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重返春天”,注意增添衣物!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天氣實況

這波冷空氣造訪

冊亨降溫槓槓的

今天與昨天相同時次(16時)氣溫相比

從昨天24.3℃下降到今天18.7℃

氣溫具體實況

如下圖

氣溫“重返春天”,注意增添衣物!

降水方面

全縣普降小雨

最大雨量5.2毫米

具體雨量如下

氣溫“重返春天”,注意增添衣物!

預計未來

降溫降雨繼續

具體請看詳細預報

氣溫“重返春天”,注意增添衣物!

24小時預報

22日夜間全縣各地陰天有陣雨或雷雨,雨量小到中雨, 23日白天陰天有小雨,縣城氣溫14~18℃.

溫馨提示:氣溫下降,請注意適時增添衣物;常洗手,常消毒,勤通風,勤換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從我做起!

氣溫“重返春天”,注意增添衣物!

科普時間

水循環利用——歷時百年的科技探索

水,如此常見,多到覆蓋全球表面近3/4。水,又如此珍貴,缺水、乾旱困擾著數以億計的人。事實上,地球上的水雖多,人類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卻十分有限。如何利用好這極為有限,又不可或缺的資源,回收利用成了必然的選擇。

汙水處理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循環利用方式之一。世界各地興建汙水處理廠的歷史已有百年,百年來,人們不停地更新汙水處理技術手段,力求讓更多、更優質的水循環起來。

1912年,英國人克拉克和蓋奇發明了迄今為止處理城市汙水最流行的方法——活性汙泥法。它能從汙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膠體狀態的可生化有機物以及能被活性汙泥吸附的懸浮固體和其他一些物質,同時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

這一方法的誕生來自利用玻璃瓶做的實驗,兩人將汙水裝在玻璃瓶裡,發現對汙水長時間曝氣(在液體中加入空氣),玻璃瓶裡會出現汙泥,水質也得到明顯改善。他們進一步發現,利用附著有汙泥的瓶子對汙水曝氣,處理效果更好。他們稱這種自己生長的汙泥為“活性汙泥”,讓曝氣後的汙水靜止沉澱,倒出上層已經淨化的清水,留下瓶底的汙泥,供第二天使用,可以大大縮短汙水處理的時間。

1914年,第一座活性汙泥法汙水處理廠在英國曼徹斯特建立。此後100年,這一方法歷經無數次改良,至今理論和實踐都已相當成熟。而究其原理,水中的汙染物其實是被汙泥中的微生物吸附並分解,在這一過程中,汙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汙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長,汙水則得以淨化處理。形象地說,是汙泥中的微生物“吃掉”了汙水中的汙染物,本質是加速改良版的自然淨化過程。但這一方法會衍生大量難以處理的有毒汙泥,往往造成二次汙染。

生物膜法在汙水循環再利用中也佔有一部分市場。與活性汙泥法相同,它也藉助微生物的力量。微生物附著在作為介質的濾料表面,生長成為一層由微生物構成的膜。汙水與之接觸後,其中的溶解性有機汙染物被生物膜吸附,進而被微生物氧化分解,轉化為水、二氧化碳和微生物細胞質等,汙水得以淨化。生物膜法產生的汙泥比較少,但成本也相對較高,而且對環境條件要求比較高,氣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生物膜的存活。

如今常見的汙水處理技術都各有缺點,而且基本都具有高能耗、低效率的弊病。人們仍在持續探索,不斷改進現有技術手段,並嘗試新的思路。

中國科學家嘗試利用核工業衍生技術處理汙水,利用電子加速器照射汙水。由於電子被加速到很高的速度以後,具有很大的能量。照射到水裡後,能夠產生電離輻射,由此引發一系列的反應,分解生成的強氧化物質與水中的汙染物、細菌等相互作用,達到氧化分解和消毒的目的,最終消除汙染物。由於電子加速器照射下反應速度極快,因此這樣的處理過程十分高效。

2018年,我國廢汙水排放總量達750億立方米,但回用率僅10%。相比許多發達國家,這一比率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汙水回收再利用仍有很大的潛力。(劉釗)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