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回瀾塔的前世今生

綿竹回瀾塔的前世今生

綿竹地方誌辦公室 張永順

綿竹,是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在眾多古代建築中,回瀾塔是綿竹歷史上保留至今的唯一的標誌性建築。此塔建於中國元朝時期,原來叫做文峰塔。現存的是清朝同治四年所建,名曰:回瀾塔,又名同慶閣(取普天同慶之意)。它是德陽市重點保護文物。

據史料記載:回瀾塔始建於元朝,毀於明朝末年兵燹,清代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高27米,牆厚約1米,共13層。系乾打壘(俗稱三合土)築成。中空,內有十字架橫木,可懸空而上。

中國古塔一般塔都是用磚石結構建成,而綿竹的回瀾塔是三合土建成,這比用磚石建築難度要大得多得多。我們現在建樓房,在混凝土裡加水後會形成黏稠的半流體,並慢慢凝固成堅硬的固體,後來又製造了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增強了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所以建幾十米高的樓房絕不是問題,可在古代用三合土(泥土、石灰等材料)就根本不能想象。即使全國有用三合土建塔,但一般沒有綿竹回瀾塔高,且大多已毀。 綿竹的回瀾塔用三合土築成27米之高,在中國古塔建築史上也是很罕見的。

綿竹回瀾塔的前世今生


回瀾塔在元朝時叫做文峰塔,那麼為什麼要叫文峰塔?其“文峰”又有什麼獨特的寓意呢?

原來古塔在我國分佛塔和文峰塔兩類。佛塔發源於印度,梵文音譯為“浮屠”,在古印度就是墳冢的意思。佛塔最初是用來供奉舍利、經卷或法物。相傳釋迦牟尼涅槃後他的舍利被當時的八個國家的國王分別取去起塔供奉,這些就是最早的佛塔。後來佛教徒也在印度各地建立了許多佛塔,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內藏舍利的,即舍利塔,屬於墳冢的性質;一類是沒有藏舍利的,稱之為“支提”或“塔廟”,屬於紀念性質的。

公元一世紀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佛塔這一建築也傳入了中國,歷經漢化而形成漢傳佛教,佛塔樣式也由古印度覆缽式塔漢化為亭閣式塔、樓閣式塔,又由樓閣式塔衍生出密簷式塔。

文峰塔產生於公元十四世紀初,正值中國風水學盛行時期。漢高祖六年建縣以來,綿竹的文化積澱就十分深厚。從西漢到南宋,綿竹出了很多先賢名人:如西漢嚴君平、東漢董扶、三國秦宓、北宋楊繪、楊世昌,南宋張浚、張栻等,但是到南宋後就很少有人登進士第,所以,在綿竹當地仕人學者們的呼籲下,加上有風水先生的指導 ,元代綿竹當地的統治者為執行忽必烈的“漢化方針”,接受了建議,建起了此“文峰塔”,以助綿竹縣學子金榜題名、中魁登科。文峰塔又建於紫巖書院內,因為這裡主要有西漢著名道學家嚴君平所挖的月波古井;有北宋名賢宇文之邵的止止亭”;有名賢宇文之邵第四代孫——南宋綿竹知縣宇文叔峒所建的湖橋和方池,宋代著名理學家魏了翁為此寫了湖橋記,同時書院還是賢相張浚少年時的讀書地。“文峰”是祈禱文運昌盛之意,在書院建文峰塔符合元代“崇儒尊孔”的漢化國策,更有利於統治者對漢民族的統治。文峰塔不僅彌補了綿竹在元代地理風水的不足,更表達了綿竹紳士希望綿竹文風昌盛、文脈順達的願望,此時的文峰塔集觀賞性、標誌性、象徵性的作用於一身。

盛極一時的文峰塔給綿竹人民帶來了福祉,經過了兩百多年的風雨,它在明朝末年也遭受了滅頂之災。

根據《綿竹縣誌》記載:文峰塔和紫巖書院在明末遭兵燹,塔和書院蕩然無存。考其原因, 文峰塔和紫巖書院在明末遭兵燹主要是:

