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人之下》第三季?

消渴止咳貼


講講看法,優缺點都明顯,術語極多,不看原著的觀眾會看得很吃力,追趕戲和打鬥看得我熱淚盈眶,日常戲看得我尷尬地摳腳,不禁疑惑真的存在導演嗎?是每一段戲分part各做各的嗎?分裂感有些明顯了吧。

作為原著黨,其實一直都知道動畫有多不容易。繪夢和王導我都很尊敬,但是在國漫圈混這麼多年了,我個人認為王導的實力可能真的撐不起這一部作品(其實包括狐妖也是),當時番外篇《天師下山》換了個導演做(記得那個導演叫弱點),執導能力和節奏把握都比正片的水平要好,那部番外半個小時,真的非常好看,所以我個人是很期待換一個導演來給第三季試水的。沒想到第三季不僅換了導演,連製作公司都換了,換成了大火鳥(綠怪研也來助力了,看來它們果然是在廣州的好兄弟),黃成希老師也有幫忙呢(打戲一定有他功勞!)

我們縱向來和自己比,第一季是真的挺爛的,沒有異議,在第一季的襯托下第二季是真的很給人驚喜(雖然還是有待進步的),所以第三季,無論是動畫粉和原著粉都是同等的期待值,但是第三季北京入世篇最大的劇情內容聚焦在哪裡呢?聚焦在“入世”,裡面有太多精彩的文戲,比重應該是大大多於打戲的。

但是我們卻會發現,本該以文戲為主的第三季居然比前兩季的打戲要牛逼的不止一個檔次。

這是好事嗎?不見得。

打戲是真的好,看得爽,但是在此對比之下薄弱至極的文戲,會不會過於不平衡了?忘了是哪位日本原畫師說的,日常戲看著很簡單,卻是非常難畫的,我真心建議製作組要認識到這一點,改進這一點。











動漫影輯


抄襲這件事沒聽過,不過《一人之下》的確因為換了製作班底,導致畫風人物造型全變,引發了粉絲的不小討論。

週五,《一人之下》的第三季終於在闊別兩年後登場,讓觀眾直呼“有生之年”。更有甚者,直言這是《一人之下》的最後一部動畫,勸誡粉絲“且看且珍惜”。

但是,新作異於此前風格,以及崩壞粗糙的人物造型,還是引發了大量粉絲的吐槽。雖然有精彩流暢的打鬥場面加持,依舊難超越第二季打下的口碑神話。

還原度高,貼合原著畫風造型

《一人之下》第三季應該是漫漫看過的最貼合原著的動畫作品,因為不論是臺詞、動作、神情姿態還是人物造型設計,都與原著相差無幾。自然,原著黨非常喜歡這一季。

王也回家,見到了“臥病在床”的老爸,然後一眼看穿是裝病,便裝模作樣地找藥,找到“藍色小藥丸”的時候,整個畫風突然轉變,對王也的表情進行了放大刻畫。

這個神情分鏡與漫畫的一模一樣。

還有諸葛家三小隻與王也的打鬥場面,王也打太極的幾個鏡頭,什麼崩拉扯拽的,分鏡和特效的呈現也極其類似。感覺就像是漫畫的原場景完美複製過來的。

這一點,是很多國漫作品需要學習的。但也是因為極度的貼合原著畫風,讓很多因為動畫入坑的觀眾迷了眼睛。

城市與山林的差異,使得畫風差異擴大

前兩季的故事展開是山林之間,有龍虎山,有武當山,都是脫離城市,脫離俗世的“桃花源”。並且與裡面涉及的門派所代表的思想也相吻合,即出世的哲學。

欲得到最高成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必須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也就是道家常說的:“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疣潰癰”。

所以,前兩季的畫風都很清幽,而且色調整體來講,沒有那麼明亮,有點偏暗,很貼合世外高人的感覺,看的清爽舒服。

而且是2D技術製作,人物的面部細節和立體感都很深刻,刻畫的很精緻。人物造型搭配道袍,天師府的衣服,竟出奇好看。

但是,第三季是入世篇,背景展開是城市,穿著打扮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即便沒有換製作公司,想必整體的色調也會有所調整。

但是換了公司之後,整體的感覺全變了。色調過於明亮,技術上採用3D渲2D,人物造型不夠精緻,臉部不夠立體,服裝造型也是怎麼簡單怎麼來,不僅看不到王道長的睿智深沉,就連也總的霸道也沒看到。

這對於習慣了前兩季人物造型的觀眾來說,無疑是次沉重打擊,也被觀眾吐槽為“崩壞”。雖然不至於達到《全職高手》番外篇慘痛的結果,但也導致《一人之下》的評分從第二季的9.2分跌至8.8分。

打鬥流暢精彩,一抹亮色

劇情上,《一人之下》沒得批評。藉由各種門派和武功,八奇技和風后奇門等名詞,展現了太極八卦的文化底蘊和江湖俠風,營造了王也、諸葛青、寶兒姐等世外高人的形象,展現了出世與入世的哲學探討。

本身劇情就很有代表性,是作品的最大亮點,這點沒有什麼劣勢可言。所以,觀眾最擔心的還是故事的呈現。因為有門派之爭,所以打鬥場面最為重要。

在前兩季的時候,打鬥場面沒少被吐槽,第三季的進步也算是滿足了觀眾的需求和期盼,也看到了國漫在分鏡設計以及動作處理上的用心和進步。所以,很多粉絲被打鬥場面刷屏,分享給朋友也是津津樂道。

