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雖然今年的天氣較往常相比稍微反常了一些,可充滿荷爾蒙的夏天看樣子並不會遲到。而伴隨著夏天將要到來的消息,我們也總能看到、聽到、見證一些很勵志的話,比如“過個年我都快胖死了,我一定要在夏天前瘦到多少多少斤”。

可能每年的這個時候你都會看到類似的話,所以,基本上內心也並沒有很期待對方瘦下來的樣子。

但是,每當對方出現在你的視野中,還正心安理得的大吃大喝的時候,你還是會不自覺的調侃一句“不是說要減肥麼,怎麼又吃上了”。

一邊是信誓旦旦的“要減肥”,一邊又是毫無顧忌的吃喝,我們到底想不想減肥、想不想變美變好看呢?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可能一些朋友會根據“雖然我們立志減肥,但是最終卻不斷吃喝”這個表現來判定“我們並不想”。

但我覺得,其實正相反。

不然也不會在吃過東西之後,頻繁的上稱測量體重、再次勵志“不減肥就如何如何”,以及嘗試用“不必要忌口”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控制體重。

可說到這裡就奇怪了,明明每個人都知道,如果自己想要減肥“管住嘴,邁開腿”就能夠做到了,可為什麼明明立志減肥、明明多次立志,卻還是最終敗給旺盛的口腹之慾、最終選擇吃藥呢?

難道理性,最終就只能敗給感性麼?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當然,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實實在在減下去的朋友確實有,但相對於數量更大的“被想吃”支配的朋友,確實顯得有些單薄了。

但從這個角度看,至少理性也並不是只能敗給感性,只是實現起來確實有一些困難罷了。

不過扭過頭想想,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只是單純的以“喜歡”為標準、以“想要”為導向、以“願意”為動力,開心了就笑,不開心就鬧,一切都是感性的。這樣的模式一直延續了幾十年,突然要求我們變得非常理性,那確實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可能看到這裡,會讓你從“因為沒有變得理性,而開始對埋怨自己”的攻擊中,以及“不知道究竟該聽理性,還是聽感性”的矛盾與糾結中走出來一些。但還是先不要高興的太早了。

因為即便一開始我們是完全依附於本能行事,接著更多的開始按照感性行事,甚至自己已經感性了幾十年了,也不代表它們的存在就是絕對正確的、它們只要存在就是必須保持的。

聽這語氣似乎這會兒我在為“理性”說話,對吧?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沒錯,這會兒我確實是在為理性說話。

記得在曾經我遇到過這樣一位朋友,他大概44歲的樣子,剛剛確診了非常嚴重的肺部疾病,醫生多次告誡他“一定要戒菸”。但是對於一個有二十多年煙齡的老菸民來說,戒菸真的太過辛苦了。所以雖然經過了多次嘗試、花費了很大的代價,也都只是沒堅持幾天就又復吸了。他也知道自己這樣下去不行、也知道現在他的家庭仍舊非常需要他,可最終都只是屈服於“我想要吸菸”、“不吸菸我很難受”的感性。

更改一個已經有二十多年曆史,並且已經形成心理依賴的習慣,確實是非常辛苦的。但是這個習慣已經對他的身體、健康、生活、家庭,造成了極度負面的影響,如果不更改就會帶來非常沉重的後果。

而這時候,你說是“反正人就這一輩子,死了就死了”這樣對家庭、健康不管不顧,還是遵從理性、遵從現實需要,選擇戒菸呢?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對你來說還比較遙遠,那請問:

假如現在的你已經有些過度肥胖,你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繼續大吃大喝,還是在身體得病前控制體重呢?

假如我們得病了去看醫生,醫生用專業的知識告訴我們“這個病吃這點藥就行了”,可我們非得讓醫生給我們開“我們認為能治好自己現在病”的藥,那這時候是選擇聽專業人士的,還是由著自己任性?

假如我準備拿全部家當投資一個項目,我是單憑“感覺”來決定投資什麼,還是充分了解信息、綜合判斷再去投資呢?

不可否認的是,感性的存在給了我們選擇與執行的動力,但是感性並不能真正的幫助我們做出合適的選擇,因為如果我們想要解決問題,還是得按照客觀規律進行、還是得按照現實要求去做,故而,理性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更準確的解決問題。

那這時候孰優孰劣呢?

