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中讲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何理解?

Mr_Dash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后世文人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其实反映的是孔子的“义利观”。

这种“义利观”在孟子的时候就被改变了,实际上后世文人更为认可孟子的观点。

孔子:君子固穷与义利并存

首先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利”并不仅仅指金钱财物,更是指人生处境,凡是好的一面都可以说是“利”,而“义”也不仅仅指道德,而是指“大义”、“道义”。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仔细分析的话就会知道,这句话前后是递进关系。即前半部分是铺垫,后半部分才是主旨。

前半部分里,孔子描述的是一种状态,“疏食饮水”其实和“陋室单瓢”差不多的含义,都是讲在物质生活的质量上并不太好,甚至很差,只不过说得较为委婉。

而这样的生活状态里,就是“君子固穷”的表现。

君子因为不会曲意逢迎,也不会结党谋利,所以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就是常态,这是一贯如此的现象。所以就会出现“安贫乐道”的心态,也是君子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

“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苦,还有精神上的困顿。

而与“贫困”对比的就是“富贵”,所以才引出了后半部分,不是通过正当手段而获取的“富贵”,君子不取。

这句话其实包含两重含义,一个是字面意思,富贵的获得需要有合乎道义的途径。而第二重含义也在这句话中,需要反过来思考。

既然不合乎道义的“富贵”君子不屑,那么合乎道义而得来的“富贵”就是可以享受的。

这样的观点在《论语·述而》中有佐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是说,如果“富贵”,或者说利益的获得渠道是合乎道义的,即使身份不高,“执鞭之士”多指随从、差役,那么也没有什么好羞愧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在孔子的思想里,“义”是第一位,而“利”是要后于“义”的。

但是他并不否认“义”、“利”可以并存,可以同时得到。

这种“义利观”在孟子的时代里,被扭转了。

孟子:何必曰利与舍身取义

孟子是对孔子儒家思想进行的第一次大改动,让这种尤为关注道德、教化的学说拥有了政治实践的可能性。

其中包括将“仁”发展为“仁政”等,而“义利观”的变动也是其中之一。

不同于孔子的“义利”并存,孟子将“义”与“立”对立起来,取其一,必舍其一。

在孟子看来,“利”和“义”是不能并存的,如果要追求“义”,那就必须要舍弃一切“利”;反之,如果要追求“利”,那就说明私心太重,不符合“义”的要求。

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问他:

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回答道: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在之后还引申出来各种情况,王说“何以利吾国”,贵族就会说“何以利吾家”,士、庶人就会说“何以利吾身”。

那么,当所有人都追求“利”的时候,“道义”又置于何地呢?如此一来,亡国毁家之祸就不远了。

这是孟子的“义利”观念,后世经常推崇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是由此而来。

从中可以看到,孟子的“义利”观实际上是针对上层社会来说的,只要使得上层社会将“义”放在第一位,而不考虑个人之“利”,那么在风行草偃、上行下效的社会状态里,整个国家都会形成“重道义”的品质。

这种“义利观”实际上和孔子的想法殊途同归,都是在强调“义”的重要性。

只不过孔子所针对的人不仅仅有上层社会,还有普通人,“执鞭之士”等等地位不高的行业同样可以有自己的“义”,自然也可以追求“利”。

而孟子将“不义而富且贵”扩大了,排斥所有对“利”的追求,将“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这就形成了传统社会当中的“义利”观念,影响极为深远。

从实际来看,孔子的“义利观”虽然可以解读成“有所为,有所不为”,但这个标准是模糊的,缺少可行性。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当时作为一个座右铭,或者作为一个口号来说还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因为标准的模糊性,“义”与“不义”的界限并不分明,所以需要被改善。

孟子将“不义”和“利”联系起来,为“义”这一追求设立了一个明确的对立目标,虽然偏激了一些,但总体来说还是积极意义更大一点。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吃着粗菜淡饭,喝上一杯清茶,弯着胳膊当枕头睡上一觉,乐在其中。而通过不正当的行为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象浮云一样。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是平民百姓普通人家正常的生活,粗茶淡饭,平平淡淡才是真,忱膊睡个安稳觉,平平安安才是福。根据自身能力和家庭条件,过着平凡而实在的生活,不与别人攀比,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至关重要。

乐亦在其中矣。不为贫困而忧虑,反倒虽苦犹甜,乐在其中,既是儒家的安贫乐道,也是道家的清静无为,同时符合佛家的励志苦修。只要做到尽其努力,人尽其才,能过怎样的生活,顺其自然,不可勉强。这是注重内心的纯洁与快乐,这种快乐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生在世义字当先,利益固然重要,但必须见利思义,要考虑所得到的利益是否取之有道。通过勤劳致富,心安理得。通过正当经营合法赚取,问心无愧。

不义之财令人心里恐慌,提心吊胆。自私自利得来的富贵,只是稍纵即逝,虚无漂缈,过眼云烟。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多行不义必自毙。

儒家的积极入世而进取,激励仁人志士,有所创造,有所作为,勇于担当。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从而兼济天下。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做到义利并存,两者都很重要,必须做到两者兼顾,共同进行。


朱八戒CC


我是亦文人文,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其实是孔子对利与义的关系的精彩论述。作为《论语》中的名句,这句话和它承载的厚重思想,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千百年来一直警醒着后人,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儒家本身。

理解之一:富贵如可得——利无不可

孔子的粗茶淡饭、枕肱自乐的行为,并非过程,而是选择之后的结果。但并非唯一的选择。儒家思想并不拒绝“利”。孔子也说过“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可见他的教育是有偿的;还说过“富贵如可得,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可见孔子是不拒绝富贵,即利的。

老夫子并非高高在上的泥塑木雕,而是生活在烟火人间的真实的人,孔子和孔子之徒,也同样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点和以后自视清高、口不言钱的伪君子,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理解之二:义以为质——义不可无

但孔子的理性在于,他的需求是有原则、有层级的,在可以充当底层劳动者,即“执鞭之士”而追求富贵的同时,仍清醒地认识到“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把义作为顶级的追求和圭臬,合之则得,不合之则弃。义从来不是晋身干禄之阶,而是内心深处崇高的向往与固执的坚守。

理解之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利义权衡

当利和义发生冲突的时候,孔子的答案直接而简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知道老夫子是否在此幽了一默?浮云者,可望而不可及,并非不想,而是不能。固有的道德准则与诉求使他自然而然地趋义而远利,但在清苦生活的同时,乐于心灵满足、道德无损的同时,仍然如仰望浮云一般,对利有所遐想的同时,仍会清醒地认识到,不义而富且贵,便如天上浮云,何有于我哉?

后世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更高级诉求,在根本上不违孔子的原意,一个是利如浮云,一个是生亦我所欲也,归根到底,是理智战胜欲望的过程,即便这个欲望是生命、是美好生活、是心中割舍不掉的思念。

对此应当如何决断?孔夫子不惜采用最简单的“非此即彼”论调,其实以孔子之智慧、之眼界,不可能不知道天下并非只有君子与小人,但在利义纠缠之下,生死一念之间,长期坚持的操守面临挑战之时,一念之差,天堂地狱,不为君子,即为小人。

后世儒生,常常讲“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其实他们说的只是结果,而忽略了孔孟二人在利与义之间权衡计算的过程。人皆有欲望,可是当欲望与自己的精神追求与道德判断产生龃龉之时,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圣贤、成英雄、成凡夫俗子、成卑鄙小人。虽然这句话流传久远,可在后世人们的心中,圣贤英雄,永远都是少数,很多时候,并非是我们没有选择权,而是我们放弃了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