王也與諸葛家三小隻的互動,將習武之人的輕盈和太極等武功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柔中帶剛,剛中帶柔,一瞬間又回到了龍虎山的那場比武上。

所以第三季好壞參半,喜憂各半,依然走了國漫的老路——有失必有得,自古難兩全。

漫漫有話說

現在來看,《一人之下》第三季不過是重回第一季,再次來一個輪迴,調整完善。

其實,《一人之下》做的很好了,在漫漫心裡為之驕傲,可也的確人物造型粗糙,難再見2D風采。對於國漫得發展來說,這種轉變並不是一件好事。

縱觀近幾年國漫的發展,前期是因為劇情和人物造型出彩,這是亮點。後期卻慢慢地變成了以技術為亮點,看動作流暢,人物造型與劇情反而不上心了。

《天行九歌》是,《秦時明月》是,《鎮魂街》是,《一人之下》亦是,這個群體正在逐步擴大,這是國漫的悲哀。


漫客吧


近期,在國產動畫愛好者圈子內被討論最多的作品肯定是《一人之下3》了,故事劇情如何先不說,讓愛好者,包括動畫製作業內人士都比較興奮的要點,是《一人之下3》動畫中的打鬥場景。

《一人之下3》是由國內巨頭騰訊動漫負責企劃,來自廣州的大火鳥文化負責動畫製作的網絡動畫,由於拾部君平時也有在微博上關注國內的一線動畫製作人員,以及到日本的動畫製作公司工作的中國人,所以在《一人之下3》動畫的OP公佈的時候,就已經通過這些業內人士的轉發,留意到動畫的畫面表現效果,這還真的給拾部君一次比較好的體驗。

然後,就是動畫的正片上線之後,不少的業內人士都在微博上稱讚動畫的打鬥場景,動作表現很出色:

除了說國內的羊廷牧,光學核心,在日本的動畫製作公司做動畫的梁博雅等都對動畫表示了支持以外,《羅小黑戰記》動畫系列的導演MTJJ,也直接盛讚了動畫的打戲十分好看。

如果有留意《一人之下3》動畫製作團隊,尤其是原畫陣容的觀眾,肯定都知道動畫中如此精彩的打戲,是中日一線動畫製作人員合作的成果,而日本這邊,除了真的請來了山下宏幸(原畫)和西尾鐵也(友情協力和書法題字)這兩位大佬之外,更加受到關注的還是在日本做動畫的黃成希。

黃成希,拾部君就不在這裡多介紹了,因為自從國內的一般動畫觀眾知道《博人傳》動畫的第65話是他負責演出,分鏡,作畫監督以及原畫之後,國內動漫圈基本上就因為這個男人而炸了。紀錄片系列《我住在這裡的理由》中,就有黃成希的出場,並述說著他來到日本追尋動畫夢的經歷。

紀錄片中最讓拾部君印象深刻的一點就是,在《博人傳》中,黃成希不僅將從山下宏幸這位師傅那裡學到的動畫製作技巧運用到實際製作中,

而且還在動畫的打戲動作演出和設計上融入了中國武術的元素

而在《一人之下3》中,黃成希為大火鳥文化帶來了十分強力的製作力量,這一次,對中國武術動作很有研究的黃成希等人,就更加可以放開手腳去設計打鬥動作了。

很明顯,國內的大部分觀眾都是非常接受這次的成果的,觀眾們雖然並不是每一位都對作畫和動畫製作流程很有研究,但很容易,很直觀就感受到這些打鬥場面的不簡單之處,動作的造型,運動過程中的細節量,觀眾們都是看在眼裡的。

但還是會有個別觀眾會糾結所謂的“日漫味”,並表示《一人之下3》好好的一部國產作品,竟然有《火影忍者》的既視感,甚至還有人表示,在看《一人之下3》打戲的過程中,關掉原來的聲音,然後換上《火影忍者》的配樂,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恐怕有這種看法的觀眾是因為知道黃成希參與過《火影忍者 疾風傳》和《博人傳》才這麼說的吧,先不說黃成希除了《火影忍者》系列之外,還參與過不少的動畫項目(比如說劇場版動畫《刀劍神域 序列之爭》),所謂的“國產作品”,所謂的“中華武術精髓”,難道就不是一個不斷學習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在保持自己的獨創性和本土性的同時,不斷變化融合的過程麼?

黃成希在製作《火影忍者》的過程中,學習到了日本製作動畫的經驗,然後他在後來製作《博人傳》的時候,又將自己對中華武術的理解融合進一部講述日本忍者的動畫中,這種中日的融合性,接著在《一人之下3》這部故事背景發生在北京的作品中得到更成熟的表現,這樣的作品真的需要去劃清國產和日本的界限嗎?那種對所謂的“日漫味”排斥的“國產主義”,視野還真是狹隘

國際武打巨星李小龍的中華武術也是融合性的,除了中華傳統的部分以外,還融合了擊劍和拳擊的技巧和思想,那些“國產主義”的觀眾敢說李小龍的功夫不是中華武術嗎?再說了,日本動畫的發展也離不開對歐美各種作品的融合吸收,《星球大戰》這樣的歐美經典科幻作品對日本動畫的創作者影響多麼深刻啊。

《天元突破》的導演今石洋之的另外一部動畫作品《吊帶襪天使》,從人設以及劇情的調性都大量吸收了歐美影視作品的風格,難道這些“國產主義”的觀眾也要來說,《吊帶襪天使》滿滿都是“歐美味”,所以不是“純正”的日本動畫,因而太可惜了?

關注【拾部次元】,一個由漫畫家撰寫,有態度的動漫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