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世界 用心地微笑 —戶外公益聯盟志願者走進愛之聲康復中心

我們普通人張嘴就能說話,不用側耳即可傾聽,可是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由於先天缺陷或者被藥物損傷造成聽力障礙,處於一個無聲的世界中,其中大部分人語言能力也嚴重缺失。3月17日上午,河北戶外公益聯盟的志願者再次來到石家莊愛之聲聾兒康復中心,來看望月託在這裡的聽障小朋友,關注他們的康復情況,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況。

無聲的世界 用心地微笑 —戶外公益聯盟志願者走進愛之聲康復中心

早上八點半,在公益聯盟負責人何志紅、高卓強、王宏翠的帶領下,九名志願者來到康復中心,其中還有兩位小志願者,大家給這裡的孩子們帶來了二十件套各式玩具、四十多本圖書以及十幾件套衣服、鞋子。由於家庭情況比較困難或者障礙程度較深,有五位聽障孩子是月託,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其中還有兩位是孤兒,家中只有爺爺奶奶,無力照顧。孩子們見到這些志願者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剛開始比較害羞,當志願者們把帶來的玩具打開,教孩子玩起來後,孩子們逐漸露出燦爛的笑容,還在老師的帶領下跳起了剛學的舞蹈,和小志願者也一起玩起了遊戲!聽工作人員介紹,這裡有18名在康復的聽障小朋友們,過完年新來了3個月託的小朋友,1個日託小朋友,他們都是因先天或後天藥物、生病等原因患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需戴上助聽器或手術植入人工耳蝸來補償聽力之後重新進行康復訓練。有的孩子年齡很小,最小的年齡只有一週多,聽障孩子們發清一個音、一個詞彙、一句話要經過無數次的練習,在這個無憂無慮的年齡他們卻要把大多數時間放在康復訓練上,但是不管過程多麼艱辛,家長、孩子、老師又要付出多少努力,結果是好的。大部分聽障兒童在一段康復後可以迴歸主流社會,他們可以和正常的孩子們一樣進入普幼、普小,他們一樣能聽會說,能唱能跳,他們和我們沒有什麼不同!這麼一群孩子可以說是唯一完全可康復的殘疾群體,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但是康復道路也是艱難的,無論是在金錢、時間、精力上孩子和家長的付出都是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家庭很難承受的。所以他們也更需要得到來自社會的幫助,需要被更多的人知道!

無聲的世界 用心地微笑 —戶外公益聯盟志願者走進愛之聲康復中心

無聲的世界 用心地微笑 —戶外公益聯盟志願者走進愛之聲康復中心

無聲的世界 用心地微笑 —戶外公益聯盟志願者走進愛之聲康復中心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過得好快!時間臨近中午,志願者們要離開了,這些經過康復訓練、剛剛能說出一些簡單詞語的孩子,使勁張著嘴喊著不太清晰的“叔叔”“阿姨”,摟著志願者們的脖子,還要一起遊戲!看著這些陽光可愛的孩子,志願者們也是依依不捨,最後告訴孩子們下次有機會帶他們一起出去春遊,大家才揮手告別。

無聲的世界 用心地微笑 —戶外公益聯盟志願者走進愛之聲康復中心

無聲的世界 用心地微笑 —戶外公益聯盟志願者走進愛之聲康復中心

我國的聽力障礙者居殘疾人首位。聽力殘疾中有50%,是可通過初級兒科保健加以預防和避免的,這類常識的普及不僅僅是衛生部或殘聯的責任,這些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應該全民瞭解、共同宣傳。同時提醒廣大青少年注意看電視、聽音樂對耳朵的損害。對於咱們聽障兒童的康復問題和心理狀況。也期待我們社會各界更加深入地瞭解,更多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