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迴歸四缸,車企不再嘴硬,三缸果真敗在抖抖抖?

逐步迴歸四缸,車企不再嘴硬,三缸果真敗在抖抖抖?

三缸機,在國五標準施行後,成為了很多車企入門級車型的標配發動機種類。有些激進的廠家甚至把自家的A0到A+級車型全系列裝了三缸機。消費者對此又愛又恨——三缸渦輪機的動力的確更強,但三缸機應用時間太短,機械可靠性如何還不知道。為了避坑,不少消費者還是選擇了繞開三缸車。

逐步迴歸四缸,車企不再嘴硬,三缸果真敗在抖抖抖?

針對消費者的偏見,廠家們無一不展開了大量的科普宣傳工作,耐心地向消費者們講解如今的三缸機技術已經足夠成熟,可靠性與傳統發動機無異。但,廠家的努力收效不大。時間來到了2020年,有些曾經主推三缸機的廠家熬不動了,開始在自家車型上換回四缸機。有人說,這是廠家不再嘴硬的表現,事實真是這樣嗎?

逐步迴歸四缸,車企不再嘴硬,三缸果真敗在抖抖抖?

三缸的愛恨情仇,習慣佔多數

逐步迴歸四缸,車企不再嘴硬,三缸果真敗在抖抖抖?

很多消費者在面對三缸機時,第一反應幾乎都產生了"廉價"、"不可靠"、"不像個汽車"等等諸如此類的想法。難道真是三缸機不行嗎?這還要從上個世紀末說起。那時,主機廠們為了降低入門級車型的售價,普遍選擇在低端車型上搭載三缸發動機——成本低、省油、輕巧。完美符合入門級用戶的購車需求。

逐步迴歸四缸,車企不再嘴硬,三缸果真敗在抖抖抖?

然而,當年的三缸機卻不及現在這麼精密。它沒有完善的平衡補償設計,也沒有良好的NVH表現。有的只是在磨合期就開始的劇烈抖動和給油就嘶吼的工作狀態。當年風靡一時的夏利、天津大發麵包車,都因為相同的原因使用了三缸發動機。正是當年三缸機糟糕的表現和與之匹配的車型所帶來的廉價感,讓如今的消費者們很難接受使用了三缸機的新車型。

不會抖抖抖?誰也不敢說三缸機就真沒事

逐步迴歸四缸,車企不再嘴硬,三缸果真敗在抖抖抖?

時間來到2016年後,廣大車企們為了應對日益嚴苛的排放標準,不得不去考慮如何降低發動機的排量,而且,還要維持車輛的動力水平。三缸機,這個老傢伙被再次拎了出來。但這次出山的三缸機,也從上到下接受了現代化的改裝。它更有力量、更小巧、也更安靜。工程師們為了抑制抖動,花大力氣為三缸機量身定製了一整套補償機構。

逐步迴歸四缸,車企不再嘴硬,三缸果真敗在抖抖抖?

從實際駕駛體驗上來看,如果不被明確告知這是一臺三缸機,我們的確無法在第一時間就能判斷出它的真實身份。不過,如果當它的轉速被拉昇,三缸機的抖動還是更明顯一些。而且隨著發動機的磨損,三缸機的抖動情況會不會變得更顯著,誰也說不好,因為距離2016年也僅僅過去了四年而已,第一批用戶口碑還沒有出來。消費者們自然還不敢貿然入手三缸車。

廠家的妥協,還是為盈利做出的讓步罷了

逐步迴歸四缸,車企不再嘴硬,三缸果真敗在抖抖抖?

廠家花費大力氣搞出來的三缸機,自然不會輕易放棄。三缸機早已今非昔比,科技含量越來越高,但廠家們為什麼還是放棄了三缸呢?其實這並不是廠家承認了三缸機先天有缺陷,而是它們不得不為了盈利而做出讓步。通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2016年以前,通用的A級車銷量非常理想,但換裝三缸機後就一蹶不振至今天。

逐步迴歸四缸,車企不再嘴硬,三缸果真敗在抖抖抖?

我們中國人很難接受三缸機,就如同開慣了V6、V8的美國人很難接受四缸機一樣。屬於習慣上的問題,短時間內很難改變。美國人用了幾十年的時間還沒完全習慣四缸發動機,中國人怎麼可能就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接納三缸車型呢?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逆市場的行為,通常會被市場狠狠教訓一頓。

結語:三缸機想被消費者接受?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說三缸機在中國失敗,是不正確的,因為有不少車主到現在為止對自己的車子很滿意。說三缸機是廉價的象徵?連寶馬和柯尼塞格都開始配備了。說一千道一萬,三缸的原罪,在於市場習慣沒有轉變。三缸想在中國被消費者接受?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並不能說明三缸真的不行,四缸一定OK。畢竟四缸拖拉機的動靜,怎麼也比三缸英朗大得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