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好友對出下聯,助晏殊寫成千古名作

對聯和古詩詞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有時候一副好的對聯,可以改寫成不錯的詩句;而某些詩詞句子,本身也就是一副絕妙的對聯。

晏殊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好友對出下聯,助晏殊寫成千古名作

隨便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杜甫有一首曾被不少人稱為“七律第一”的詩作,名叫《登高》。在對聯發展的律偶階段,詩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以及“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兩聯,無論字句工整度,還是聲律,都算得上是絕妙的對聯。

杜甫這首詩中的上下聯,在詩中都出現了,但有些古詩中藏著的上聯,卻難住了不少名家。李賀經典作品《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後來才子們把它當成上聯來徵集下聯。可是這個下聯多年無人對出,直到北宋石延年對出了一句:月如無恨月長圓

晏殊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好友對出下聯,助晏殊寫成千古名作

看完這兩個例子,大家其實就能明白對聯和古詩是有內在的聯繫的。本期筆者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因對聯而成就的千古名作。北宋文壇巨匠晏殊一直好寫詞,每每為賦得佳句不得而傷神。據宋代文人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記載,晏殊有個好友名叫王琪,一日他請好友來家裡玩,出了這樣一個上聯:

無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好友對出下聯,助晏殊寫成千古名作

這個上聯喝只有7個字,但卻很是講究。首先,“無可奈何”是一個成語,出自《戰國策》,所以下聯在同一位置也需要出現一個四字詞語才算是工整完美。其次,上聯中提到了“花”,下聯自然要出現與它能配得上的字眼,在對聯裡一般來說花可對鳥、月等。這個上聯其實晏殊是想用在自己的詞作中的,只是苦於一直找不到下句,才來問王琪。

王琪確實也是個才子,他應聲巧對出了下聯:

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好友對出下聯,助晏殊寫成千古名作

王琪的這個下聯確實是很有水平的。用“似曾相識”對“無可奈何”,用“燕歸來”對“花落去”,不但字句上工整。而且還一掃上一句的陰鬱之氣,對出了新意和氣勢。有了好友的相助,晏殊便把副對聯一起寫進了自己的詞作《浣溪沙》中,成就了這首千古名作。讓我們來讀一讀晏殊這首詞: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是一首惜春傷時之作,歷來為後世文人墨客所推崇,也是詞牌《浣花溪》下最經典的作品之一。這首詞妙就妙語言的婉麗,以及意境的悽美。詞的上片開篇就寫自己飲著美酒填著新詞,眼前是和去年一樣的暮色天氣,一樣的舊時亭臺,然而時光卻已早逝,傷感的詞人發出了“夕陽何時才能迴轉”的一問。在這上片中,詞人把景物和自己的心情活動完美地融合為一體,天氣、亭臺、夕陽都帶上了一層傷感,令人回味無窮。

晏殊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好友對出下聯,助晏殊寫成千古名作

詞的下片,“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14字是詞眼部分,歷來為後世所推崇,明代文人楊慎更是稱其是天然奇偶。花落和燕歸本是眼前很尋常的景物,但是詞人加上“無可奈何”和“似曾相識”後,就讓尋常的意象變得十分耐人尋味。至此,全詞除了有傷春之意,也多了一份哲思。花開花落本是自然法則,但燕子走了又再回又何嘗不是一種安慰。想到這些,最後詞人便獨自在小園內徘徊著,思索著。

一副絕妙的對聯,成就了一首這般唯美的千古名作,令人讚歎。大家平時讀的古詩詞裡,還有名句其實本身也是一副對聯的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