或者說你希望未來的自己是繼續感性,還是理性多一些呢?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我想會有朋友想要繼續“想幹嘛幹嘛,愛幹嘛幹嘛”,也會有朋友希望自己“能夠別那麼感情用事,稍微理性一些”。

確實,評價究竟是理性更好一些,還是感性更好一些的標準,有些太過模糊了。

就比如,我的身材很好,身體也沒什麼問題,那麼在吃飯的時候,我就不用那麼忌口,可以按照感性“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吃多少,吃多少”,以及我只是投資一個500塊錢的項目,這相對於我幾十萬、幾萬的存款來說,確實九牛一毛,那我就可以看心情去投資了。

這時候我的選擇並不會對我造成太大的影響,那麼選擇“遵從感性”,從而收穫“情感上的滿足”,自然也是可以的。

那麼,“遵從理性,滿足現實訴求可以真正解決問題,但可能理性的選擇與我們內心所想相違背”與“遵從感性,滿足情感訴求可以讓自己有足夠的動力,但這又可能不符合現實訴求”放在一起的話,似乎確實有些難分伯仲。畢竟兩者都有優點,也都有各自的缺陷。

而現實訴求和情感訴求,因為我們所處的情境不同、個人具體情況不同等因素的影響,也都有一方比一方重要的時候。

這樣問題就變得更不知道該怎麼選擇了。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但是,我覺得一個更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

在我們看到了感性的作用、理性的意義之後,為什麼我們只是想從中選擇一個,而不是兩者同時具備呢?

確實從表面上看感性和理性代表了兩個極端,似乎就應該是矛盾的、似乎就是不能共存的。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

在前兩天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鄰居張先生家最近出了一點特殊的事情,使得家裡的經濟狀況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問題。但是眼看著孩子馬上就要開學了,所以逼不得已來家裡借4000塊錢學費。

丈夫聽了之後,先是表達了對張先生遭遇的同情,同時也說到“錢還是不能借給你的,不過孩子確實要開學了,我會準備一份小禮物給孩子的,還請一會兒把小禮物帶回家”。

妻子聽了丈夫這麼說非常不悅,“咱們跟張先生家鄰居這麼久了,人家現在遇到困難了,為什麼你不肯幫忙呢?”

丈夫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妻子很不開心的去了房間裡。而張先生雖然滿臉失望,但也還是站起身準備離開了。

丈夫將張先生送至門口,然後將一個小袋子遞給張先生,並說“這是給孩子的禮物,代我祝孩子學業有成”。

張先生尷尬的笑了笑,拿著袋子出了門。

而在大門口他打開袋子的時候,卻發現裡面不多不少正是4000塊錢。這一幕也正好被二樓窗戶口的妻子看到了。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對於這個故事,你怎麼看呢?

從感性的角度來說,作為老鄰居,遇到困難了該幫當然是要幫的,那麼借給張先生錢就成了一個必然選擇;

從理性的角度來說呢,張先生雖然是鄰居,但是作為一家之主,自己家裡出了事情就需要自己去解決,鄰居沒有義務去幫助,而且張先生現在的家庭狀況,借給他錢也還不了,所以也可以不幫。

如果單從一個角度來考慮的話,那就是答應與拒絕這兩個選項。

但是在這個故事裡,卻看到了另外的可能:

基於感性,丈夫念及鄰里之情,雖然明著拒絕了,卻用送禮物的方式給了幫助;基於理性,丈夫考慮到張先生現在沒有償還的能力,為了不給對方增加負擔、不給自己增加“對方可能還不了”的煩惱,所以直接選擇贈與而不是出借。

這樣既按照“感性”給予了幫助,又遵照“理性”規避了雙方的風險。感性與理性,是不是就很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了呢?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而既然兩者是可以結合在一起的,那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可能更好。

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變成了:

為什麼我們會陷入非理性即感性的狀況裡;

從感性邁向理性為什麼那麼辛苦;

如何才能讓兩者比較好的結合在一起。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之所以我們會陷入非黑即白的狀況裡,除了在上面提到的“我們認為這兩者代表的是不同方向”外,其實更多的是我們沒有真正理解它們是什麼。

