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人工耳蝸什麼感覺?就像從黑夜走到白晝

人工耳蝸植入後的傷疤細細的,藏在耳後並不容易被看見,更多時候是被像助聽器一樣的人工耳蝸外機所掩蓋。大多數時間更引人關注的是導線和磁鐵線圈。一旦取下人工耳蝸、露出細長的傷疤,你將立刻被無聲世界所包圍,彷彿走向了黑夜。

戴上人工耳蝸什麼感覺?就像從黑夜走到白晝

人工耳蝸寶寶

人工耳蝸植入後,也許有一天你正在上課,耳旁突然響起“嘀嘀嘀”的聲音會讓你顯得無比緊張,因為你即將面臨的是一片寂靜,就像是深夜來臨後的那種到來的寂靜,從白晝走向黑暗的寂靜,“這是充滿恐懼的黑暗”。人工耳蝸沒電了。你可能有點心慌,也許你會悄悄走到有電源的地方,拿出人工耳蝸充電器。在這短暫的一瞬間,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對於你,就像是完全的黑暗,你只想找到黑暗中的那道亮光人工耳蝸,這也是一名聽障患者的描述,人工耳蝸是聽力器官的延伸和代替,也是他黑暗生活中的那道亮光。

戴上人工耳蝸什麼感覺?就像從黑夜走到白晝

人工耳蝸寶寶

陽陽,8個月時檢測出雙耳先天神經性耳聾;紫萱,三歲半時發高燒,打針造成醫療事故,聽力受損日益嚴重;可可,先天性大前庭導水綜合徵,3歲開始聽力逐漸消失;嵐嵐,同樣是一歲時因打針出現醫療事故,漸漸失聰;佳琪,十個月時查出重度聽力障礙。

戴上人工耳蝸什麼感覺?就像從黑夜走到白晝

人工耳蝸寶寶

聽力障礙群裡是一個堪稱龐大,卻少有人關注的群體。每一位人工耳蝸使用者,都有著自己不一樣的故事,也有著自己和人工耳蝸之間奇妙的故事,有成長的心酸,有認知的迷茫,也有趣味和溫情。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人工耳蝸植入,戴上耳蝸後,感覺是“就像從黑夜走到白晝”。

戴上人工耳蝸什麼感覺?就像從黑夜走到白晝

人工耳蝸寶寶

對於這數十萬人來說,從黑夜走到白天,走起來並不容易。人工耳蝸植入後還有很長的適應、再適應、言語康復訓練等漫長過程,對於聽力障礙患者來說,每一步都比正常人付出的更多,對於聽力障礙家庭來說也是需要付出更多,但是沒有辦法,想要融入社會,讀書、工作、交流,這些普通人觸手可得的機會,聽障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因為他們也想要證明“其實,戴上人工耳蝸,我們和普通人真的一樣。”

有那麼一群人,有時候他們在人工耳蝸植入前還留有遺憾,也許是沒能聽見記憶中媽媽最初的呼喚,也許是沒能聽見結婚時刻愛人在身邊說的溫情話語,也許沒能在親人去世之前回去陪陪家人,聽聽家人對自己最後的囑託。但這種遺憾人工耳蝸植入後也許不會再有。也許只有一點希望的是,不要用異樣的目光來看待自己。

戴上人工耳蝸什麼感覺?就像從黑夜走到白晝

人工耳蝸寶寶

“其實,人工耳蝸不只是一個機器,它更是幫助聽力障礙患者能跨越心理上的障礙的一個工具。”筆者比較難過的是,就人工耳蝸植入與國外相比,國內外正好相反,目前國內老年人做人工耳蝸的不多,用戶仍然以孩子為主”,老人總覺得年齡大,預期壽命不過十幾年,沒必要花幾萬甚至十幾萬醫治耳聾。其實不然,筆者曾經講到過,耳朵不好的老人往往懼怕和人交流,長時間不說話所接受的信息刺激很小,就會越來越焦慮、孤獨,認知能力變差,甚至可能發展為痴呆。老人的健康狀況受到影響,結果適得其反,疾病治療費用只增無減,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得到徹底的轉變。

戴上人工耳蝸什麼感覺?就像從黑夜走到白晝

人工耳蝸植入寶寶

最後再廢話一句,比起人工耳蝸產品,效果,技術,手術這些,植入者的成長,比如就業、學習、與社會的融合、婚戀、職業技能這些,同樣需要引起社會重視,最理想的目標並非只是聽到聲音那麼簡單,而是讓植入者的生活與正常人毫無差別。

關注中民說耳朵,查看歷史文章瞭解更多人工耳蝸乾貨

最後請分享該文,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內容編輯:重慶中民耳鼻喉醫院 李瓏

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