明末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而綿竹的“劉氏三兄弟”,就是抗清和剿殺農民起義的朝廷高官。他們分別是:崇禎十一年首輔劉宇亮(進士),為抗清和鎮壓李自成、張獻忠起義軍,主動“請纓”。劉宇亮長兄劉宇揚(舉人),任陝西漢中關南兵備道時,為剿滅張獻忠、李自成積勞成疾,不幸身亡。劉宇亮次兄劉宇烈(進士),先後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和山東總督,為抗擊清軍和剿滅張獻忠、李自成英勇戰死。

因為他們都捍衛的是明朝統治者的利益,與張獻忠是勢不兩立的。劉氏三兄弟兩個是進士,一個舉人,完全有理由說他們都在綿竹的紫巖書院讀過書。明朝末年,綿竹縣令陸術為劉宇亮立記事碑,碑文雲:“綿竹為蠶從郡之附庸邑,地雖蕞爾,自有宋魏國公浚與宣公栻,將相真儒,一時豔美。我相國劉昆季(劉宇亮)三鳳,前後輝映。”看來紫巖書院歷代人才倍出,當時又培養了三個張獻忠的死敵,當然會引起張獻忠的憎恨。

《綿竹縣誌》載:“獻逆之亂,劉宇亮三兄弟之妻避邑西山之白崖溝,逆黨劉文秀掠綿竹且赴溝窮其所,三氏相謂曰:吾姑昔日舟次遇盜懼辱投水,吾輩今若受汙,何顏見姑與夫於地下,遂並縊死。”

張獻忠從心底裡對劉氏三兄弟的是仇視的,劉氏三兄弟在綿竹很有影響力,是綿竹文峰塔的風水和文脈福佑了他們,是紫巖書院培養了他們,當然要遭兵燹之。同時在古代戰爭中,破壞對方風水是克敵制勝的手段之一,文峰塔是綿竹文昌之物,當然要毀之。這也許就是《綿竹縣誌》記載的明代文峰塔遭兵燹蕩然無存的原因吧。

到了清朝,綿竹人民因穿城而過的馬尾河經常引發水災,所以同治年間在文峰塔舊址又重建了一座塔。因為在古代社會,人們認為建塔既有鎮邪消災之效,又可以起到避雷的作用。這座塔在同治四年才改為回瀾塔,後來就成為綿竹城標誌性的建築。

這裡有一段故事,說同治四年,馬尾河發大水,洪水氾濫,整個綿竹城都被淹了,唯獨紫巖書院(今天的綿竹中學初中部)未受其禍。民間傳說洪水氾濫與龍王爺興妖作怪有關,就連龍王爺興妖作怪都沒有淹此書院,說明紫巖書院要出聖人了,於是將新建之塔更名為“回瀾塔”,將塔尖的避雷針改名為“文峰筆”,也就是馬尾河的波瀾到紫巖書院要回過去,不會被淹之意,同時將距離回瀾塔和馬尾河最近的一條街叫回龍街。

傳說畢竟是傳說,其實回瀾塔距馬尾河的距離和位置體現了古人修塔選位置的科學性。此塔位於馬尾河的彎道上,避開了洪水波濤的巨大沖擊力,與都江堰工程有類似的科學道理。我們不得不對古代綿竹先民的智慧和高超建築技藝的產生無比的敬意。

綿竹清代邑人黃尚毅曾寫詩稱讚回瀾塔:“倒挽狂瀾馬尾河,文峰湧出毓英多。開天一畫凌雲筆,拔地千尋印月波。”詩句真實地描繪出回瀾塔的高峻雄奇的氣勢和獨特的建築風格。“開天一畫”說明回瀾古塔像一枝開天巨筆劃破長空,“拔地千尋”更說明了它的高峻和雄偉。這座建築精良,巍巍典雅的十三層密簷式方塔一直屹立在川西平原上。

2008年“5•12”大地震,此塔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塔頂三層垮塌,塔基嚴重裂開,塔身四周有不同程度的裂痕,後經綿竹市人民政府修復,回瀾塔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給同樣重建的紫巖書院增添了幾分古韻,也更體現了新時期的綿竹人民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精神。

綿竹的回瀾塔,是綿竹歷史文化符號,是綿竹寶貴的物質財富,是綿竹人民智慧的象徵。它見證了綿竹千年的滄桑變化,見證了在災難面前綿竹人民改造自然,造福子孫的信心和願望,回瀾塔,在綿竹生根,更在綿竹人民的心中生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