“由感情決定叫做感性”、“由客觀分析決定叫做理性”,這是我們對它們的一般認知;並且我們也習慣性的認為感性、理性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生活狀態。

而態度、狀態的定義,就相當於在認為“選擇其中某一種,就不能選擇另外一種”。

但是感性與理性,並不是什麼態度或者狀態,它們只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某個角度、某個側面。

就好像“婚姻”這個東西,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看,就是兩個人的互相適應、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從經濟學的角度呢,就是兩個人結合在一起,通過合理利用手裡的資源,來實現更好的生活;從生物學的角度呢,婚姻就只是為了延續種族、血脈的一種載體。

當我們從某個角度看這個事物的時候,我們會收穫到一些東西,但是又因為角度本身就是片面的,所以只能看到“這個角度允許我們看到的”。

可是雖然角度片面,但我們還是會看到一些東西、產生一些共鳴、獲得一些收穫,那麼在這三方面的影響下,我們就會認為“這個東西就只是這樣的”、“我已經看的很清楚了”。

接著我們就可能因此陷入“自我認知設限”中,認為“我已經看的足夠清楚了,這個角度就是對的,我不需要其他的角度”,以及“這個角度是排他的、是不能與其他角度共存的”。

但是就像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了婚姻的某個側面一樣,感性與理性也只是看到了某個側面。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邁向理性辛苦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確實花費了很多時間在感性上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們在依靠感性的時候,確實讓自己的情感訴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時候突然讓我們選擇理性,讓我們選擇壓抑自己的慾望、忽略自己的感受,我們確實難以做到。

所以,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澆灌自己的感性,自然也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來鍛鍊自己的理性。

那麼,這時候與其說我們是在鍛鍊理性,不如說,我們其實是在“把自己從感性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感性與理性,皆是認識世界的某個角度。它們是平等的、是各有優劣的。

它們的作用,僅僅是告訴我們“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什麼、需要付出什麼、需要承擔什麼”,而並不是片面的由理性或者感性單方面支配我們。

但是在理性還很薄弱的時候,其實就代表著“雖然我們在與感性相依為命的時候確實收穫了很多,但也因此被感性束縛著,做決定的不再是我們自己,而是我們的感性”。

那麼,這裡的困難,或者說我們真正要做的,也不再是鍛鍊理性,而是成長真實的自我,讓這個真實的自我能夠駕馭理性、感性,能夠在理性與感性盡職盡責的傳遞給我們消息後,做出選擇,而不是由感性或理性在佔有我們之後,因為自身的排他性,替我們做選擇、替我們選擇排斥對方。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這時候“如何結合在一起”就變得很簡單了。因為,我們已經看清楚感性、理性本質上是什麼,已經可以不被它們束縛,那麼就可以根據感性、理性提供的信息,進行綜合考量、綜合判斷,從而做出兩者得兼、多方兼顧的嘗試。

但邁向這一步,並不是像前面那樣簡單,因為它至少需要經驗、積累、沉澱以及智慧。

當然,也請不要認為“做到第三個層次太難了”。因為當你通過這篇文章重新認識了感性與理性、看到它們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同時存在、看到它們總是交織在一起的時候,你就已經從“自我認知設限”裡走出來了一些、已經開始看到更豐富的世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嘗試用更多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和自己,以及用“把法律、道德、文化等因素摘除後”更純粹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在有了足夠高的認知之後,增加一些“基於新認知”的實踐與嘗試,就可以逐漸的把它倆,甚至把從多種角度得到的信息綜合起來,然後產生更利於當下和自己的解決辦法。

夏日將至,你是否又陷入“是該吃”,還是“該減肥”的糾結?

​是的,我們之所以難以抉擇,是因為“真實的自我活成了某方面的奴隸”,而想要走出來,就需要我們能夠先做到“更清楚的看待自己的狀況”、“更豐富的看待當下”,嘗試改變陳舊的認知與習慣,嘗試按照新的、獨立的認知去做決定、去實踐,以此來成長自我,讓自己最終能夠達成“需要感性的時候感性、需要理性的時候理性、需要兩者並存的時候兩者並存”的狀態。

而這樣既少了糾結,又多了掌控的個人、生活狀態,是不是確實還不錯呢?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協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實的樣子。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