中,還是將東北大學與中山大學的建校年份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上延到了20世紀初其最早的“前身”學校誕生之時。

最後,中國的這些“百年大學”,在其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大多都會經歷一個比較複雜的演變過程,區區一張表格,實在沒有足夠的空間將每一所學校的百年演變過程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筆者只好基本上略過不談,而僅僅只是註明了部分高校定名、遷址、合併、分立、停辦與覆校的具體年份,並對極少數校史存在較大“爭議”的著名大學的校史追溯問題作了一點簡要的說明(以後有空可以撰寫多篇專文來進行詳細的闡述與論證)。

現在,敬請各位讀者(特別是學術界的同行們)審閱我個人版本的中國“百年大學”一覽表(手機橫屏閱讀或用電腦閱讀效果更佳)——


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1895-2020)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1895-1925年中國大學開辦本科教育年份一覽表

(不含已消亡的教會大學、私立大學)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技術帖∣中國真正的“百年大學”一覽表

2020年6-9月

於武漢大學校史館

相關文章:

技術貼 | 劉道玉究竟是武漢大學歷史上的第幾任校長?

“時間的魔法”—同時入圍“百年大學”和“年輕大學”的神奇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